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蛋殺進社區生鮮,毛利超同行50%,哪些套路別人真的學不會?

三蛋殺進社區生鮮,毛利超同行50%,哪些套路別人真的學不會?

夏荷定義的三蛋生鮮,就是基於已經賺錢傳統生鮮流通模式上,再前進半步。

文 | 萬德乾

核心導讀:

1、三蛋怎麼能在立足傳統菜市場的模式下,做出不一樣的生鮮運營方案?

2、為什麼三蛋生鮮如此重視VIP會員模式?

3、誰會是三蛋的競爭對手?

4、三蛋的哪些競爭力,是別人永遠拿不走的?

三蛋生鮮的創始人夏荷,公開的對外說她的這個創業項目,對標的就是傳統菜市場(農貿市場)。哪怕,她剛開業不到一週的首店隔壁,就是一家永輝生活便利店。

三蛋生鮮店,真的是一個很有菜市場感覺的實體菜店。你甚至能在店門口,就聞到一股只有菜市場才有的“菜味”——混合著生蔬菜和豬牛羊肉的菜味。就像花店有股花粉“腥味”,水果店有股湮膩的“糖味”一樣。

當你看到三蛋生鮮招牌,那個用類似蛋型畫了一個圈的“蛋”字設計,你會覺得,這個新誕生的生鮮品牌,很難輕易歸類。

一種可愛的很土氣,又很有誠意的品牌名稱和LOGO設計。

做日常餐桌生鮮(蔬菜、瓜果、肉品等)的門店,這年頭走的路子都是精品化。店裡有菜味,那是不能有的。然而,夏荷表示,這股味道在那裡挺好,讓顧客走進來就有走進熟悉菜市場的生理共鳴感。

這種因為氣味而彰顯的接地氣生鮮生意,可以理解成三蛋生鮮,基於生鮮標準化零售運營賽道里,歷經所有互聯網電商屢戰屢敗之後,找到的最新出路。

用她自己的話來說:“三蛋生鮮,就是基於已經賺錢的傳統生鮮流通模式,再前進半步”。

一個生鮮創業者,能在2018年說出這句話,特別讓人放心。

當然,說出這句話的充分條件之一,與夏荷本人從業經歷有一定關係。她從復旦大學畢業至今,就一直泡在農業經濟裡。她上一份工作,來自無人零售賽道里,唯一堅持做自有生鮮業務的猩便利。

如果你是從一個資本的角度看三蛋生鮮,因為其初創的規模,和生鮮的複雜型,你可以帶著80分(已經非常高了)的肯定度,保留你的20分謹慎。但你有機會和夏荷聊了三蛋和國內生鮮行業現狀,你可以對這個80後女性創業者,打出120分的超預期感覺。

很多來自她本人對《零售老闆內參》的思想互動反饋,依稀像來自阿里和盒馬的高層才有的思考高度。

因為她會說出,縱然有人抄襲,甚至是在她手把手指導下抄襲三蛋生鮮,也會抄襲走樣的話:“一句正確的話背後,藏著十個看不見的坑”。

- 1 -

三蛋生鮮是什麼?

自從盒馬鮮生誕生後,生鮮賽道很久沒有新話題了。或者說,生鮮在互聯網維度的話題,很難講出新意。過去一年多里,所有生鮮的新故事誕生,都是換個馬甲講老話。

三蛋生鮮卻讓人眼睛一亮。

其實,按照他們目前的規模,從項目發起到開出首店,僅用了3個月。而那個充滿了菜味的首店,從6月30日試營業開始,至今不到一週時間。

然而,這幾天生鮮賽道的玩家,都在刷屏三蛋究竟是個什麼產物。行業會疑惑的一點是,三蛋怎麼能在立足傳統菜市場的模式下,做出不一樣的生鮮運營方案。

實際走進三蛋生鮮位於上海虹口天鎮路的首店,答案或許能慢慢揭曉。

一個大約100平米營業面積的門店,整個SKU1000個,包含牛奶、飲料等普貨。生鮮超過400個SKU,包含了常規蔬菜、常規和進口水果、米麵糧油、雞蛋、冰鮮包裝食品(速凍餃等)、刀切淨肉(豬牛羊)、禽肉、冰鮮常規海鮮(暫無活水產)、豆製品、淨菜拼盤等。

店內佈局感覺非常擁擠,貨架商品推頭滿擠的感覺。商品多,顧客多,就是店員不多。日均來客,每天保持在1200人以上。對於一個6人店員,100平米的門店來說,人效和坪效都是驚人的。

三蛋殺進社區生鮮,毛利超同行50%,哪些套路別人真的學不會?

