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強調太平歌詞也有錯?憋著把它干成「遺產」爲哪般

郭德綱強調太平歌詞也有錯?憋著把它幹成“遺產”為哪般

因為題目下的回答基本持否定態度,我既決心不玩悟空問答了,就不去那裡湊熱鬧,我總結了一下否定的理由大概有這麼幾個:

一是太平歌詞本就是最初的撂地藝人招徠主顧的玩意兒,現在相聲演員都登上舞臺了,不需要吆喝,所以沒必要唱了。

二是太平歌詞唱起來很簡單,但是不好聽,沒什麼藝術性和傳承的價值。其他演員肯定會,即使原來不會,學個仨倆月的也會了,只是不屑於唱。

三是有相聲前輩(比如張壽辰)說過太平歌詞沒有傳承的必要。

四是從相聲歷史上看太平歌詞的重要性達不到“四分之一”,代表不了“說學逗唱”裡的一門。

郭德綱強調太平歌詞也有錯?憋著把它幹成“遺產”為哪般

咱們作為觀眾,沒必要假裝相聲研究理論家一樣引經據典長篇大論,只需要從最簡單的兩個道理上去探討一下答案就夠了,那就是

“太平歌詞到底是不是相聲本門的唱?

太平歌詞有沒有傳承的必要?”

那個提問裡有答主找出相聲大師侯寶林有關相聲的著作,指出侯寶林曾經論證過太平歌詞只是相聲演員招徠觀眾的一種說唱形式,和白沙撒字、口技、雙簧、杵門子一樣,已經不是相聲演員的必修課了,所以太平歌詞,會,可以加分,不會也無所謂,並不重要。但我從他貼出的相關文字依據裡,並沒有看出侯寶林大師有這層意思。

郭德綱強調太平歌詞也有錯?憋著把它幹成“遺產”為哪般

我不知道為什麼這位答主既然能找到相關著作來論證太平歌詞不重要,為什麼會忽略了侯寶林參與編著的《相聲溯源》這本極具文獻價值的著作。在這本書裡,明確地將“說學逗唱”作為四大章分別論述。而在“唱”這一大章裡,明確指出相聲的本功唱就是太平歌詞,而“學唱”又是唱的精髓。那麼在如今的相聲舞臺上,哪些演員既繼承和發揚了本功唱“太平歌詞”,又在學唱上出類拔萃佳作不斷,相信觀眾心裡都有本賬。

郭德綱強調太平歌詞也有錯?憋著把它幹成“遺產”為哪般

郭德綱強調太平歌詞也有錯?憋著把它幹成“遺產”為哪般

郭德綱強調太平歌詞也有錯?憋著把它幹成“遺產”為哪般

太平歌詞作品眾多,內容豐富,很多具有故事性,從簡單的搞笑,到宣揚主流意識,勸善警世等,已經成為相聲裡一門單獨的藝術形式。太平歌詞還有老調和新調之分,老調簡單樸素,新調委婉細膩,在當時太平歌詞就已經可以單獨拿出來作為一場節目,與相聲同場演出。還有演員在電臺錄製太平歌詞節目廣為流傳。

郭德綱強調太平歌詞也有錯?憋著把它幹成“遺產”為哪般

相聲前輩王兆麟演唱的太平歌詞被唱片公司收錄

即使在建國後相聲發展傳承的幾度沉浮中,太平歌詞也並沒有消失,就說侯寶林大師,本身對唱太平歌詞就比較內行,唱的也好聽。包括後來的馬志明先生,太平歌詞唱的也好,現在的郭德綱和德雲社演員,更是重視這門藝術形式的傳承,唱的好不好各有所愛,但起碼的標準是你得學得會。

郭德綱強調太平歌詞也有錯?憋著把它幹成“遺產”為哪般

所以郭德綱強調太平歌詞的重要性,並沒有誇大,而是真正繼承和發揚了即將被拋棄的藝術形式。這種繼承有沒有必要?我認為當然是肯定的。我不能理解上面提到的那些否定的理由,因為在特殊年代出於現實的藝術發展困境,有個別名家說過沒必要繼承,所以就不繼承了?因為相聲中的一些形式偏冷門用處不大,所以就乾脆放棄讓他消失了?是因為太簡單不屑於學和唱,還是太難學太難唱而給自己的不學無術找臺階呢?

郭德綱強調太平歌詞也有錯?憋著把它幹成“遺產”為哪般

相聲名家常寶華在一個節目中曾經說,相聲四門功課“說學逗唱”是誤區,並不全面,相聲其實有十二門功課。我想他最想表達的並不是否定“四門功課”這個概念,而是急迫的想要喚起大家保護傳統藝術完整性的意識。相聲早期有一種形式叫“白沙撒字”,也叫“畫鍋”,這門手藝的確沒什麼實際作用了,但是目前在世的相聲藝人中,河南的楊寶璋依然掌握這門手藝,而且有獨門絕技“一筆壽”。“畫鍋”也被列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郭德綱強調太平歌詞也有錯?憋著把它幹成“遺產”為哪般

楊寶璋與師勝傑

而太平歌詞與“白沙撒字”不同,太平歌詞有那麼多曲目和內容,有能夠演出的演員,有愛聽的觀眾,多一個從業者掌握,即使演的少,不也是多了一代傳承人嗎?作為從業藝人,為什麼不去學不去演,而是百般藉口想要抹殺這門藝術形式呢?為什麼總想著把自己從事的藝術往“遺產”上“努力”呢?這不由得讓我聯想到某地大肆慶祝被評為“國家級貧困縣”的新聞,除了不思進取的拿補貼,還有其他理由能站得住腳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