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寧縣貧困村開發旅遊富民強村

慶陽寧縣貧困村開發旅遊富民強村

圖為寧縣湘樂鎮蓮花池荷花盛開。(資料圖)

盛夏的寧縣蓮花池村,溝梁青翠,碧水潺潺,荷塘、吊橋、棧道、烽火臺、古寺、蒙古包、園林苗木、果蔬採摘等景觀園裡,村人忙活,遊人往來……近年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擎下,曾是全縣偏僻閉塞落後村之一的蓮花池村,如今通過實施脫貧攻堅、深度開發農旅融合產業,不僅使村子躋身“國家AAA旅遊景區”,而且使村民的獲得感不斷提高。

和筆者談起村子近些年來的鉅變,年過五旬的村黨支部書記梁懷印深有感觸地說,現在的蓮花池村,的確是山清水秀,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村風文明、生活越來越好,可40年前的蓮花池村,卻是個山荒梁禿、基礎設施落後、產業結構單一、年農民人均純收入不過200元的貧困村。那時,穿村而過的城北河,將村子從中一分為南北兩半,每逢雨季裡,城北河暴漲,村民過不了河,只能眼看著快歸倉的莊稼顆粒無歸,而又幹咬牙沒法子使上。

1990年到2011年裡,為改變村裡生活生產條件,蓮花池村按照鎮上要求,先後爭取實施了國家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生態林營造、扶貧開發整村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生態移民、精準扶貧、市級新農村示範村和美麗鄉村試點村等惠民項目工程,把荒山荒禿梁變成了青山綠梁,將通村通農戶通田頭通外路打通,讓村民吃上了自來水、用上了安全電、住上了安居屋、打理上了設施瓜菜、苗木、草畜和勞務致富產業,過上了現代農民的日子。從2012年起至今,蓮花村在鎮駐村幫扶工作隊和村黨支部引領下,立足村子自然景色旖旎,田園風光優美,人文底蘊深厚的優勢資源,藉助脫貧攻堅行動,以“‘村支部+帶頭人+合作社’+‘貧困戶’+農旅融合”舉措,走發展旅遊的富民強村路。

“特色各異的景觀園一落成,村裡鄉親不止有了在村裡務工掙錢的路子,越來越多的城裡人認識了蓮花池村,喜歡上蓮花池村的青山綠水、小橋流水、名木古樹、滄桑古建、灰瓦泥牆人家。”曾擔任過40多年村幹部,而今年近八旬的村民李錄娃說:“越來越多的收入,讓鄉親們對依靠多元產業發展,和全國農民一道兒小康,充滿了自信。”

2016年1月,“蓮花池生態文化旅遊景區”名列國家旅遊名錄。鎮駐村幫扶工作隊和村黨支部以此為契機和動力,循著規劃先行,注重村情,尊重民意;民俗為本、鄉韻為骨、鄉愁為魂的路徑,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和幸福美麗家園行動,逐步實施了印象義渠蓮花池景區·蓮花池村改造等工程。兩年多來,對寧縣城北川水泥觀光大道的蓮花池村段兩側的120戶農戶宅院進行了“灰瓦紅簷板泥土牆牆面墨筆漫畫”的景觀改造升級,建成了烽火臺、棧道、公劉耕田等主題公園,為村裡總長12公里的旅遊觀光路,配建了花畦、配栽了景觀樹、配裝了路燈和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容的彩旗。以“精準扶貧+農綜改+農旅融合”模式,動員村裡農戶以每畝每年700元租金,流轉村上引駐的公司和組建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山川地3500畝,建起了優質苗木花卉觀光園、優質設施果蔬觀光自摘園和荷塘、蒙古包、水上樂園、村史館、農家樂等,在全方位擴大接待遊客能力之時,也使全村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末的35.6%減至2017年末的2.56%。

梁懷印介紹,一個集生態種養、產業孵化、新技術新產品示範推廣、產業脫貧、科普培訓、旅遊觀光、農事體驗等多功能於一體的蓮花池生態文化旅遊景區已具雛形,下一步,村上計劃將古豳國文化元素融入景區建設,為遊客帶來全身心體驗,力爭讓蓮花池生態文化旅遊景區成為慶陽市旅遊文化的新名片。(文/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 石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