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冠心病真的可以吃中藥治好嗎?

小星星30074

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冠心病的發病原理。

什麼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

冠狀動脈是負責給心臟供血的血管。如下圖所示:

動脈粥樣硬化是由於脂質在動脈血管內皮下沉積而形成粥樣斑塊,它會造成動脈血管壁彈性下降,管腔內狹窄,如果斑塊破裂還會造成血栓形成,出現急性急性心肌梗塞。

冠心病的主要症狀都是由心肌缺血引起的,主要表現為胸悶、胸痛。由於體力活動以後心跳會加快,耗氧量會增加,所以症狀會更明顯。安靜的時候有時也會發病,可能是發生了血管痙攣,或者斑塊不穩定,發生了破裂,引發血栓。

動脈血管粥樣硬化從人的幼年就開始了,其程度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不斷地加重的,就如同老舊的下水管道,使用年限越久,就越容易堵塞。

如果堵塞的部位比較多,放支架可能效果也不好了,就需要用手術方法,取自身其它部位的一小段血管,移植到心臟上,來替代部分冠狀動脈。這種方法俗稱“搭橋”。

冠心病不可能被徹底治癒!

從上面的原理介紹大家應該明白,冠心病不可能被徹底治癒。即使是通過手術介入或者搭橋,也只能暫時解決一小段血管的問題。長期服用藥物來維持是必須的。



鄭醫生百嗑

冠心病,真的不可以吃中藥治好!


冠心病是各種原因導致的血管狹窄,從而引起心肌缺血所導致的一系列的症狀的總稱。冠心病全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其病理基礎多是因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引起的。所以,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的基礎。






但我國也有自己的對中藥的臨床研究,研究中對中藥也有許多正面的評價,但我國的許多臨床研究被國際上所詬病,一是因為樣本的問題,二是因為學術造假的問題,使得這樣的研究都只能是在國內被學術推廣使用,在國際上真正有影響力的中藥研究尚需時日。


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生老病死的過程


所以不管是西醫還是中醫,都不可能治癒冠心病,至少在目前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的。



如果您有什麼健康疑問,可以關注心健康,我們每天都會把最新、最實用、最看得懂的科普推送給您!您也可以點擊本人首頁的在線諮詢,我可以為您解決更多的健康疑問!


心健康


藥事健康

得了冠心病真的可以吃中藥治好嗎?

簡單說,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好(治癒)冠心病,包括所有的“西藥”和中藥

什麼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走行於心臟表面為心臟供應血液的動脈)脂質斑塊沉積於動脈內壁(

粥樣硬化)導致心臟血液供應障礙的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通常開始於兒童期,經過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形成、發展,逐漸增大,導致血管腔狹窄,造成慢性心肌缺血。有時,斑塊會破裂,表面形成血栓,導致動脈腔急性阻塞,稱慣性病急性發作,包括心絞痛發作或急性心梗。

可見,冠心病是典型的慢性病,從形成、發展到引發症狀,已經很多年過去,形成的病理變化是不可逆的。因此,沒有任何方法,包括所有藥物,可以治癒冠心病。


或有人說,既然治不好,幹嘛還吃藥啊?

減輕症狀、改善缺血的藥物

主要包括β受體阻滯劑、硝酸酯類藥物和鈣拮抗劑。比如,倍他樂克、硝酸甘油、硝苯地平等。

預防心肌梗死、改善預後的藥物

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β受體阻滯劑、他汀類藥物、ACEI(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比如卡託普利)或ARB(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比如氯沙坦)。

或又有人說了,你說的這些都是西藥啊,為什麼故意落下中藥?

上述冠心病用藥都是經過大量嚴格科學試驗足夠的證據支持確有的療效的藥物。

而且,這些西藥中

也沒有任何一種宣稱可以治癒冠心病。

比如,在美國申請臨床試驗的丹參滴丸,從1997年啟動申請試驗,20年過去了,並且完成了臨床三期試驗,仍沒有獲得足夠的證據證明對於緩解冠心病有效。


掙脫枷鎖的囚徒

對於慢性穩定性的心絞痛,一些中藥對改善心肌缺血,調節血脂可能有一定作用,如麝香保心丸、血脂康等,但不是說這些中藥能治好冠心病,目前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醫生敢說能治好冠心病,要是哪種中藥能治好冠心病早就創造了醫學奇蹟,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了。


醫患家

現代醫學都不敢保證能將冠心病治好,又何必對中醫提出這麼高難度的要求呢?

