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個驍勇善戰的唐末十三太保,你知道幾個?

說起“十三太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唐朝末年之節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兒子(包括義子),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進、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符存審、十太保李存賢、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十三太保李存孝,因皆被封為太保而得名。除三太保李存勖外,其他十二人均為養子。

因頗富盛名,中國歷史後期許多人物組合、團體都以“十三太保”為號。

個個驍勇善戰的唐末十三太保,你知道幾個?

晉王李克用

大太保李嗣源

後唐明宗李嗣源(867年-933年),代北沙陀人,生於應州金城(今山西應縣),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第二位皇帝。他原名邈佶烈,稱帝后更名李亶。

李嗣源是晉王李克用養子,以驍勇知名,後輔佐莊宗李存勖建立後唐。他在後唐滅後梁之戰中屢立戰功,累升至成德節度使、蕃漢內外馬步軍總管,兼中書令。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鎮壓鄴都兵變,卻與變兵合流,率軍攻回洛陽,結束了李存勖的統治。他初稱監國,不久即位為帝,改元天成。

李嗣源在位七年,殺貪腐,褒廉吏,罷宮人、除伶宦,廢內庫,注意民間疾苦,號稱小康。但後期姑息藩鎮,孟知祥據兩川而反;御下乏術,權臣安重誨跋扈而不能制;次子李從榮驕縱而不得法,以致變亂迭起,朝政混亂。

長興四年(933年)十一月,李從榮準備武力奪位,結果事敗被殺。李嗣源病中聞變,受驚崩逝,終年六十七歲。廟號明宗,諡號聖德和武欽孝皇帝,葬於徽陵。

個個驍勇善戰的唐末十三太保,你知道幾個?

李嗣源

二太保李嗣昭

李嗣昭(?-922年),本姓韓,原名進通,字益光,汾州太谷(今山西太谷)人,唐末五代時期晉國名將。晉王李克用之弟代州刺史李克柔養子。

李嗣昭精悍有膽略,沉毅不群,參與收復潞州、援兵滄州、平叛李瑭、太原解圍、攻潞州、胡柳之戰、抗擊契丹、徵張文禮等大小戰役。曾節制澤、潞兩州,先後擔任司徒、太保、侍中、中書令等職。後唐莊宗即位後,晉封太師、隴西郡王。

天佑十九年,征伐鎮州節度使張文禮時中箭身亡。後唐明宗長興年間,下詔配饗莊宗廟庭。

個個驍勇善戰的唐末十三太保,你知道幾個?

李嗣昭

三太保李存勖

後唐莊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小字亞子,代北沙陀人,生於晉陽(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軍事家,後唐開國皇帝,晉王李克用之子。

李存勖在唐末官至檢校司空,遙領晉州刺史,後襲父位為河東節度使、晉王。他驍勇善戰,長於謀略,在王位十五年,南擊後梁、北卻契丹、東取河北、西並河中,使得晉國逐漸強盛,中興唐朝霸業。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在魏州稱帝,定國號為唐,史稱後唐,並於同年十二月滅亡後梁,盡取河南、山東等地,定都於洛陽。

李存勖在位期間,並岐國,滅前蜀,得鳳翔、漢中及兩川之地,震動南方割據諸國,“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但他沉緬於聲色,治國乏術,用人無方,縱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疏忌殺戮功臣,橫徵暴斂,又吝惜錢財,以致百姓困苦、藩鎮怨憤、士卒離心,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死於興教門之變,時年四十二歲。在位三年,廟號莊宗,諡號光聖神閔孝皇帝,葬於雍陵。

個個驍勇善戰的唐末十三太保,你知道幾個?

後唐莊宗李存勖

四太保李存信

李存信(862-902年)本姓張汙落,其父張君政,回鶻懷化郡王李思忠之部人。聰敏多計,少善騎射,能四夷語,通六蕃書。

從李克用平定黃巢,屢有功勳,晉王李克用收為養子。大順元年,遷馬步軍都指揮使,與李存孝擊破張浚軍於平陽。李存孝謀反既誅,以為蕃漢都校,討伐李匡儔,招降赫連鐸、白義誠,從伐王行瑜,積功官至檢校司空、郴州刺史。

李克用遣將救朱宣,李存信屯於莘縣,為羅弘信所擊,大敗,遺亡晉王親子落落。後討劉仁恭,又敗於安塞。晉王大怒,將殺之,存信叩頭謝罪而免。光化年間,由是大懼,時常稱疾。天覆二年,卒於晉陽,年四十一。天福中,贈太師、中書令,追封趙國公。

個個驍勇善戰的唐末十三太保,你知道幾個?