圖為三蛋生鮮店內選購蔬菜的社區顧客

但是夏荷並不滿意,開業幾天,她和包括她自己的三蛋全體24名員工,全部投入到首店的工作,很多人幾天幾夜沒有正常睡眠。調整商品、貨架和牌面,夏荷親自在現場拿著筆和紙,仔細的抄錄和計算。

蔬菜牌面應該要很多,貨架很滿很擁擠,貨架不能空,顧客的感受不是東西賣不出去,反而會覺得這家菜店的生鮮很新鮮,很豐富。

這就是生鮮在線下,才有的魔力。

沒有來得及在凌晨4點到來的配送車輛,原因出在現在的三蛋生鮮,暫時沒有自己的大倉。配送車都是供應商直配門店。當然,大倉正在選址搭建。一個項目週期3個月的門店,大倉趕不上開店也有合理性。

對於一家100平米的菜店來說,這種來客數量和坪效,夏荷還覺得少。夏荷不滿意背後超出一般行業標準的來客數,一是來自接地氣的社區菜場型小店定位,二是來自其獨到的門店商品和會員運營。

- 2 -

三蛋生鮮的門店運營

先說運營。

三蛋生鮮,特別重視VIP會員模式。所有商品,店內每件商品前,都會醒目標出兩套價格。通常VIP價格比零售價格,少則便宜2毛錢,多則便宜一半。

按照一個會員一個月20元,一年199元的成本支出核算。一個VIP顧客每天在三蛋生鮮購物100元(非常符合上海一家三口一天生鮮採購支出),這個顧客一週內,就能回本其支付的會員費。

蔬菜毛利低,購買頻次更高,滿足常規VIP會員的需求。進口水果購買頻次偏低,價格是運營會員粘性的一種手段。

兩套價格策略,是三蛋結合商品和會員深度融合的運營策略。讓顧客在這裡買到菜市場的實惠,又有標準店的正規服務和體驗。

三蛋殺進社區生鮮,毛利超同行50%,哪些套路別人真的學不會?

圖為三蛋生鮮開業排隊進店的客流

從商品來說,淨菜和進口水果,很容易做出口碑,做出差異化體驗,當然也能做出利潤。三蛋會在淨菜拼盤和肉品上,強化其特色商品的口碑;而在進口水果上,做出差異化價格的體驗。最終,在日常門店體驗上,強化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和習慣建立。

值得特別強調的是,即便是沒打折的零售價,三蛋生鮮在參照供應成本和周邊菜市場價格後,價格基本等同甚至便宜於傳統菜市場。也就是說,在三蛋生鮮買菜,不是會員價,也是當前全社會生鮮流通渠道中,最便宜的。

而他們的不隔夜生鮮——肉品和莖葉類蔬菜,從每晚7點開始至10點,逐步打折直到白送。

“開業前三天,很多大爺大媽等著晚上10點免費拿菜”。夏荷對此的解讀是,晚上10點免費白送,既能打造不隔夜的信任感,又能製造一個口碑話題,這些老年人會自覺傳播。

“因為生鮮實體店,要切進的不是菜市場一類人,而是多類人,包括晚上等著白送的人群”。三蛋在實體店的生鮮經營,夏荷的低價策略,融合了會員、口碑營銷和商品不隔夜運營等綜合策略。

低價,有時候是一種強有力的運營手段,不是一種不得不揹負的累贅。

- 3 -

三蛋生鮮的模式定位

再說定位。

但是你依然會懷疑,一個定位社區菜場型小店的三蛋生鮮,賣出和菜市場一樣的價格,又怎麼能在房租和人工成本上,做得過菜市場?

談清楚三蛋這個生意本質的疑問,也就談清楚了上文為什麼說,夏荷會給人有120分超預期期待的疑問。

因為,夏荷看出傳統菜市場在一二線城市,在城市規劃和人口變遷的驅動下,逐漸擠壓乃至消失的情況。至少,新社區距離菜市場的距離,越來越遠。

這是三蛋生鮮商業組織的最大時代紅利。

就拿三蛋對面那幾個夫妻檔的小型菜市場來說,每月上萬元的房租,換來一個200平米的門店,日銷僅有3000多元。人效和坪效相比三蛋,反而非常低。

傳統菜市場的攤主雖然便宜的,但是毛利統一,SKU數量也少,單個攤主的毛利水平一般。綜合商品結構的三蛋生鮮,即便是價格很便宜,一站式購買帶來整體毛利水平達標。當然,三蛋也有策略性負毛利定價。

當顧客在整體感受便宜,又有一站式購買的需求下,很多看不到的高毛利商品,不知不覺中就買了。

也就是說,排除掉三蛋的會員運營和門店體驗,三蛋僅僅在房租和人工成本上,反而比傳統菜市場分散在每個夫妻攤位的經營效率和品質,更高。

這是三蛋對標菜市場,藉助菜市場優勢,又作出比菜市場更高水平利潤的地方。

那麼,三蛋的菜市場定價,又是怎麼做出盈利高於周邊50%以上,毛利維持在20%以上的水平?