但是,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冠心病這樣的慢性疾病,都很難做到一勞永逸,長期的服用藥物和生活方式控制仍然是最重要的。


來自星星的萌醫生

冠心病全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臟跳動依靠的是心肌有規律的收縮與舒張,而心肌細胞也是需要營養的,冠狀動脈就是環繞在心臟表面的一系列血管,專門給心肌供血。由於冠狀動脈血管比較細,在某些情況下會出現血管粥樣硬化導致血管變窄甚至堵塞,這樣就會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胸痛甚至危及生命。

冠心病確診的黃金標準就是冠狀動脈造影,像其他的心電圖,心臟彩超這類檢查都無法確定。冠狀動脈造影術就是經過手臂或者腹股溝處的動脈血管將特殊的導管送入心臟部位並且噴射造影劑,這樣造影劑隨著血流經過冠狀動脈,在X光機實時顯影下就可以清楚看到冠狀動脈血管情況。狹窄或者堵塞一目瞭然。

上圖就是冠狀動脈造影圖像,圖中可以清楚看到狹窄的部位,這個圖中血管屬於狹窄。冠狀動脈狹窄會造成供血不足,可能會出現胸痛的症狀,但是一般情況下危險性不大。但是隨著堵塞加重供血不足到一定程度後會造成部分心肌壞死,甚至有些病人會突發心肌梗死,非常危險。因為不同病人有不同的情況,因此不能說哪種程度就一定有問題或者一定沒問題。總的來說只要出現狹窄就應該特別關注。

心臟支架是一個網狀金屬,直徑與血管一致,它可以擴張,擴張起來以後不會復位,因此可以將狹窄或者堵塞的血管撐起來,保證供血通暢。一般情況下在做冠狀動脈造影術之前醫生都會向病人講清楚:如果檢查過程中發現狹窄或者堵塞的程度達到植入支架的標準後醫生當時就會進行心臟支架植入手術。其實這是對病人的負責,大部分家屬也會同意。因為一旦判定堵塞程度需要植入支架時說明病情嚴重了,這時最保險的就是手術干預,吃藥作用已經不大了。如果當場放入支架的話費用能少好幾千元,因為造影用的導管非常貴,如果當時不放再次手術時還需要使用新的導管,而且做檢測和放支架同時進行的話手術費也更便宜。

心臟支架植入手術其實很成熟了,利用頂端帶有球囊的導管,在球囊上套上支架送入需要擴張的部位,然後打氣讓球囊擴張,將支架撐起,這樣支架就可以將堵塞的血管撐起。以前使用的支架沒有藥物塗層,很容易在支架部位再次狹窄。現在都使用藥物塗層支架了,相對來說預防再次狹窄的功能要好一些。

祝各位患者們早日康復!!!


我是故鄉的雲

冠心病用中藥治癒是非常困難的,但,中醫藥在臨證中能做到辨證論治,穩定病情、和有效好轉是完全有可能的。

中醫理論中是沒有“冠心病”此稱謂的,而是稱之為“胸痺”的。

胸痺是指胸部悶壓疼痛,甚則胸痛徹背,心悸氣短,喘息不得臥的一種疾病。

胸在上焦,內藏心肺。胸痛一病多與心肺有關。本病的發生,多與陰寒之邪,乘虛而襲; 飲食不節,痰濁內生; 思慮過度,憤怒氣逆; 久坐少動,終曰伏案有關。

胸陽不足,陰寒之邪乘虛侵襲,寒凝氣滯,痺阻胸陽而成胸痺; 若暴飲暴食或嗜酒過度,過食肥甘生冷,傷及脾胃,痰濁內生,阻遏胸陽,氣機不暢,亦可發為本病; 若憂思過度傷脾,或暴怒氣逆,而痰濁內生,氣機阻滯,亦常發為胸痺; 亦有人過中年,身體肥胖,久坐少動,終日伏案,氣機不暢,胸陽不展,痰濁痺阻,尤易發為本病。

診治本病,首先辨別病變的情形,瞭解疾病的輕重,凡胸部悶痛,痛如錐刺,呈陣發性,伴有心悸氣短,口唇紫黯者,則心病嚴重。

1,寒凝胸痛:由於胸陽不振,陰寒乘虛侵襲,寒性凝滯,痺阻而成。 胸痛,或痛徹肩背,受寒之後則胸痛益甚,畏寒肢冷,舌苔白或白膩,脈沉遲。

治宜通陽散寒,開痺散結。

用栝樓薤白白酒湯加減:

