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她用媽媽的名字開了家飯店

做的都是住家菜

吃起來雖然平淡

但特別有家的味道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每道菜都很家常,但很溫暖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翻開菜單,會發現這像是老闆娘的回憶錄。簡單的文字裡,透露出她對自己家鄉菜的喜愛,也難怪會用自己媽媽的名字“蘭媽”作為店名。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懷舊三杯鴨

這是點單率最高的一道菜,幾乎每桌都會來一份。也是一道很傳統的客家菜,但客人們就是一直吃不膩。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做法不算很複雜,但三杯鴨必須每天在店裡新鮮做。鴨子先過油,再用一杯水、一杯米酒、一杯醬油依次加入,最後燜出的汁成了這道菜的靈魂。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鴨肉酥軟,皮很薄,吃起來不會膩但很香。記憶中,我外婆也會做這道菜,吃起來有種溫暖的感覺。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小tips:點了它,連小朋友都不用哄著餵飯)

豆豉砵仔蒸土豬肉

這是地道客家人家裡一定會做的菜,過年的時候總會出現在餐桌上。雖然各家的做法略有不同,但豆豉一定少不了,那香氣一上桌就鎖住大家的胃。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把整條五花腩拿去蒸,這家的做法很霸氣!蒸的時間夠久,土豬肉變得柔軟,稍稍用力就能夾開。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一般廚房會分好再上桌,也可以要求上桌後自己切)

神奇之處在於看著肥,吃起來不油,不知不覺三兩塊就入口了。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客家釀三寶

釀,是一種特別的客家烹飪技法,給什麼都能釀!除了很多人都知道的釀豆腐,不妨試試釀三寶:茄子、尖椒、苦瓜,也很有代表性。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肉餡給得實在,醬汁也不會過鹹,下飯正好。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秘製大腸頭

客家人不知道為什麼,對豬大腸情有獨鍾,但是大腸頭就不一定哪都有做,遇到一定要點。越嚼越香,當然,沒有那種不可描述的味道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生焗魚頭煲

這道菜不算是客家獨有,卻很受食客歡迎,分量大而且便宜,桌上來一份會很有滿足感。對了,裡面的連皮蒜很特別,一定要試試,粉粉香香的。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還有很多菜,都在還原老闆娘小時候的記憶。香氣十足的水綠菜豬油炒飯,客家人才懂的艾葉煎土雞蛋,家常到不能再家常的豬肉湯兒時山坑河魚乾鹽焗手撕雞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非復古環境,嵌了一幅風水畫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這裡做的是客家菜,但口味適合五湖四海的人。最初支持開店的也是老闆娘的閨蜜,有江西的、湖南的、湖北的…她們成了忠實粉絲。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店還蠻大的,適合帶爸媽來吃飯,二樓的4個包間可以打通,能坐下四五十人。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裝修不算很復古,翠綠色欄杆甚至顯得有些洋氣,據說是以前華僑喜歡的裝修風格。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店裡還有一幅風景畫,畫的是老闆娘兒時住的面水靠山半圍屋,跟福建的不同,這是梅州的傳統建築。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告 | 蘭媽客家食府

攝影/文案 | 蔥蔥

將承擔法律責任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用媽媽的名字開店,做的都是住家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