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夢想:下輩子來中國留學

我有一个梦想:下辈子来中国留学

PKUNews

如果說被黃皮膚黑頭髮的本土騙子騙取感情、騙光積蓄,是法制節目裡的老套路,那最近胡女士可算是遇到了新騙局——這次騙錢騙感情的男主來自非洲喀麥隆,還是正在清華大學留學的高學歷精英

到發現身陷騙局時,胡女士已經向男友賬戶轉去了750餘萬元,其中部分錢款還被轉入其在喀麥隆當地懷孕的女友賬戶中。日前,北京市三中院以詐騙罪一審判處該留學生有期徒刑14年,附加驅逐出境。

當然,我們不能因為某個案例,就對整個在華留學生群體產生偏見。但這則報道也不由地讓人深思:

我們對這些外國同學瞭解多少?到底每年有多少外國留學生來到中國?他們為什麼而來?我們應該把大門當做外國友人還是普通同學看待?

我有一个梦想:下辈子来中国留学
對外經貿大學舉行2018屆來華留學生畢業典禮。/ 《中國日報》

來中國留學,是一件幸福的事

學費全免;

住宿費全免;

包辦醫保;

每月生活補貼1500元;

……

這樣倒貼錢的大學你願意讀麼?

當然願意。

不過光願意也沒用,因為想要得到這樣的待遇,首先得有一個“外國人”的身份——以上的優渥的條件(學費住宿全免外,每年生活費1萬8千元),正是近年來我國許多高校給一帶一路獎學金生開出的來華求學基本標準。

相較之下,中國國本土大學生的待遇就沒這麼誘人了。舉個例子,在中央民族大學就讀的中國本科學生,所能獲得的專業獎學金最高為2000元/年,每年頒發給貧困生的國家助學金有2000元/年和4000元/年兩檔。和漂洋過海、遠道而來的留學生同學相比,可以說少得可憐。

對比之後由不得我們不好奇:到底是多麼優秀的外國友人,才值得各個大學重金招攬?

我有一个梦想:下辈子来中国留学
畢業於濰坊醫學院的第一批外國留學生(sina)

各高校官網上列出的一帶一路獎學金篩選條件,卻意外地簡潔,完全沒法滿足我們的好奇心,這些條件可以大致概括為:

  • 非中國籍一帶一路國家人士;

  • 18週歲,身心健康,無不良記錄;

  • 漢語水平測試中等及以上;

當然除了這些簡單的條件,對成績肯定也是有要求的。然而一帶一路一共有65個國家,五花八門的考試更是數不勝數。僅僅憑含糊的“成績優異”四個字,究竟能招來怎樣的學生呢?

事實上,來華留學生的一些福利還會延續到畢業以後。比如自2017年起,在中國高校取得研究生及以上學位的國際留學生可以獲得五年的工作居留許可。對比遠赴海外,為了一直工作簽證焦慮到變形的中國留學生,這實在是莫大的幸福。

我有一个梦想:下辈子来中国留学
第五屆來華留學生人才招聘會(PKUNews)

看完以上這些,千辛萬苦擠過高考獨木橋的中國大學生心已經涼了半截:比起攢錢買房換戶口做高考移民,還不如直接投資亞非拉小國的房產,搖身一變“來華留學生”。

請對中外學生一視同仁!

看到這裡先彆著急,你以為來華留學生能夠享受的特殊待遇只有一個一帶一路獎學金?其實還遠不止這些。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計,2015年在中國留學的非洲學生達5萬人,相比2003年增長了26倍。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僅次於法國的非洲留學生目的國——我們願意砸錢給機會,外國學生當然趨之若鶩了。

除了亞非拉的朋友,對於一些選擇來華的歐美學生來說,相比本國私立高校人均3-4萬美元/年的本科學費,中國高校人均3千美元/年的學費可以說是良心價了。

那中國高校究竟為什麼願意撒錢招留學生呢?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的大學迫切需要要在文化、學術領域獲得與經濟相匹配的地位

據教育部統計,2016年中國高校在讀國際生只佔高校學生總人數的1.2%,作為對比,英國國際生佔比21.1%,美國5.4%,日本4.2%。要快速完成高等教育國際化,自然要千方百計多招點留學生。

我有一个梦想:下辈子来中国留学
外國留學生佔高校生總人數百分比(Sixth Stone)

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發佈,指出要進一步擴大外國留學生規模。同年發佈的《留學中國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年在內地高校及中小學校就讀的外國留學人員達到50萬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學歷教育的留學生達到15萬人。

目標有了,能快速高效吸引留學生的手段是什麼?當然是花錢。

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除了選拔優秀人才,保持學習知識的權利的平等,也應當是我們辦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

在國內高等教育尚且”貧富不均“突出的情況下,如此不計成本地招生國外留學生到底該不該?這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至少,別讓那些盼著出國深造的孩子們,開始轉頭羨慕來中國留學的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