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股票止損與死扛?

子率子曰

這個問題問得好!



一、可能的經歷

(一)止損

1.止損後,股價繼續大幅度下跌,非常慶幸。

2.止損後,股價反而上漲,止損錯了!

矛盾不?哪個好?

(二)死扛

1.股價回來了,解套了,只不過時間比較長,可能需要幾個月,裡面,甚至十幾年。

2.套牢了,很可能回不來,甚至就是回不來了。比如中石油,樂視,保千里等等。

矛盾不?哪個好?

二、究竟該怎麼辦

上面說的情況,幾乎每個做股票的人都會遇到,究竟那種方法更好呢?

(一)安全第一

虧損20%,需要盈利25%回本,虧損30%,需要盈利43%回本,虧損50%,需要盈利100%回本,虧損70%,需要盈利233%回本,虧損80%,需要盈利400%回本。

從上面數字可以看出,在股市,想盈利的第一要訣是保住本金,一旦死扛,發生嚴重虧損,想回本的難度太大了。尤其是死扛不住割肉,可能就是永久的傷痛,但如果不割肉,可能一輩子也回不了本,甚至遇到黑天鵝而停牌半年一年或退市都有可能。

(二)絕不死扛

任何一隻股票,如果已經跌破當初買入的止損價位,一定要止損。尤其是在跌破中長期均線,也就是跌破120日和250日均線時,股票就已經進入了熊市,必須及時進行止損,絕對不能死扛。否則,一旦進入慢慢熊市,股價跌了又跌,一波更比一波低,等到虧損30%以上時,上面已經說過了,那回本就特別困難了。

(三)堅決止損

有很多人擔心,要是我割肉後,股價又進入上升怎麼辦?這有啥難的?只要中長期趨勢好轉了,再買回來就是了!不就是損失一點手續費嘛,但如果被深套,不但資金出不來,可能永遠出不來,而且也喪失了做其他股票的機會!起碼,把錢放銀行也有點利息呀!

(四)以下三種情況,一般都要嚴格止損

1.基本面變壞

當企業因為基本面變壞導致股價下跌時,這時,不要管趨勢如何,先止損再說。

2.中長期趨勢變壞

也就是120和250日均線向下了,這種股票虧損,就不要再做夢了,早點出手。當然,最好也別做中長期趨勢向下的個股。

3.到計劃止損位時

買入股票時,就應該定下止損位,絕不能走到哪裡算哪裡。

短線買入,按照短線設置止損,中線買入,按照中線設置止損,長線買入,按照長線止損。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買入和賣出的理由要一一對應,例如,不能短線買入設置中線止損。也不能中線買入,短線止損。

以上情況是必須堅決止損,絕不允許在加倉攤薄成本,也就是絕不能補倉!千萬不要一次補倉僥倖,給自己日後埋下僥倖心理。


投資悟道

相信很多股民都有這樣的心態,股票一定要等到賺了錢才肯賣,否則就是死守不放。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投資者又常常碰到股價上躥下跳,時而虧損時而盈利的情況,在貪婪和恐懼中,投資者選擇倉皇離場,最終痛失了一隻牛股。

一般來說,投資者印象深刻的都是錯失牛股的情況,而並非離場之後的股價大跌。而當投資者遇到類似的情況多了之後,會產生一種極不甘心的心態,進而寧願承受更大的風險來賭一把。

那麼,當投資者在虧損的時候,到底是該死扛還是止損呢?

每一個做投資的普通投資者,沒有誰願意將真金白銀投入後好幾年不盈利的。凡是做投資,都希望獲得超額收益。我們把炒股比作一個概率遊戲,只要盈利和虧損比控制得當,即便勝率低於50%,也能夠實現盈利。

舉個簡單的例子,例如一個期貨交易者一年的交易總次數是300次,盈利次數91次(勝率僅有30.33%),虧損209次,平均每次盈利30,虧損為8。該名投資者的總盈虧 = 91*30-209*8 =1058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明顯看到,交易者盈虧比控制的非常好,即使勝率僅有30%,也能夠獲得不錯的收益。在這當中,止損是投資者獲得收益的關鍵因素。而如果反過來,假設平均每次盈利是8,虧損是30,那麼該名投資者早已賠得精光了。

華爾街操盤高手保羅·瓊斯曾經說過,“Losers average losers”,意思就是傻子才在虧損股上攤低成本。

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講,虧損與獲得收益對於大多數人的敏感程度是不對稱的。也就是說,投資者面對損失時的痛苦要遠遠超過投資者盈利獲得的喜悅。而當投資者處於收益狀態時,往往小心翼翼,厭惡風險,喜歡見好就收,害怕失去已有的利潤。即處於收益狀態時,大部分人都是風險厭惡者。股票賬戶有漲有跌,這種心理使投資者頻繁地為每日的損失而痛苦,最終將股票拋掉。

天上掉餡餅,大多數投資者在虧損的時候都會出現這樣的幻覺,這種幻覺使得投資者總是看到積極的因素而忽略影響股票走勢的利空消息。最終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當然,有人可能堅定地看好公司的基本面,認為自己是價值投資者需要堅守。價值投資確實是需要堅守,但最害怕的是堅守了不該堅守的。每個人都在尋找安全邊際,但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又有幾個,又有誰能真的成為巴菲特?

