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北京一年後選擇離開,如今成爲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

1995年4月,馬雲和妻子再加上何一兵,成立了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公司,網站取名“中國黃頁”,因為北京互聯網技術信息集中,所以馬雲去了北京,並上門拜訪了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瀛海威”,可惜以張樹新為代表的北京最早一批互聯網公司並不看好馬雲。

他來北京一年後選擇離開,如今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臺

但馬雲想做的不止於此,在看到新浪、搜狐等網站誕生後,決定告別北京。1998年底,馬雲等人再次回杭。

馬雲為什麼不留在北京?

回到杭州後,馬雲的“互聯網版圖”真正拉開了序幕:1999年,阿里巴巴正式創立;2003年,淘寶網創立;2005年,與雅虎牽手;2006年,打敗eBay;2009年,造節“雙十一”;2013年,成立“菜鳥”、餘額寶誕生……

從時間線上看,似乎馬雲一切加身的榮譽與輝煌,都是因為離開了北京,但實則不然。這不是地理位置的問題,而是天時、地利、人和一個都不能少。

他來北京一年後選擇離開,如今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臺

天時:馬雲曾說過選擇杭州的原因。90年代,北京大多數都是國有企業;上海當時只歡迎跨國公司,尤其喜歡歐美公司,他們不歡迎馬雲的公司。但時代在進步,信息化正在取代傳統工業化,在舊時代被視為長板的存在,如今往往成為城市之間競爭的劣勢,北京和上海的土壤與環境,已經不能為“互聯網電商”提供足夠的營養成分。

他來北京一年後選擇離開,如今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臺

地利:馬雲選擇回杭州,一方面是因為杭州是家鄉,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杭州等沿海地區,當時聚集著的中國最大的一片中小企業群,而這正是馬雲心中“商務網站”的服務對象。智谷趨勢報告也證明了這一點,回溯到十多年前,因為浙商起步早,民營經濟高度發達,從數據來看,當時的杭州經濟總量高居省會城市第二(僅次於廣州)、副省級城市第三(僅次於廣州、深圳)。

他來北京一年後選擇離開,如今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臺

人和:在北京推廣“中國黃頁”的嘗試,讓馬雲堅定了互聯網電商擁有廣闊的未來,這才有了未來的阿里巴巴;而第二次去北京開發官方網站,除了堅定了想要大展拳腳的心,還積累了經驗,阿里巴巴的十八羅漢,經此磨礪,早已蛻變成了踏浪者。事實也證明,大機構中的小團隊以及獨立的中小創新創業團隊,將日益成為經濟生活中的骨幹,舊的大工業生產機制必然受到衝擊。

他來北京一年後選擇離開,如今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臺

如今,於2003年初提出的“環杭州灣產業帶”已逐漸成了現實,適合馬雲“商務網站”種子生長的杭州,也已經逐漸成為了全球性信息門戶和樞紐。而馬雲,從迷茫實意到重新起航,從第一次創業到第二次轉型,選擇了最適合種子生長的城市。

他來北京一年後選擇離開,如今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臺

馬雲和阿里的成功,其實早從1995年的北京,就已經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