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成都市召開“全面落實年”動員大會。“全面落實年”裡幹什麼?對於成都工業來說,目標十分明確,推動工業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為此,成都堅持新發展理念,打出工業領域全面落實的“組合拳”: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定不移轉變發展方式,著力推動產業功能區建設,抓好重大項目建設,打造產業生態圈,深入推進“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建設,積極爭創“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加快培育工業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推動產業綠色發展,厚植產業發展新優勢。
“全面落實年”時間過半,成都工業交出了一份“產業質效持續提升”的年中成績單:1—5月,成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349.2億元、增長13.3%。工業投資增長13.5%、技改投資增長38.5%。
A.產業功能區優化發展 積極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產業功能區,在成都工業發展中扮演著“關鍵先生”的角色。在成都看來,產業功能區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抓手,是推動經濟組織方式轉變的全新變革,是加快城市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推動城市轉型發展的重要結合點。
產業功能區如何實現優化發展?產業生態圈如何有效構建?對於成都來說,面對工業發展中出現的新概念,首先必須做好頂層設計。
為此,成都市以全市重點產業生態圈建設為牽引,按照城市發展戰略和區域比較優勢,統籌工業產業佈局,明確先進製造業各產業功能區的主導產業和細分領域,錯位協同發展,確定各功能區的產業空間規模,制定園區產業發展目錄和規劃建設導則。同時,加快推進功能區規劃編制、項目促建、功能完善和標準廠房、人才公寓等配套設施建設,引領城市和產業時序上同步演進、空間上分區佈局、功能上產城一體。
在頂層設計以及具體標準的指導下,產業功能區建設速度在不斷加快。賽程過半,速度只提不減。以產業生態圈為核心,成都將整合國內外優質資源,主動融入全球分工體系,服務服從國家戰略,突出城市產業特質,聚焦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攻堅突破,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通過不斷的實踐探索,產業功能區的發展,未來也將有更多“章法可依”。成都將按照“六有”要求,加快建設專業化平臺和服務機制,做到有一個城市生活設計模型、有一張產業鏈全景圖、有一批市場化投資平臺、有一套專業性政策保障體系、有一批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有一批國家級功能中心和創新中心。
B.重大項目穩步推進 不斷增強產業發展後勁
今年以來,成都市分行業分領域開展重大項目集中開工,以重大項目接續實施支撐全市重大戰略、總體規劃、重大工程落地落實。
這些項目中,來自工業領域的選手表現出色:落戶成都高新區的紫光芯雲中心,將為成都高新區帶來從“芯”到“雲”的電子信息產業生態鏈,提升成都電子信息產業整體競爭力,加快打造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落戶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綠葉生命科學產業園項目投資額達65億元,是綠葉生命科學集團整合全球資源佈局的國內首個集精準醫療、抗體醫藥生產於一體的健康產業基地……
為了抓好重大項目工作,成都堅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推進機制,建立每月通報重點指標排位、市領導聯繫督導重大項目、部門每月聯合督查等工作制度,著力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加快重大項目推進和重點工作落實。同時,分區域組織集中開工活動,努力創造“趕超比拼”的良好工作氛圍。
在“趕超比拼”的氛圍中,“支柱產業”表現搶眼。2018年成都全市450個億元以上重大工業和信息化項目中五大支柱及五大優勢產業涉及重大項目386個,1—5月,共完成投資398.7億元,佔全年計劃的53%,五大支柱及五大優勢產業投資佔億元以上重大工業和信息化項目投資的88%,其中,中電熊貓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城投遠大工業化材料研發生產基地等53個項目竣工投產,融捷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威高醫療裝備產業園、中植一客新能源擴能等75個項目開工建設。