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無法左右股票走勢,也無法預知未來,我們能做的就是以不變應萬變,控制好盈利虧損的比例,在這個市場長久地生存下去。


每日經濟新聞

老揭我是這麼看待止損的。做投資,千萬不要死扛,除非你不差錢。而且,投資本來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糾錯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遺憾的過程。


一般我的嚴格止損紀律,一般損失5%-8%,有時候看到一直跌,還起不來,我就會狠心一刀砍下去了。


目前來看,還是有點短視了。實際上,對於有些公司,特別是次新股,我發現,從大概率上看,只要能夠忍住20%-25%左右的下跌波動,未來就能夠有收穫。


當然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公司本身質地要好,最好是行業細分龍頭。


譬如1月的開立醫療,跌幅最大22%,2月初見底,跟著次新行情,至今漲幅70%。開立醫療國內彩超的奠基者,算是彩超細分行業龍頭,在彩超、單晶探頭等產品上獲得多箇中國第一。


再譬如去年11月的佩蒂股份,跌幅最大21%,同樣也是2月初見底,至今漲幅49%。佩蒂股份專注於寵物零食領域,而且是A股寵物第一股。


如果再把時間拉長一點,譬如2016年11月的桃李麵包,最大跌幅25%,然後到了2017年8月見底,至今累計漲幅69%。桃李麵包我當時是怎麼會納入的呢,因為當時每天在7-11買早飯,發現這個牌子的豆沙小麵包特別好吃,然後一看,竟然已經上市。


所以,老揭我現在將止損範圍調整至8%-20%左右。一方面更能鍛鍊自己中線的持股耐心,希望不要錯過類似的次新板塊牛股了。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方便回測自己的選股能力,不斷糾錯反思總結。


考慮到中國A股波動太大,而且好公司並不多,老揭個人認為,在A股做投資,如果你不能承受股價下跌20%,不應該炒股。


揭幕者

如何看待股票止損與死扛?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認為,堅守與止損同樣重要,選擇哪種策略要看股票的位置

什麼是止損

止損就是自己對股價運行方向判斷錯誤,當虧損達到一定數額時主動斬倉出局,以避免更大幅度的虧損。

很多投資者不願意止損,不是怕虧損錢財,而是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虧損已經說明了問題,即使大的邏輯沒有問題,但虧損說明了買點選擇的失誤,因此到達虧損點及時止損永遠都不是錯的。

股票投資常見的止損點為3%-16%,短線多在5%以內,長線可以承受的虧損幅度更大一些。

何時應該堅守

很多投資者不喜歡止損,虧了本就死扛,要堅持到虧損變成盈利才捨得走。這個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如果買在歷史頂部,或許10年20年都不能解套。,例如全通教育,從100塊跌到現在的不到10塊,下跌幅度高達90%,堪稱財富粉碎機。

牛市的頂部,市盈率、市淨率、總市值幾個角度看,如果處於歷史高位,出現虧損時選擇止損比死扛更明智。但是當股價已經跌到投資者懷疑人生,腰斬腰斬再腰斬之後,再選擇止損就不是止損了,此時不如抗一抗,說不定會有奇蹟發生。

選擇止損不容易,選擇堅守更難,想要做出正確選擇,必須要對自己買入的股票有足夠了解。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首席投資官

有句老話說得很好“小不忍則亂大謀”,這句話不論是用在止損還是死扛上面都很實用。從投資者的入市初衷為出發點看,短線客不忍小虧就成大虧,在已經確定失敗的初期如果不能夠忍受小虧出局就很有可能變成大幅深套,同樣中長線投資人如果無法忍受中途的小幅虧損中長投資也就成了空談。


有人會因為曾經有過止損出局後股價開始強力反彈,於是在後來的虧損中抱著一種僥倖心理,堅持幾天也許還會像上次那樣出現反彈,到時如果還是不行再考慮止損。可是真到了那時候要動外科手術時卻開始猶豫了,虧損額太多不捨得割,再忍忍吧,最後就這麼走上不歸路。

到了底部跌不動了市場開始出現反彈,看著人家的個個都比自己的好心裡裝了小鹿般七上八下,不如忍痛割了換股回本更快,這個該忍該死扛的時候卻又忍不住了咔嚓一刀割在了地板上再去追高。可是萬萬沒想到一追又套上,左臉打完右臉也捱上重重的一巴。

