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價格出現全線飄紅,豬場死命壓欄真的能擡高豬價嗎?

從理論上講,假若所有的豬場和養殖戶都選擇壓欄處理的話,屠宰場肯定會提高生豬的收購價的,但是據統計全國大概有4000萬養豬戶,題主覺得這4000萬的養豬戶會集體聯合起來壓欄嗎?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我國生豬價格的定價權不在養殖戶手中,而是由屠宰場決定的。

生豬價格出現全線飄紅,豬場死命壓欄真的能抬高豬價嗎?

生豬價格出現全線飄紅,豬場死命壓欄真的能抬高豬價嗎?

豬價上浮還是下跌主要是由市場供求關係、天氣季節因素、偶發因素、疫病疫情因素、豬週期走勢、進口豬肉和消費需求等等有關,不論是那種因素歸根到底還是市場的供求關係,豬場壓欄只會在短時間內刺激的豬價的上浮,但是對後期的豬價走勢有害無利。

在經歷過長期豬價下行趨勢後,大量小型養殖戶盯著豬價上行,就把豬壓在欄裡不出貨,追漲殺跌,進一步放大了生豬養殖風險。

其實,壓在欄裡的養殖成本會上升,豬體重越大吃的越多,按照一頭適合出欄豬的體重可能一個月在30斤左右,抬升了不少飼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更重要的是在後期的生豬供應市場裡,會出現供應暴增,而導致豬價下滑的情況。

只要稍稍關注豬週期的規律就會發現,大多數時期生豬賣不動,和市場供求關係有密切聯繫,總之就是大量養殖戶和市場不斷博弈的過程,運氣好可以掙錢,運氣差直接關門倒閉的事情很多,有很多人認為是年成好壞的問題,其根本沒搞懂生豬市場供求關係,再者,一些小型養豬戶的抗風險能力很低,甚至沒有,導致生豬市場波動起伏。

因為壓欄的豬早晚是要投放到市場上的,不可能一直養著吧,一旦這些壓欄的豬出欄,必然會衝擊市場的供應情況,造成市場上短期內的生豬供大於求,屠企收購不難,肯定會壓價收購的。

這就是今年豬價下跌的主要原因,年前該出欄的生豬由於天氣和需求不佳導致部分地區的生豬調運困難,年後生豬集中出欄,屠企順勢壓價,最終形成了價格踩踏效應,導致豬價一跌再跌,直至跌破近8年的最低點。

要不怎麼一直建議豬友們順勢出欄呢?在豬價剛開始上漲時,可以選擇適當的壓欄,這樣可以獲得比較好的收益,但是如果一味的壓欄只會得不償失,因為壓欄會造成豬隻的料肉比升高、豬隻的管理成本、飼料成本等等都會增加,更何況豬價也不是一直在上漲的,一旦出現下跌,只怕賣都賣不出去,我國的養殖戶歷來都有“賣跌不賣漲”的習慣,所以不要寄希望賣到最高點,還不如分批次的合理出欄,這才是最佳的選擇,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