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政策大緊小松,A股大方向不變,下個牛市的白馬股已浮現

剛剛,央行公佈“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下調0.5個百分點”,看來週五的抄底資金賭對了週末降準。說實話,我這兩天替A股捏了一把汗,要是週末出乎意料的不降準,那明日我們又要面對千股跌停了。

儘管我是一位堅定的看空者做空者,但面對千股跌停,我的心情是五味雜陳的,因為很多喜歡我文章的朋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還在苦海里掙扎。希望在今年第四季度我翻多後,能與所有人站在同一戰線,一起賺錢。接下來,我們來揣摩央行的政策、分析下股市。

首先,當前的股市“技術面利好”與“基本面利好”共振了,會出現一個反彈波段。

技術面的利好是混沌交易法的三維度開始達標,這在週五文章裡已經解讀;基本面的利好就是今日的降準。此兩者相遇,上漲的確定性會更大,但大家還是要按照交易策略來操作。混沌交易法的策略是急漲站上2940點才是買點,緩慢站上、跳空站上後失守都不算。

(補充一下:大家一定要把我的話看全,不要斷章取義。比如:很多朋友知道我是看空納指的,但有些人忽略了我提示的做空要點;我此前也是看好創業板指,但有些人忽略了我提出的做多要點。納指一直就沒有觸發我的做空要點,創業板指也從未突破過我的做多要點,有些斷章取義的人以此來攻擊本人,這有失公道。我的研究方法來自於胡適先生的“大膽想象,小心求證”,在分析行情時我的思維是無拘無束的,但落實在操作上卻是很嚴謹的,混沌交易法就是我的護身符,這決定了本人不會踏空大行情、不會被深套,但偶爾會出現小止損。)

第二,儘管技術面與基本面共振,但胳膊依然拗不過大腿,超跌反彈也逆轉不了下跌的大勢。

艾略特曾告誡過我們,任何消息都只能影響短期行情,改變不了股市的根本趨勢。現在的A股是很明顯的下跌趨勢,不是一個降準就能對抗的。比如4月17日央行就降過準,而且是1個百分點,遠遠高於這一次的0.5個百分點,次日的大盤在爭奪後的確走好,但依然也只是一個次級反彈,止步於“3041點的21浪反彈區間”。這一次呢?大家可以計算一下2837點的13浪最大反彈位和21浪上漲區間。

第三,央行年內已經兩次降準,是否意味著中國的貨幣政策依然是寬鬆?答案很明確,是否定的。

央行今年除了兩次降準外,還進行了很多次的MLF操作,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把資金定向投放到某一領域。為什麼是定向投放?因為中國在外面危機的倒逼下,正在很堅定的去槓桿調結構。通俗的講,就是全面收緊貨幣,爆破不符合政策規定的行業;為了防止符合政策規定的行業被誤傷,就定向輸血;前面文章就分析過,CDR就是定向輸血互聯網巨頭,避免其死掉。

所以,今年出現了一個很奇葩的現象:大部分經濟數據都不錯,但很多企業相繼爆出違約,很多上市公司大股東質押股份到期後沒錢還債,導致被強行平倉。為何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因為央行在全面收緊貨幣,然後又開後門用涓涓細流給某些行業輸血。由此可見,所謂的MLF及降準是股市的安慰劑而已,央行撫平了各方面的怨言後,就會再度動手去槓桿;當天怒人怨時就給兩塊糖你吃。

從這裡面,我們就可以發現下一週期的白馬股。2009年央行大水漫灌,導致各行各業野蠻生長,尤其是那些毒瘤行業像癌細胞一樣吞噬了機體裡大部分的營養;現在央行關閉水龍頭,是在清算哪些行業?又開後門在扶持哪些行業?凡是出現債務違約的、質押股份出現強平的股票,都是國家在爆破的;凡是不差錢的,國家還使勁給錢的,都是下一週期的白馬股。

第四,央行定向放水,雖扶持了某些行業,打擊了毒瘤行業,但對中國的資金面卻是一劑利空。什麼?放水還利空資金面?沒看錯吧?是的,你沒看錯。

這一點我曾在《2018天下勢》文章的第四章裡詳細講過。第四章的標題是“保外儲還是保利率?2018中國陷兩難”,這句話已經道出了中國貨幣政策的矛盾所在。在經濟學裡,這叫“蒙代爾不可能三角理論”,即:在金融政策方面,資本自由流動、匯率穩定和貨幣政策獨立性三者也不可能兼得。

由於中國的資本是管制的,屬於半流動,所以我們的匯率與政策的獨立性,不會出現委內瑞拉、土耳其那樣非常誇張的現象,但依然擺脫不了“不可能三角”,在《2018天下勢》裡,我將這種矛盾簡化為“保外儲與保利率不可兼得”。

原因在於:美聯儲打出“加息、縮表、減稅”的組合拳,招招指向中國。如果中國跟著加息,會惡化境內的流動性,企業的日子不好過,股市、樓市都會因為流動性收緊而大跌;如果中國不跟隨加息對沖,盤踞在中國的熱錢就會抽身走人,樓市股市也是一地雞毛,而且外匯儲備會大減。所以,加息還是不加?中國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不管中國怎麼做,不管中國做不做,都要被剪羊毛。

現在中國央行小規模放水了,最直接的效果是貨幣乘數會增加人民幣的供應量;而另一邊美聯儲在持續的收緊貨幣,最直接的效果是美元的供應量開始減少。一邊是供過於求,一邊是供不應求,如果你是2009年漂洋過海到中國的熱錢,你會怎麼辦?所以,無論中國央行怎麼做,都左右不是“人”。從現在央行的表現來看,央行已經決定不“做人”了,乾脆捨棄短期利益,開始爆破毒瘤。

最後總結下,央行現在的政策是“大緊小松”,“大緊”決定了股市總趨勢是向下的,“小松”決定了當市場承受不了時央行會給塊糖你吃。這套路與前兩年的IPO暫停是不是很像?今年上面是鐵了心的搞IPO,每週不缺席,這說明IPO已經到了最後的攻堅階段;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大量的IPO額度讓給了CDR,這說明CDR股票在下一金融週期應該是頂樑柱;在IPO額度這麼緊缺的情況下,每週還放兩家出來,這說明這兩家一定是千挑萬選、優中擇優出來的,下一個週期應該也會有不凡表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