止損使用得當就是良藥使用不當就是毒藥,毫無目的的止損只能是越止越損,糾錯就越糾越錯。在止損前首先要對趨勢有一定的認知。例如放量滯漲之後的開跌絕對要毫不猶豫的出局,不能有任何幻想,寧可放過也別錯過最佳的出局機會。這樣即使是錯了也只是小虧,可是中了呢?你就會萬分慶幸自己的英明決策。

止損不能套公式生搬硬套,只能套形勢靈活把握,很多“大神”總說止損設5個8個或10個點最合理不到不止損,大道理一套套。我只能說這樣的止損方式純粹就是瞎扯蛋。設點不就是為了防止過早出局錯過“有可能”的反彈嗎?既然僅僅是“有可能”出現,你在5個點10個點再出同樣存在出局就反彈的“可能”,你能等到幾時?永遠等下去也永遠都有可能出局就反彈,明明可以小虧清倉為什麼就一定要等虧到多少才清倉?這才是最可笑最可悲的。


雪山飛狐FH

這個問題我來回的

能及時止損的,大都是身經百戰的老股民,他們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並且能很好地執行止損紀律。而死扛的人,要麼是新股民,捨不得割肉,要麼是對後市充滿幻想的股民。

死扛的後果,基本都是被嚴重套牢,即便是其他個股行情來了,你也沒有資金去介入,白白錯失了機會。即便是一波行情來了,一般情況下,被嚴重套牢的個股漲幅遠遠小於熱點板塊的個股。

股市入戰場。我們在股市征戰,資金就相當於子彈。如果我們的子彈被消耗殆盡,那麼即便是需要狙擊強勢個股的時候,我們也沒有資金去戰鬥。因為資金都被套牢!

如果不能及時止損,資金被嚴重套牢,可以說基本上就不再去關心股市了,也不去學習提高了,而是死扛著,或者漠不關心等著解套,這一等,肯能需要三五年,甚至更長時間都無法解套。如果遇到退市的個股,那就更慘了。

割肉止損,需要勇氣,需要有壯士斷腕的精神,斷腕是為了保全自己,止損早,損失小。尤其是在頂部形態已經出現,出現大幅下跌的當天,一定要毫不猶豫地止盈或止損出局,來不得半點馬虎,即使事後證明是出錯了,也要堅定出局。哪怕之後錯了之後我們再反手買入!

下面我給大家說一個案例,這個案例是我的一個粉絲諮詢我的,看到後我很心痛,但是真的沒有辦法,因為他沒有及時止損,導致深度被套!如果當時他能問問我,我一定會堅定告訴他止損出局!

這隻股票他介入的成本是3.42元, 應該是下跌後反彈追高殺入的。但是,我們看到,股價一跌再跌,目前停牌,只有0.87元,可以說只剩下渣子了。

如果是當時反彈高點介入,當天就形成了覆蓋陰線,成交量還放大,短期頂部的繼續,第二天不能反包就應該出局了。最後的出局機會是5日均線死叉20日均線,這一點是乾貨,記住!

炒股,一定 要及時止損,這也是我什麼我一直強調,學炒股,先學止損的原因了。


我是禪壹,20多年股市征戰,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和獨創的技術理論,關注禪壹,一起免費學習炒股技巧,一起分享大黑馬!


禪壹

並非所有股票被套後都能解套的,很多股票死扛後會越套越深,最後跌得慘不忍睹。對此情景,金融界發明了規避此類風險的方法叫做“止損”;即“停止虧損”,投資者俗稱為“割肉”出局。

“止損”是指當某一投資出現的虧損達到預定數額時,或者超越了某一臨界點時,及時斬倉出局,以避免形成更大的虧損。“止損”的優點在於能夠把損失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同時又能夠保留反擊的籌碼,也就是留下了“翻本”的本錢。

否則,如果持有的股票長期被套,股民們因為缺乏本金,將失去更多的投資者機會。如果買入股票被套,選擇死扛還是止損需要綜合考慮。如果上市公司業績突然變臉,股民又是高價位股價很買入後被套,選擇死扛就勝算較小。

如果上市公司業績持續下滑,但是業績見底後明確出現拐點信號,行業又屬於新興產業,這時候死扛或者補倉倒有希望翻身。 所以被套股票是不是死扛,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對待。

其次就是股民的操作風格,有人擅長於“止損”,有人喜歡補倉。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沒有統一的標準,還有運氣的成份。 無論是“止損”還是死扛,事先必須充分考慮,勿能一時衝動。

“止損”之後有兩個重要方面,一是“止損”之後股票漲上去不要吃後悔藥。二是“止損”之後,不一定馬上買入其它股票;不妨在原來的股票上等待時間,一旦出現更低的買點,果斷買入反手博取差價。

“止損”與否還要結合市場風口,考慮市場的牛熊狀態,而不是一味蠻幹。否則反覆“止損”割肉,就會出現奧迪車進去,電動車出來的炒股悲劇。


歡迎光臨寒舍,順祝工作愉快!