李存信

五太保李存進

李存進(856-922年)原名孫重進,生父孫牷,代郡振武人。初隨嵐州刺史湯群,後為晉王李克用養子。少年習武,有勇名。從李克用入關破黃巢,以為義兒軍使。從後唐莊宗戰柏鄉,遷行營馬步軍都虞候,論功授邠州刺史、檢校司徒。

天祐十二年,歷慈、沁二州刺史,加天雄軍都部署。十六年,以本職兼振武軍節度使。十九年,以檢校太傅、北面招討使征討張文禮於鎮州,不克,終歿於陣。後唐莊宗同光年間,追贈李存進為太尉。

個個驍勇善戰的唐末十三太保,你知道幾個?

李存進

六太保李嗣本

李嗣本(872年4月13日-916年)漢族,代北雁門人,生父張準為銅冶鎮將,後為晉王李克用養子。

從擊居庸關,以功遷義兒軍使。從破王行瑜,遷威遠軍使。從攻羅弘信,以先鋒兵破湯陰。從後唐莊宗擊破潞州夾城。累以戰功遷代州刺史、雲州防禦使、振武節度使,號威信可汗。

天祐十三年,從後唐莊宗擊劉鄩於故元城,下洺磁諸州,六月,還軍振武。貞明二年,契丹入代北,攻蔚州,嗣本戰歿。

個個驍勇善戰的唐末十三太保,你知道幾個?

李嗣本

七太保李嗣恩

李嗣恩(?—918年),本姓駱,吐谷渾部人,晉王李克用養子,頗能騎射,初為鐵林軍將,以戰功遷突陣指揮使。從敗康懷英於河西,遷檢校司空,左廂馬軍都指揮使。從後唐莊宗入魏博,遷天雄軍馬步都指揮使。劉鄩攻太原,兵趣樂平,嗣恩會莊宗於魏州,大敗劉鄩於莘縣,以功遷代州刺史、石嶺關已北都知兵馬使、振武節度使。

天祐十五年,卒於太原。天成初年,後唐明宗追贈其為“太尉。”

個個驍勇善戰的唐末十三太保,你知道幾個?

李嗣恩

八太保李存璋

李存璋(?-922年)五代時期軍事將領,字德璜,代州雲中(今山西大同)人,晉王李克用養子。

唐僖宗乾符二年,李克用任雲中守捉使,李存璋為其將校,殺節度使段文楚。中和二年,從晉王破黃巢,因戰功授國子祭酒,同時兼管萬肚、雄威等軍,累遷義兒軍使。受顧命,擁立莊宗,以為河東馬步軍使。從攻夾城,戰柏鄉,以功遷汾州刺史。後唐莊宗與劉鄩戰於魏博,存璋據守太原,抵抗梁將王檀,以功遷大同節度使。

天祐十九年,以疾卒,莊宗追贈太尉。天福初年,追贈太師。

個個驍勇善戰的唐末十三太保,你知道幾個?

李存璋

九太保符存審

符存審(862年-924年),原名存,字德祥,陳州宛丘(今河南淮陽)人,唐末五代時期前晉、後唐名將。因被賜為李姓,史冊又載為李存審。

符存審原是李罕之部將,後被晉王李克用收為養子。他輔佐李克用、李存勖兩代晉王,累破後梁,驅逐契丹,大小百餘戰,未嘗敗績,最終官至檢校太師、中書令、幽州盧龍節度使,鎮守幽州。

同光二年(924年),符存審被內調為宣武軍節度使,結果還未接到詔命便在幽州病逝。贈尚書令,後追封秦王。

個個驍勇善戰的唐末十三太保,你知道幾個?

