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習中國書法,丟了內功等於瞎忙,叫書道也沒用

死裡逃生,日本譴唐使登上大唐海岸後,悲喜交加。一些夥伴永遠葬身在波濤中,倖存者貪婪地呼吸著大陸的空氣……

不管日本偷學了大唐多少文化,漢字成了日本的救命符,一個沒有文字的日本開始用漢字裝點自己的街坊,中國書法成了日本膜拜的天書,從王羲之到王鐸……

我們現在看到的日本平假名其實就是中國草書改造的,片假名是從漢字的偏旁部首中扒下來的,萬一平假名和片假名還不夠用怎麼辦?還得用漢字來裝點門面,所以日本的大街小巷有很多漢字,中國人到了日本也會感嘆,這路標和牌匾不都是漢字嗎。

中國書法傳到日本還是那個味嗎?不是了!

日本學習中國書法,丟了內功等於瞎忙,叫書道也沒用

中國書法在本土傳播繼承中,主流是藏鋒,講究的是筆墨韻味,黑白平衡,陰陽調和,講究內功修養。

日本學了中國書法後傳到現代,主流是露鋒,鑽研的是張揚和野性,甚至遺失了精氣神的追求,要玩行為藝術,大有劍走偏鋒的取向。

很多日本人書寫的毛筆字,線條肥厚找不到根骨,乾枯而缺肉,你要懷疑他們這類書法,恐怕會惹怒他們的師傅,因為他們師傅的師傅也喜歡這樣寫字,因循這樣的寫法師承一些大佬能快速成名。

日本學習中國書法,丟了內功等於瞎忙,叫書道也沒用

中國書家敬畏的是書法背後的文化理念,所以每位書家臨寫碑帖,精研法度,以提升功力修養為天職。

而日本書家常敬畏的是一些有薄名的大佬,喜歡找書法字典採用集字方式學習,或者就練自己老師字體,然後反覆練某些字成為習慣。

其實仔細思考日本人走過的書法道路,不難發現他們的先天不足:

日本學書法沒有完整的象中國那樣的漢字進化過渡體系,卻自稱書道。書道一詞顯然是剽竊自中文,卻在異鄉變了味。中國人是從甲骨文、金文、篆書這樣的象形文字發展起來的書法藝術,是有源之水,並且在歷史各時期經過隸書、章草、草書、行書、楷書這樣的創造變化過程。

日本學習中國書法,丟了內功等於瞎忙,叫書道也沒用

日本學書法卻缺乏最基本的漢字素養,這限制了他們對中國書法的高端學習。大約日本人也意識到不能像中國人那樣用幾千年時間,走一遍漢字和書法進化旅程,就想把最高妙的草書符號搬回日本,以為用這些符號就凌駕於書法之上,顯然這是空中樓閣的幻想。沒有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章草的基礎地基,單純吹捧一些草書符號侷限太多了。

文化傳承理念不足,雖然日本人學著中國的茶道,穿著仿唐的衣服,住著仿唐的房屋,其實內心還是日本人。面對四周茫茫大海,早謝的櫻花,他們內心是焦慮不安定的,這表現在行文寫字上,急於表現的意識太強,生猛有餘卻韻缺乏失,雖有爭鋒執念卻無涵養功力。

日本學習中國書法,丟了內功等於瞎忙,叫書道也沒用

應用不足,中國人從小學生開始每天讀寫漢字,在自動自發中練書法;而日本很多學生學書法玩票性質比較多,當然日本的江湖書法風氣橫行大街小巷了,為了表演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