美國的太空監測體系到底有多發達?

昨思今明未武

美國的太空監測體系到底有多發達?

對於近地小行星檢測,除了用光學望遠鏡或者紅外波段的望遠鏡檢測能夠輔助一臂之力意外,幾乎沒有可能做到全方位檢測!因為這些檢測手段差不多都在地面,由於地球的自轉以及天氣因素和大氣層的遮擋之外,能夠完整檢測區域在地球上並無法全面覆蓋,當然有些地區比如大洋中部這些位置更是無法覆蓋,有死角就有漏洞,因此不要說漏網之魚啦.....網到處都是破洞,網住的都是運氣比較差的。

為什麼不把這些小行星檢測望遠鏡搬到太空呢?其實完全是出於成本原因,去到太空的都是重要探測計劃的望遠鏡,比如哈勃、開普勒、苔絲等等,而小行星檢測往往是通過各大天文臺的巡天望遠鏡來兼職的;另外美國宇航局開始了新的空間防衛二期計劃,支持8臺已有的近地小行星搜索望遠鏡,我國的國家天文臺和紫金山天文臺等單位也發現了一些近地小行星,位於江蘇盱眙縣的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觀測基地,安裝了1.2米施密特近地天體探測望遠鏡,併成功於2006年開始觀測,發現了數顆近地小行星。另外,還有一些更大型的多用途計劃,如美國擬在夏威夷建造的由4臺1.8米望遠鏡構成的Pan―Starrs巡天計劃,打算在智利建造的8米口徑大視場的巡天望遠鏡LsST@,這些未來建成的望遠鏡將以極快的速度巡天,從而找出幾乎所有的對地球有威脅的近地天體。

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每天進入地球大氣層的天體那麼多,幾乎就不可能全部確認,即使全球聯網!

另外6月25日檢測到大氣層爆炸的是美國天基DSP紅外預警衛星,這個本來就不是為了檢測小行星而生,而是檢測核爆以及洲際導彈發射尾焰的早期紅外預警衛星,這種馬後炮有什麼用呢?只能計算下這個流行的爆炸威力有多大而已。

火箭發射軌跡

衛星檢測到的火箭發射軌跡

檢測與工作原理

這個是資金與實力的堆積,與之媲美的俄羅斯已經不行了,未來就只有中美平分天下了,但現在還為時尚早,我們依然在上升期,未來非常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