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萬大軍壓境,書生領兵2萬殺紅了眼,對方皇帝死的太憋屈

戰爭貫穿了古代歷史,古代士兵實力和軍備水平相差不大,兵力若處於劣勢,獲勝的幾率就大大減少。但是每個時代,總有將士揮灑智謀,譜寫以少勝多的戰爭藝術,如淝水之戰、鉅鹿之戰和官渡之戰等。

在南宋,也有一位奇人,從未征戰沙場,憑一介書生的身份,領兵不足兩萬擊破四十萬敵軍,在抗金戰爭歷史中留下濃墨厚彩的採石大捷。

采石之戰前,金海陵王完顏亮號稱四十萬大軍壓境,越過淮河,直逼長江。兩淮處大敗宋軍,便如決堤的洪水,肆虐各地,若入無人之境。

40萬大軍壓境,書生領兵2萬殺紅了眼,對方皇帝死的太憋屈

正值家國危難時刻,一個書生恰逢其會,他就是虞允文。

40萬大軍壓境,書生領兵2萬殺紅了眼,對方皇帝死的太憋屈

虞允文時任督視江淮軍馬府參謀軍事,被上級派往採石犒勞全軍。此時完顏亮恰好將採石作為突破口渡江而後長驅直入。

渡江前夕,主帥李顯忠還未趕到,採石兵力也不過近兩萬。金軍壓境,幾十倍的兵力差距,採石岌岌可危。

面對浩蕩如江水般的金軍軍勢,宋軍軍心渙散,這時虞允文挺身而出向全軍演說:“金軍渡江在即,若成功,再無阻隔,屆時戰火肆虐中原,家破人亡!諸位!朝廷養兵多年,用兵一時!身後就是家國,退無可退,為國捐軀唯死戰爾!”。

虞允文整頓軍事,鼓舞士氣,分析戰局,知完顏亮驕傲自大,必然不把這近兩萬兵力放在眼裡,況且完顏亮的堂兄弟完顏雍在金國稱帝,後院起火必不能久戰,於是訂計。

果不其然,之前戰役的順利,讓完顏亮認為宋軍軟弱,只能望風而逃,於是毫無防備的渡江。虞允文抓住時機,半渡而擊,大潰金軍,領兵近兩萬在大江之上殺紅了眼,金兵被殺的人仰馬翻,鮮血染紅了江水。

40萬大軍壓境,書生領兵2萬殺紅了眼,對方皇帝死的太憋屈

大敗之下完顏亮被迫轉移軍力到揚州,為洩心中暴虐,他甚至肆意殺害自己麾下的士兵。不甘就此失敗的他,仍強令士兵渡江,勒令將士說:“三日渡江不得,將隨軍大臣盡行處斬。”

可惜完顏亮死的太憋屈,部下本就因戰事失利人心不穩,他對待將士如此殘暴,於是兵馬都統領耶律元宜聯合一眾大將將他刺死,率兵北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