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香港大學生、創業團隊交流 張近東此行透露了什麼信號?

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沒有在人才培養上做持續有效投資是大忌,不但會造成人才青黃不接,還會造成因為管理的滯後影響企業發展,換言之,能夠持續活著並且不斷壯大的企業就是靠源源不斷培養的人才。

與香港大學生、創業團隊交流 張近東此行透露了什麼信號?

上述這段話用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的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臨近香港迴歸紀念日,6月27日,隨全國工商聯代表團赴香港訪問,張近東首次踏入香港的大學校園,與香港的大學生、創業團隊零距離交流。

從放棄國企的工作帶著十幾人小團隊創立蘇寧,到啟動二次創業,由專業零售轉變為全國連鎖,以及蘇寧在深交所中小企業板上市,成為中國家電連鎖IPO第一股,再到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實施、3D打印各種零售業態,張近東的每一次轉型都精準把握住行業趨勢,從而也引領了行業變革,三次創業,對香港大學生們而言,無疑也是堪稱教科書版的創業案例。

“你能看多遠,才能走多遠。”張近東寄語在場的香港學生們,無論何時何地,創新都要有超前規劃。就好比蘇寧在業內率先提出“線上線下融合的智慧零售”時,當時外界的主流論調仍是“線上為主”,但時至今日來看,智慧零售的概念已經成為了目前被廣泛認同的主流趨勢,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被業內普遍認可。

與香港大學生、創業團隊交流 張近東此行透露了什麼信號?

但不管如何創新,都要弄清楚所在行業的本質是什麼,每個行業都有不變的內核。張近東以蘇寧所在的零售業為例稱,從本質上講就是為客戶提供商品流通服務,雖然互聯網技術使流通效率不斷提高,也更好地滿足顧客個性化的需求,但互聯網歸根結底只是工具,只有明確了這一點,才能抓住行業的本質,發展才能有的放矢。

與香港大學生、創業團隊交流 張近東此行透露了什麼信號?

能讓張近東如此“掏心掏肺”的分享、交流,足見張近東對香港學生、人才的肯定和重視力度。

過去6年,蘇寧香港大區共招聘65位應屆畢業生,已提拔9名管培生晉升為部門負責人。最鮮明的例子是,去年,在蘇寧引進的應屆畢業生中,其中香港高達40多人,大多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高校,如今,這些招聘的香港學子已經遍佈在蘇寧的技術研發、金融科技、市場營銷等核心崗位,各自均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藉著創業感悟的分享,張近東也再次向香港畢業生伸出橄欖枝。從今年9月開始到明年4月,蘇寧將在香港啟動新一輪招聘,重點聚焦投資、金融、IT、品牌、市場宣傳等專業方向為主。

對於香港大學生創業團隊,蘇寧 “打開門歡迎”,要知道,蘇寧本身就蘊含著內部創新創業的基因。蘇寧一直保有小企業靈活多樣的管理體系,主要包括大量提拔年輕幹部和以小團隊作戰為特色的內部創業創新機制。在今年的新春團拜會上,張近東就重申,除股權激勵之外,蘇寧將在企業內部設立天使投資、PE投資,以創業孵化等形式投資更多的創新型小團隊。

與香港大學生、創業團隊交流 張近東此行透露了什麼信號?

往大而言,張近東對香港人才的求賢若渴,也彰顯著香港在蘇寧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國際化佈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早在2009年,蘇寧便收購位列香港電器零售連鎖前三甲的鐳射電器,落地香港零售市場。截至目前,蘇寧港澳地區擁有門店25間(員工總數近400人,會員總數近30萬),總體交易額突破了110億港幣,香港蘇寧網上商城也於2016年上線,並逐步實現了陸港兩地互通,讓本港市民能夠輕鬆購買到內地及海外商品。

一方面,內地品牌可藉助蘇寧渠道進入香港市場,無需建立自己團隊便能讓香港居民和遠道來港的外國人接觸“中國製造”;另一方面,蘇寧還可藉助香港市場的機會積累國際化運營的經驗,瞭解國際市場法律法規、風俗習慣和消費特點,做好人才儲備、市場研究的準備。

一直以來,香港市場的國際化程度較高,是全球很多新品的首發地。於蘇寧而言,香港是可供其選擇的開拓國際化市場的橋頭堡,向內,連接內地市場;向外,是繼續拓展東南亞、澳洲,挺近大中華市場的前沿要塞。

吸引香港畢業生、扶持香港創業團隊也好,藉助香港市場助推蘇寧的國際化佈局也罷,都是張近東推動蘇寧不斷創新,立足國際化視野構建智慧零售的戰略,其目的就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戰鬥力,讓蘇寧的全品類、全渠道、全業態的戰略同步推進,譜寫全球智慧零售的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