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三條川藏南線行程,第三條你可能沒走過

七月,對於西藏來講意味著旅遊高峰期的到來。喜歡有保障出行的遊客會選擇跟高品質的戶外團、喜歡闖蕩的遊客會選擇自駕、想挑戰自我的遊客會選擇各種你意想不到的進藏方式~不管何種方式相信大家最常走的兩條路線是

給你三條川藏南線行程,第三條你可能沒走過

第一種:

D1:成都集合

D2:成都-雅安 -瀘定-康定-新都橋

D3;新都橋-雅江-理塘-巴塘

D4:巴塘-芒康-左貢

D5:左貢-八宿-然烏

D6:然烏-波密-林芝

D7:林芝-工布江達-墨竹林卡-拉薩

給你三條川藏南線行程,第三條你可能沒走過

林芝

第二種:

D0:成都集合

D1:成都-雅安-瀘定-康定-新都橋

D2:新都橋-雅江-理塘-稻城縣

D3;稻城-香格里拉鎮-亞丁村

D4:亞丁村-香格里拉鎮-鄉城縣

D5:鄉城-得榮-德欽-飛來寺(梅里雪山)

D6:飛來寺(梅里雪山)-鹽井-芒康

D7:芒康-左貢-邦達-八宿

D8:八宿-然烏湖-來古村-波密

D9:波密-通麥-魯朗-林芝

D10:林芝-工布江達-拉薩

第一種路線是最常規的遊玩路線,完全是沿著318遊玩。第二種相對於第一種增加了一段滇藏線,主要的景色亮點是雲南的梅里雪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所提到的稻城以及穿越千年與你相見的曬鹽之地鹽井。對於自駕的遊客來講選擇路線多為第一種,品質戶外團會讓你的團費花的物超所值帶領你走第二種。

給你三條川藏南線行程,第三條你可能沒走過

給你三條川藏南線行程,第三條你可能沒走過

第三種:

D0:成都集合

D1:成都-雅安-瀘定-康定-新都橋

D2: 新都橋-雅江-理塘-巴塘

D3: 巴塘-芒康-左貢

D4: 左貢-八宿-然烏-來古冰川

D5: 來古冰川-波密-魯朗-林芝

D6: 林芝-米林-朗縣-拉姆拉措-加查

D7: 加查縣-桑日縣-澤當-雍布拉康-桑耶寺-貢嘎縣

D8: 貢嘎縣-羊卓雍措-普莫雍措-拉薩

D9: 拉薩-當雄-納木措-扎西半島

D10: 納木措-聖象天門-當雄-拉薩

拉姆拉措:拉姆拉錯是藏語直譯,翻譯過來是仙女湖,又因為相傳靜觀此湖湖面會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來世,所以又叫三生湖。此湖與藏傳佛教盛行的轉世靈通制度緊密相連,每當有高僧圓寂,都會有專人來此湖觀象,然後據此尋找轉世靈通。拉姆拉錯位於西藏山南地區加查縣以北約65公里,水域面積大約在2平方公里左右,呈寶葫蘆狀。

給你三條川藏南線行程,第三條你可能沒走過

雍布拉康:藏語意為“母子宮”,是西藏曆史上第一座宮殿,也是西藏最早的建築之一,位於山南地區澤當鎮東南,高聳於雅礱河東岸扎西次日山頂。相傳是苯教徒於公元前2世紀為第一代藏王聶赤贊普建造,後來成為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在山南的夏宮,五世達賴時改為寺院。 雍布拉康主要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宮殿內的壁畫上生動地描繪了西藏的第一位國王,第一座建築,第一塊耕地的歷史故事。 雍布拉康分為兩部分,前部是一幢多層建築,後部是一座方形高層碉堡望樓,與前部相連。

給你三條川藏南線行程,第三條你可能沒走過

桑耶寺:藏文含義為“吉祥紅巖思量無際不變頓成神殿”。始建於公元8世紀吐蕃王朝時期,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位於西藏山南地區的扎囊縣桑耶鎮境內,雅魯藏布江北岸的哈布山下。寺內建築按佛教的宇宙觀進行佈局,中心佛殿兼具藏族、漢族、印度三種風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稱作三樣寺。

給你三條川藏南線行程,第三條你可能沒走過

羊卓雍措:藏語意為“碧玉湖”、“天鵝池”,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位於雅魯藏布江南岸、山南浪卡子縣境內。湖面海拔4441米,東西長130公里,南北寬70公里,湖岸線總長250公里,總面積638Km²,大約是杭州西湖的70倍。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處有60米,容積146億立方米,屬鹹水湖,也是一個構造湖泊,是喜瑪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羊湖汊口較多,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語中又被稱為“上面的珊瑚湖”。

給你三條川藏南線行程,第三條你可能沒走過

普莫雍措:位於山南地區洛扎縣和浪卡子縣交界處,佔地面積約為295平方公里。“普莫”藏語意為少女,“雍措”意為像碧玉一般的湖泊,因此普莫雍措湖水,被稱為“少女的眼淚”,在海拔5010米的高原上,這條湖泊靜靜地躺在那裡,在雪山的保護下,湖水顯得格外清透,她更像是一面鏡子,將雪山和天空全部容納。

給你三條川藏南線行程,第三條你可能沒走過

納木措:蒙古語稱“騰格里諾爾”(或“騰格里海”);藏語全稱為“納木措普摩”,意為富裕天湖(或天湖、靈湖或神湖);兩種名稱都是“天湖”之意。納木錯南面有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側和西側有高原丘陵和廣闊的湖濱。它的東南部是直插雲宵,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側倚偎著和緩連綿的高原丘陵,廣闊的草原繞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寶鏡,鑲嵌在藏北的草原上。

給你三條川藏南線行程,第三條你可能沒走過

聖象天門:位於西藏那曲地區班戈縣青龍鄉5村境內,聖湖納木措北部恰多朗卡島上,傳說公元八世紀,應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入藏弘法的蓮花生大師降服了念青唐拉後,把納木措許配給了念青唐拉,成了一對夫婦,在恰多朗卡島舉行了隆重的結婚典禮,婚禮前一天晚上,由108個神通用一夜的功夫,修建的石門,石門形狀似一頭聖象從東北走向西南,專門為念青唐拉神山的過道而修建,人們把這個石門稱之為聖象天門。聖象天門,顧名思義。一隻天然形成的巨大石象,站立在遼闊的納木錯岸邊,象鼻恰恰的深入湖面,彷彿正在汲取這來自雪域的神聖之水。而石象的身體與象鼻之間,就如同一個巨大的門,是通往天堂的聖門。作為藏傳密宗的一處聖地,千百年來無數的高僧隱士在此清修,現在依舊如此。

給你三條川藏南線行程,第三條你可能沒走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