符存審

十太保李存賢

李存賢(860年-924年),字子良,本姓王,名賢,許州人。為李克用養子。賢少遇亂,入黃巢軍;武皇破賊陳、許,存賢來歸。景福中,典義兒軍,為副兵馬使,因賜姓名。天佑三年,從周德威赴援上黨,營於交口。五年,權知蔚州刺史,以御吐渾。六年,權沁州刺史。十一年,授武州刺史、山北團練使。十二年,移刺慈州。同光初,授右武衛上將軍。十一月,入覲洛陽。二年三月,幽州李存審疾篤,求入覲,議擇帥代之。方內宴,莊宗曰:「吾披榛故人,零落殆盡,所殘者存審耳。今復衰疾,北門之事,知付何人!」因目存賢曰:「無易於卿。」即日授特進、檢校太保,充幽州盧龍節度使。五月,到鎮。時契丹強盛,城門之外,烽塵交警,一日數戰。存賢性忠謹周慎,晝夜戒嚴,不遑寢食,以至憂勞成疾,卒於幽州,時年六十五。詔贈太傅。

個個驍勇善戰的唐末十三太保,你知道幾個?

李存賢

十一太保史敬思

史敬思(?—884年),沙陀族,雁門郡代州(今山西代縣)人,唐末五代時期名將。驍勇善戰,號稱白袍史敬思。後汴州上源驛館之戰,遭遇朱溫暗算,為保護李克用撤退,力戰而死。

李克用節制雁門,史敬思為九府都督,跟從李克用入關,平定黃巢之亂,後鎮守太原,封為裨將。

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黃巢起義軍圍攻河南陳州三百日,救援的各路軍馬都被起義軍打敗,朝廷再詔李克用率領藩漢勁兵五萬速至陳州。李克用的軍隊再次大敗黃巢,起義軍千餘退至河東。

朱溫即於當夜發兵圍攻驛館,李克用倉皇逃出,手下監軍陳景思、大將史敬思及隨從親兵三百餘人罹難。

個個驍勇善戰的唐末十三太保,你知道幾個?

史敬思

十二太保康君立

康君立(847-894) 唐末五代間將領。蔚州興唐(今河北省行唐縣,位石家莊市北)人。《新、舊五代史》、《新五代史》有傳。世為邊豪,唐末,僖宗李儇乾符年間,為雲州(今山西省大同市)牙校,後與薛鐵山、程懷信、王行審等共推舉李克用為大同軍防禦留後,授左都押牙。入關之後,參與鎮壓黃巢起義軍。李克用鎮守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他受任檢校工部尚書,汾州(今山西省汾陽市,位介休市西北)刺使,昭義(方鎮名治潞,今山西省長治市)節度使等。893年(唐末昭宗李曄景福二年),奉李克用之命進擊李存孝,以功加檢校太保,後為李克用所毒死。

個個驍勇善戰的唐末十三太保,你知道幾個?

康君立

十三太保李存孝

李存孝(858―894年),代州飛狐(今山西省靈丘縣)人,本姓安,名敬思,沙陀族。唐末著名的猛將,武藝非凡,勇猛過人。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唐末第一猛將。

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麾下一員驍將,也是李克用眾多的“義兒”中的一個,因排行十三,故稱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

史書載“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從李克用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他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的地位相當於《說唐傳》中的趙王李元霸,天下無敵,人稱飛虎將軍。野史中曾領十八騎攻取了長安,雖說是誇張之詞,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連第二名的王彥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幾合。後由於罪責車裂而死,李克用深感有負於存孝,羞愧多天不朝政,兵事衰弱,朱溫趁勢而起。

李存孝因力大無比,英勇善戰,天下無敵,幾與西楚霸王項羽比肩,被譽為“將不過李、王不過項”,在後人評說中更有“唐初有個李元霸,唐末有個李存孝,都是恨天無把,恨地無環”。意思是說天若有個把,他們能把天拉下來,地若有環,他們能把地提起來。

李存孝最為有名的是手下五百人的飛虎軍,多次同他並肩作戰,取得了戰無不勝的輝煌戰績,令對手聞風喪膽,名揚天下。後因對義父用人存在疑問,遭人離間,最終落得五馬分屍的可悲下場。

個個驍勇善戰的唐末十三太保,你知道幾個?

李存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