陸燕青

止損和死扛都是炒股中比較常見的操作方式。止損和死扛看似簡單,但是就算面對同一只股票,不同的股民各自應該選擇的合理操作方式也不同。


一般來說,止損和死扛意味著股價下跌,買入的股票出現虧損。那麼在這個時候首先應該思考的就是我們買入的邏輯有沒有錯誤?還是市場已經出現突發重大利空?後面股票反彈回升上漲的力度或空間是否可以期待?




通常股民分為兩種風格,一種是以賺取短期交易差價為主的短線交易者;另一種是以分享上市公司成長利潤為主的長期投資者。


對於短線交易者來說,買入一隻股票的主要原因是預測股票的價格在短期內有較大的上漲幾率。預測上漲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趨勢向好,技術面出現買入信號;二是消息面利好,有利好題材支撐。所以對於短線交易者來說,當一隻股票出現虧損後應該分析股票下跌的原因,如果是因為上漲趨勢結束或者是題材降溫,那麼就算方面股票反彈很可能空間有限,應該優先考慮止損。




但如果確定只是正常的回調,那麼在大趨勢未必的背景下,後市反轉回升的空間仍然可期,可以考慮死扛,以免錯失大牛股。



而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買入一隻股票的主要原因是好股票因為被市場錯失或低估出現性價比優勢,或者是上市公司擁有某種成長優勢,值得長期看好。所以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如果確定上市公司的真正價值沒有降低減少,就要堅持死扛,等待價值迴歸後賺錢。但如果是上市公司的真正價值由於某種原因出現明顯減少,那麼應該優先選擇止損。


白馬華菲特

止損與 死扛,取決於 是不是好公司,是不是優秀的企業,以及你買的時候,估值是不是合理或者低估。 如果是好公司且估值合理,那麼短期被套也沒事兒, 抗一陣子就回來了,比如我現在持有的東方雨虹就被套了,但是我一點不擔心,因為它是一個優秀的公司,最多會套我幾個月而已。

當然,如果買的時候,既是優秀公司又是低估,那就更好了,因為低估的時候下跌空間小。拿著也踏實。

如果買的時候是高估的優秀公司,那可能套的時間就長了,但是隻要公司一如既往地維持優秀,

也會回本的,比如你40倍Pe買茅臺,或者80倍Pe買恆瑞,這就是高估狀態買優秀公司, 容易被套

很長時間。也有一種可能是市場情緒繼續樂觀給出 更高的價位讓你 高位賣出,但是這不是一個理性人該期望的事情。

最後一種情況,是最慘的,那就是高估的時候買了垃圾公司 或者平庸公司,那最理性的方法就是

止損,立即馬上止損,否則就是長期的被套和痛苦的煎熬,三年五年都有可能。比如兩面針,

比如獐子島,比如 樂視,比如黑牛食品這類,當然如果你寄希望於重組或者奇蹟的發生,那就另當別論了。我拿的銀行股就選擇死扛,因為5pe我很放心, 但是如果買了一個題材股,被套了,

比如前些日子的海南板塊,我就直接砍掉,因為它沒有業績。會套我很長時間,除非下一次風口來了,我才能解套,但是這是猴年馬月的事了,比如去年我買的無人零售概念 匯納科技,後來也砍了,因為當時是出於 題材熱門去買的。


懂股帝

讓我想起了學馬哲的一句耳熟能詳的箴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

關於這個問題,同樣適用這句話;

針對不同的股票,其採取的措施不一定是一樣的;

有過炒股經驗的投資者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經歷,苦苦守候了一段時間的股票終於忍痛割肉,結果沒過一段時間就快速上漲,又不敢追,眼看著價格回到了自己的成本線;

針對近期A股的大跌,大家不用太擔心;A股目前還不具備大跌的基礎,很難發生如2015年股災式的下跌;短期的下跌正好是入場的機會。

關鍵在於,我們要把握好市場;

選擇一些真正優秀的公司,而不是做投機,如果是做投機的話,那麼請堅決一點;如果是做真正價值投資的人,這時候正是入場的機會,也是考驗你耐力的時候;

死扛並不一定是壞事

如果你對這隻股票非常有信心,那麼就因為市場下跌,就要賣出?顯然是不符合邏輯的,在熊市中依然有上漲的股票,在牛市中也依然有下跌的股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