栝樓30克、薤白、桂枝、制附子、幹美各6克,赤石脂15克。水煎服,日1劑,分2~3次溫服。 痛甚者,加細辛3克,以祛寒止痛。

2,痰濁胸痺: 由於痰濁阻痺,氣機不暢所致。 胸悶如窒而痛,痛處多固定,或痛引背部,氣短喘促,咳嗽痰多,或有胸脘痞悶,形體肥胖,舌苔白膩,脈滑。(此種病象臨床多見)。

治宜祛痰化溼,宣通胸陽。

用栝樓薤白半夏湯合二陳湯加減:

栝樓30克,薤白、制半夏、桂枝、石菖蒲各10克,枳實、厚朴各8克,山楂20克,生薑3片。水煎服,日1劑,分2~3次溫服。

若咳嗽痰多者,加杏仁、茯苓各9克,以宣肺化痰; 痛甚者,加川芎、白芷各12克,以增強止痛之力; 痰黃粘稠,苔黃膩脈數者,加黃連、黃芩、膽南星各9克,以清化熱痰。

3,心虛胸痛: 由於心氣虛弱,心絡痺阻所致。

左胸或整個胸部疼痛,伴有心悸氣短,動則加重,少言低語,舌淡嫩,脈細弱或結代(此症亦常見)。

治宜補益心氣,開痺止痛。

用炙甘草湯合栝樓薤白桂枝湯加減:

栝樓30克,黨參20克,薤白、制半夏、桂枝、生地、麥冬各9克,炙甘草、木香各8克,生薑3片,阿膠10克(烊化)。水煎服,日1劑,分2~3次溫服。 若痛劇者,加沉香5克,丹參18克,以理氣血,止疼病; 若失眠多夢者,加酸棗仁、柏子仁各18克,以養血安神。

4,瘀血胸痛: 由於瘀血內停,瘀阻心絡所致。 胸痛如刺,痛處固定,或痛引肩背,多呈陣發性,伴有胸悶氣短,心悸唇紫,舌質色黯,脈細澀或結代。

治宜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用血府遂瘀湯加減:

栝樓、葛根各25克,丹參20克,赤芍、桃仁、川芎、香附(並非附子哈)、枳殼各12克,紅花、片薑黃各10克,沉香5克。水煎服,日1劑,分2~3次溫服。 若痛劇者,加細辛3克,三七粉1克(衝),以增強止痛之力; 若汗出肢冷、面色蒼白,脈微細者,急煎制附子6克,麥冬、五味子各10克,人參4克(另燉),以救心氣。

另外,左胸痛頻繁發作,持久不解者,可用心絞痛膏藥,貼敷胸骨左沿3~4肋間處,5~10天更換1次,連用3帖為一療程。 心絞痛膏藥方如下:

丹參、栝樓各120克,葛根150克,紅花、桂枝、蒲黃、五靈脂、血竭各30克,川芎90克,乳香、沒藥60克,細辛18克,共750克,如法炮製熬膏,(即傳統制膏法)。每帖重10克。


一枚綠葉139326039

首先看冠心病的病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或狹窄,或阻塞。都是冠心病,發病時的症狀都是心絞痛,呼吸困難,嚴重者危及生命。

支架使患者病情趨於穩定,然而支架是死的,不能調節心肌供血量。活動量稍大就易超負荷,造成舊病復發。

而建國初期,中國大地百廢待興,瘡痍滿目,沒有足夠的力量去研發中藥,只好用西方現成的技術。於是造成了西醫療效好於中醫的局面,尤以傳染病和器質性病變的心臟病為突出。

不要被那些過去半個世紀的西藥理論所迷惑,在用藥上西醫仍然在用老理論。反不如中藥的研發先進,中藥研究難在一種藥含有十幾種甚至幾十種成份,究竟哪種成份起主導作用難於論證,不像西藥成份單一。這就造成了許多中草藥注射液反不如口服的煎劑有效的奇怪現象。

中藥也要藉助現代的先進理論才能更好的發揮長處。


風過了痕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得了冠心病靠吃藥可以預防冠心病的加重,如今還沒有任何研究證明吃中藥可以把冠心病治好,所以我們必須對這個問題有清楚的認識。





如今冠心病我們臨床最常見的就是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心絞痛一旦發作,需要立即休息,並舍下含服硝酸甘油類製劑,而急性心肌梗死一旦發作,需要緊急就診,恢復正常的血流,否則缺血缺氧的心肌細胞就會壞死,嚴重者會誘發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