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限塑屢禁不止,塑膠袋仍「滿天飛」,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十年限塑屢禁不止,塑料袋仍“滿天飛”,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十年了,當你看到各式各樣塑料袋時,能夠分辨出它的厚度有沒有達到0.025毫米嗎?這不是在難為你的視力,而是在考驗你對“限塑令”的理解和記憶,當然,也順便檢驗了“限塑令”的實際效果。我想,很多人的答案是:不能。

2007年底,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通知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然而,10年過去了,一次性塑料製品在生活中仍隨處可見,塑料袋在超市、餐飲和農貿市場上依然使用頻繁。甚至,有種雪上加霜的感覺是,新產生的電商、快遞、外賣中的塑料包裝用量快速上升。這難免讓我們問一句:限塑令的法規效應去哪了?

世界上本沒有塑料袋,使用的人多了,它便氾濫成了汙染。業已養成的習慣,最難改變。這就好比,當人們習慣了電燈,就很難回到只有蠟燭的時代;當人們習慣了空調,就很難再回到那個只有竹扇、紙扇的時代。塑料袋的出現,可以說是一次購物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極大地體現了廉價、便捷的特點。若想人們主動從這種便利中走回去,實在為難。

十年限塑屢禁不止,塑料袋仍“滿天飛”,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現在,大型超市、商場幾乎都已經結束了塑料袋免費的歷史,但是依然無法阻擋人們使用塑料袋購物的熱情,就是最尷尬的驗證。甚至,收費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激發了塑料袋的生產,有人戲稱,限塑令淪為了“賣塑令”,也不無道理。

限塑令的政策,本身沒什麼問題。它從一開始就不是單一的限制,而是在生產、銷售、使用等各種環節做了規定;並且,方式也不是簡單的“一限了之”,而是先“禁薄存厚”、採用有償使用的方式循序漸進。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出在執行上。

一是,在源頭禁止上的功夫著墨不夠。塑料袋,由於生產成本低、技術門檻低,很容易形成小作坊式的隱秘生產源頭。而那些違規的超薄塑料袋,往往又賣給小商鋪、小攤販、小飯館等監管疏於檢視的地方,其使用場合,是分散的、零星的。這在客觀上,為禁令的執行增添了不少難度。

不過,塑料袋既然是人發明的,又是人使用的,它的所有客觀問題又都變成了主觀問題。這就要求一線執法者多一些主動和智慧。比如,可以經常去走訪小商鋪、小攤販等使用塑料袋的高發區,通過他們順藤摸瓜,找到生產源頭,一舉打擊;在法規框架內,嚴格執法、罰必點痛,震懾違規生產者。

二是,隨著快遞、外賣等新興集中使用塑料袋的領域出現,客觀增量明顯。對此,也應有相應的對策。別的不說,對塑料袋厚度的把控,要像對食品安全的把控一樣嚴格。此外,還應明確平臺和商家義務,在用戶點單環節,應將塑料袋收費明確標註出來,並做顯眼處理,形成心理印象。

三是,替代品和新消費方式惰於革新。十年了,社會諸多方面日新月異,但說到購物,依然“塑料為王”,觀念和產品都該迭代了。好在,近期出現的回收式外賣餐盒、回收式外賣餐具、共享快遞盒;再比如,不少外賣平臺訂單頁面相繼添加了“無需餐具”、“0套餐具”的備註選項,這些都是有益的嘗試。

十年限塑屢禁不止,塑料袋仍“滿天飛”,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同理,在其他領域,也應有類似的鼓勵和推廣。比如,超市、商場等也可以推出回收式或者共享式的環保購物袋,對使用環保方式購物的消費者給予優惠、便利等。解決塑料袋的問題,不能僅僅盯著塑料袋,變革消費方式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之舉,當使用廉價塑料袋不再是最優選,它也就自然退出歷史舞臺了。

當然,也有人建議將“限塑令”改為“禁塑令”。今年3月,巴拿馬政府即表示,決定禁止商店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但是,巴拿馬無論從人口和地域來說,都是袖珍國家,這種涉及全民的政令容易實施,而對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來說,問題必然複雜得多。這種一刀切的方式,過於簡單粗暴,也難有操作性。

此外,限塑令的宣傳和普及,並沒有深入人心。綠色的生活方式、環保的公共理念,還有賴引導和普及,這是一場長期的、複雜的、綜合性很強的工程。我們缺的,或許不是魄力,而是智慧、細心和恆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