這個問題的另一面是,是什麼力量,激活著夏荷從業以來,總是在走所有生鮮創業模式中,最苦、最累、最髒的那條路子?

注意!前方高能預警,因為全文精華來了!

生鮮,或者說賣菜,是一個幾千年的生意,是商品中最底層的一種。可是到目前為止,只有菜市場的夫妻檔攤位在賺錢。

為什麼?

表面看是很髒、很累。其實賺錢的背後,是夫妻老婆把成本壓縮到極致,在整個流通鏈路裡一點點省出來的。

一句話,生鮮就不該做的太精緻。所謂豆腐盤成肉價,這種在泥土裡長出來的東西,就的做的Low一點,土味一點。不能像生鮮電商或大賣場,過度包裝、過度提煉,把整個業務鏈拉的很長。

就拿生鮮電商做蔬菜來說,通常不敢做散菜,都是包裝菜。大家都知道,散菜不好做,不能做,損耗、標準化和運營成本很難很高。

其實,這些生鮮電商,只看到散菜在摘洗(加工蔬菜)的局部動作本身,沒有看到全局。

可是,只要自己採購生鮮毛品,自己在前端門店加工,就能把半成品加進去,做一個損耗轉毛利的操作,把損耗的毛利盤活。比如半頭豬肉,可以做出30%以上毛利。如果是在大倉包裝出來的純淨肉標品,就最多隻能作出15%左右的毛利。

“電商大倉做的包裝生鮮,損耗其實比門店要大。互聯網生鮮的供應鏈後端成本其實比前端大,所有毛利,都被後端吃掉了。”這是夏荷用業務全局損益,去看單點局部的損耗成本,才得出的生鮮運營策略。

就像果切損耗很大,但是一顆水果做成果切,賣出的價錢比水果大。人工操作在裡面,反而是增值效應。

類似盒馬的日日鮮原料,會在門店轉換成盒馬工坊的加工食品原料。三蛋和盒馬,都在一個思維上做互聯網模式,在實體店運營的加法和成本的減法。

而這,才是互聯網思維,發揮在生鮮實體零售的正確案例。

今天擺在生鮮運營者面前的難題,其實是對於傳統菜市場被驗證過的非標準化運營,怎麼變成標準化經營。非標商品的標準化作業”。夏荷甚至認為,資本和互聯網公司喜歡的生鮮模式,本質上都是一種偷懶。

“供應商送貨過來,再去做生意,那毛利上哪裡找?”夏荷覺得,以往互聯網公司做的生鮮,想要的客戶人群,和他們能觸及的人群,其實是兩類人。

夏荷定義的三蛋生鮮,就是基於已經賺錢傳統生鮮流通模式上,再前進半步。

這前進的半步,就是門店做的更好一些,包裝菜和散菜的比例結合。商品結構、顧客價值和會員價值的不同深度挖掘。

然後再作出整套門店的SOP,即可大規模複製。這樣,三蛋生鮮才能做成一個賺錢的平臺。

- 4 -

三蛋生鮮的管理策略

夏荷能有這些思考,是從她復旦大學畢業後,就在種地、育種等最基層農業積累起來的。“我太瞭解流通鏈路了,整個生鮮在不同流通鏈路的毛利,算都算的出來”。

那麼,問題來了,這套模式,誰會是三蛋的競爭對手?它隔壁的永輝能輕易複製嗎?

或者說,三蛋的哪些競爭力,是別人永遠拿不走的?

“一句正確的話,背後十個看不見的坑”。夏荷很堅定認為,複製別人,沒有那麼容易。“就算是我手把手指導別人抄襲我,做的人其實還是會走樣”。

“關鍵是做的人,自己懂不懂。如果很懂,不用抄襲三蛋,如果不懂,抄襲也抄不到精華。”

我們再重複一遍夏荷的這句話:“一句正確的話,背後十個看不見的坑”。有時候那些看似正確的話,自己不一定能照搬。比如一些所謂的心靈雞湯。

夏荷這句話,點出了一個商業模式,一個創業者最有價值的一面。從外界去看一個商業模式,看的都是大面的是非和對錯。但是細節的變革之道和對與錯,別人看不出來的,抄襲不了的。

