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梅西,那曾經的追風少年

喜歡踢足球,喜歡阿根廷隊,源於馬拉多納。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盃,他在對陣英格蘭時上演“上帝之手”,彷彿狡詐的魔鬼,僅僅幾分鐘後,他便化身足球場上的上帝,從中圈突破,連過六人,踢入世界盃史上最精彩的一球。

別了,梅西,那曾經的追風少年

那一屆的預選賽上,中國隊1比2負於香港隊,上演工體5.19慘案,止步於最弱的小組,在《讀者文摘》看到左樹聲的《是男人就該踢足球》,真切的感受到足球的魅力。

但真正讓我感動的卻是1990年的馬拉多納,意大利之夏的那隻阿根廷隊已經沒有了世界冠軍的底蘊,小組賽就跌跌撞撞,可以說除了一條出色的後防線和馬拉多納,就別無他物。那是馬拉多納被瘋狂圍剿的一屆世界盃,阿根廷隊的戰術很明確,只要得球,第一目標是傳給馬拉多納,於是各隊就像伐樹一般,圍著馬拉多納放鏟,那時候對背後剷球的判罰不嚴,馬拉多納粗壯的身軀一次次被剷倒,然後爬起來,繼續奔跑,要球,突破,傳球,憑藉天才的靈光一閃,妙傳“風之子”卡尼吉亞,擊敗巴西隊,最後決賽0比1負於德國,那屆的阿根廷隊是慘不忍睹的難看,馬拉多納的汗水和淚水卻征服了世界。

他用行動詮釋了那句話:“你可以把我打倒,但你永遠不會把我打敗,你可以打倒我的身體,但永遠打敗不了我的心”

別了,梅西,那曾經的追風少年

此後的阿根廷隊雖然還有戰神巴蒂的熱血激昂,卻在世界盃上再無建樹,直到里奧∙梅西橫空出世。這個來自潘帕斯草原的追風少年,以變幻莫測的凌波微步,穿花蝴蝶的華麗腳法,天下第一的人球合一,接過了馬拉多納的衣缽,被阿根廷人寄以厚望,希望他奪回大力神杯。

十年光陰,一揮而過。在個人榮譽上,梅西和C羅成為足壇的絕代雙驕,壟斷了十年的金球獎,取得了俱樂部可以取得的所有榮譽,但在國家隊層面,梅西和真正成為球王,卻始終差了一座世界盃。

別了,梅西,那曾經的追風少年

2006年的世界盃,19歲的梅西全程替補,幾乎沒有出場機會。

2010年火熱的南非世界盃,23歲長髮飄逸的梅西已經成為進攻核心,但卻一球沒進,折戟沉沙。

2014年巴西世界盃,梅西27歲,在足球運動員最好的年華迎來最好的機會,他率領阿根廷隊一路闖關,7場比賽中有5場是全場最佳,91分鐘絕殺伊朗的破空長虹,對陣尼日利亞的獨中兩元,擊敗瑞士的致勝助攻,力克比利時、荷蘭,闖入決賽。或許在對德國的決賽裡,有太多的偶然,如果迪瑪利亞不因傷缺陣,如果伊瓜因把握住單刀的機會,如果梅西反越位後的射門再精準一釐米,都可能捧起大力神杯,完成球王的加冕。里約熱內盧落日的餘暉中,基督像展開雙臂,卻並未保佑阿根廷,只留下梅西望向金盃憂鬱的眼神。

別了,梅西,那曾經的追風少年

今年的世界盃,31歲的梅西已經蓄起了鬍鬚,仍然沉默寡言。

美洲盃後失望的梅西本已宣佈退出國家隊,但當阿根廷在預選賽陷入困境時,梅西義無反顧的迴歸,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扛著阿根廷隊來到俄羅斯。

但阿根廷隊的疲弱已經不是梅西能解決的問題,經濟的崩潰,聯賽的坍塌,從來不缺天才球員的阿根廷已經沒有新星閃耀。小組賽第一場被強壯的冰島人逼平,第二場老邁的阿根廷隊無法做到高強度的逼搶,0比3脆敗給克羅地亞,最後一場小組賽,梅西漂亮的進球首開紀錄,那行雲流水般的一停一撥一射,展示了足球運動的極致優美,尼日利亞扳平後,靠羅霍的推射艱難的出線,梅西興奮的跳到羅霍的背上,是啊,總是他負重前行,能在隊友的背上休息一下是多麼的難得。

別了,梅西,那曾經的追風少年

1/8決賽對陣法國隊前已經知道凶多吉少,但以這樣的球賽告別世界盃,也算得上悲壯的離別。

這是開賽以來表現最好的阿根廷隊,梅西的射門在隊友腳上折射入網,老兵馬斯切拉諾的誓死攔截,天使迪瑪利亞的驚天遠射,梅西天才的人球分過,最後時刻給阿奎羅送上的精彩助攻,阿根廷人已經發揮到了極致,可惜一切的一切都抵不過時光的魔力,19歲的姆巴佩如黑色的閃電,把阿根廷的後防撕的粉碎,年輕打敗了老邁,新一代的追風少年送走了老一代的追風少年。

別了,梅西,那曾經的追風少年

從歐文到亨利,從梅西到姆巴佩,所有的追風少年都會有老去的一天。

當終場哨響起,Don’t cry for me,Argentina的旋律迴盪在心間。別了,梅西,不必遺憾,沒有世界盃就沒有吧,不是球王就不是吧,你已經給這個世界留下了足夠多的美好瞬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