也因為這樣的創業思考,夏荷吸引團隊的思維,都和別人不一樣。

三蛋生鮮從事營運的團隊,還有來自歐尚、家樂福等傳統零售企業的專業人員。

對於這些人構成的團隊整合,夏荷給《零售老闆內參》就一句話:“他們的經驗我全要,但是他們的思維要全拋棄掉”。

要人才過去的經驗,不要人才過去的思維。這句話對於創業公司有多重要,怎麼形容都不為過。

也因為這樣,夏荷給三蛋生鮮首店,按照她自己設計的滿負荷排程,只需要6人,其中2-3人,還要專職做好面對面服務顧客的事情。

一個比傳統便利店還少的人員配置。

夏荷也承認,做著非標品門店,店員的培訓很難,這是傳統零售司空見慣的狀態。

而夏荷接下來要推出一款暫時保密的黑科技產品,一款人手一臺的操作工具,可以規定每個人在門店每天每小時要做什麼。用數字化指導門店的一切日常作業,包括人的行為動作,行為的驅動和監督。

人只要傻瓜式作業。這個時候,門店效率才是最高的。而這個時候,才能讓一個非標品的門店,做出標準化的業務流程。

不能強迫顧客去接受科技,但是很多員工做的事情,要去用科技解決”。夏荷的滿員6人配置,是讓員工在門店必須接受數字化科技的管理。科技,主要服務後端的運營和SOP的標準化。

顧客在門店,那就怎麼習慣怎麼來。

比如三蛋店內的全程自助購物,顧客可以從一堆散菜裡,完成自己裝袋、稱重、付費、走人。

但也可以全程找店員協助。在店員服務和顧客自助操作中,三蛋不做任何引導。

那麼,專門服務顧客的2-3個人員配置,就能作出熟人服務的效果。而這,也是實體門店相對線上,必須具備的優勢。

況且,三蛋生鮮做的還是社區生意。一種熟人營運價值,一種社區店就該有的社區味道,必須做出來。

- 5 -

三蛋生鮮的下一步

線下,是一個有魔力的地方。互聯網公司帶著一股傲氣進來,結果一進去全傻眼了。

因為顧客一旦在一個實體環境下,其人的自由行為和需求,以及與門店達成的互動習慣,不能像電商那樣,可以被精心設計和規定的很準確。

就拿剛才說的三蛋店內的自助購物,理論上可以讓所有顧客,今後都自己去解決,不用店員去服務。但這個結果,不能被設計,甚至不能被引導。只能在時間的維度下,顧客自發的形成。

然而,線下的實體環境裡,左右顧客的習慣,往往在誰都看不見的地方。縱然是一個顧客衝著店員發火,可能都不一定完全表達顧客真實的心聲。但是用腳投票,也是最真實的。

“幾個顧客可以得罪?幾個顧客值得維護?”這是夏荷,在前天對著團隊詢問的一句話。

夏荷的意思是,線下的顧客帶著好的體驗走出門店,他會帶來10個好人。反之,也會帶來10個壞人。比如第一天開業,有人等著晚上10點白拿蔬菜,就故意提前藏著蔬菜不讓其他顧客正常購買。這種情況,三蛋就要與顧客之間,達成一個價值觀正確的互動關係。

這是三蛋生鮮,做線下實體生鮮思考的很深的一步。

生鮮在社區顧客需求,是一種更大範疇的社區需求。既要需要社區的熟人感覺,也要做出社區彼此信任的感覺。

完成了以上所有的思考和前期積累。接下來,看的就是三蛋生鮮自己怎麼一步步玩轉門店。

其實,三蛋生鮮首店,從立地選址來說,這是一個優點和缺點並重的位置。它坐落在一個被夏荷稱為周邊客群斷層的社區。它的隔壁是永輝生活便利店,對面是水果店和幾個夫妻攤位組合小型菜市場。不遠處有一個菜市場,還有一個卜蜂蓮花大賣場。

對了,三蛋生鮮的位置,也是盒馬的配送範圍。而它的周邊,有入住率不太高的中大型社區,還有一個工地,一個待拆遷的棚戶區,以及不遠處的高檔社區。

下一步,三蛋生鮮會推出智能櫃,深入到小區內部的自助或自提的智能貨櫃。

店櫃一體,到櫃自提,店規之間互補互動,不斷精細化小業態的顆粒度,滿足即時性、就近性、計劃性等不同社區生鮮購買需求。將是三蛋生鮮紮根社區,深入社區毛細血管生意的下一個前端佈局。

同時,三蛋生鮮在閔行區的第二店,已經在裝修中。年底前,預計有20多家社區店出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