搶眼表現,帶來搶眼成績。1—5月,五大支柱產業在規模以上工業中佔比超過70%,電子信息製造、汽車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8.9%、12.3%,汽車整車產量50.1萬輛,其中,15戶新能源汽車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6.6%;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製造業佔比約60%。圍繞產業生態圈和產業功能區建設,成都將繼續瞄準重點企業、上下游關聯產業、重要科研院所,加快引進和建設一批龍頭項目和關鍵配套項目。
C.產業區域協同發展 加快構建多層次開放格局
6月29日-30日召開的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上,省委提出要深刻把握新時代治蜀興川的第一要務,大力實施“一干多支”發展戰略,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作為“一干”,成都的首位城市擔當體現在方方面面,產業的協同發展,即是其一。
推動產業省域協同發展——成都市研究制定《成都產業轉移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根據全市產業空間佈局導則和重點產業導則,重點推動勞動密集、資源依賴程度高、環境容量要求高的產業省內再佈局,落實《成都市支持工業企業跨區域合作發展的政策(試行)》。從成都輻射到資陽安嶽、樂至等地的成都女鞋,正是省域協同發展的生動體現。
推動重點產業區域配套——圍繞全市重點產業,協調市州開展跨區域零部件協作,引進建設零部件配套生產企業。成功的案例已有不少,比如,中電熊貓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已吸引20多戶上下游配套企業落戶成都及德陽、眉山、綿陽等城市。
同時,成都積極建立產業跨區域協同發展綜合服務與信息共享平臺,鼓勵行業商(協)會、信息平臺等中介機構有序參與產業協同發展工作,拓展企業轉移信息對接渠道。
落實好省委“一干多支”戰略部署,以新開放觀服務全省跨越發展,成都將切實增強“首位城市”引領輻射示範帶動作用,充分釋放擴散效應。
而要加快構建多層次開放體系,協同發展的目光,將不僅僅聚焦省內。成都將以“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創建工作為突破口,高位切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抓住蓉桂陸海通道、蓉歐快鐵建設機遇,推動“成都製造、成都創造”與沿線國家(地區)的旺盛需求和廣闊市場相銜接,進一步深化與越南、印度等國家的產能合作。強化企業“走出去”服務保障,發揮“中國—歐洲中心”、“一帶一路”交往中心等交往窗口作用,完善“互聯網+”信息服務,推動企業“抱團出海”,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
D.精準服務創新開展 切實增強要素保障能力
5月29日,成都市醫療美容產業協會正式成立;6月8日,第一屆成都國際醫美產業大會暨“醫美之都”高峰論壇在成都拉開帷幕……今年上半年,醫美產業在成都掀起了發展熱潮。而它的快速發展,除了市場因素之外,離不開來自政府的這隻強有力“推手”。
服務於包括醫美產業在內的產業發展,成都市經信委在剛剛過去的上半年,完成了系列創新:
創新政策要素保障——圍繞產業功能區建設,出臺了《成都醫療美容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年)》《成都市加快醫療美容產業發展支持政策》《進一步支持集成電路產業項目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支持政策。
創新企業線上線下服務——形成市、縣兩級一體化企業服務體系,圍繞節能環保、智能家居等行業組織召開企業座談會,深入開展“政策法規進企業”活動,協調辦理企業反映的問題建議。
創新土地要素保障——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成都市工業項目用地准入管理的實施辦法》,創新建立了以“一圖一表”為核心的工業用地產業准入審查機制,健全了綜合效益評估、低效閒置項目用地退出等機制,實行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將租賃、出讓不超過20年工業用地出讓的審批權限下放至區(市)縣政府,經市政府批准的鼓勵類重大工業項目,出讓年限可按照法定最高出讓年限50年確定,以此滿足不同工業項目用地需要。
創新資金要素保障——設立“產業生態圈園區建設貸款風險資金池”風險補償資金,鼓勵銀行等金融(服務)機構加大對園區建設發展的支持力度。
創新能源要素保障——編制《成都市實施“東進”戰略能源發展規劃》和《成都市燃氣設施佈局規劃》,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電網建設的實施意見》,截至6月底,完成110千伏及以上輸變電工程建設7個、新增變電容量53.2萬千伏安,新開工建設110千伏及以上輸變電工程3個。加快推進成都LNG應急儲氣庫、天府新區集輸氣管道工程成都繞城高壓輸儲氣管道等一批重大燃氣基礎設施建設。
建成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全面推進無線網絡基礎工程建設,網絡規模位居中西部第一;積極進行5G網絡高標準建設規劃及試點,聯通、電信、移動獲批在成都試點建設5G網絡……另一方面,服務於更高質量的發展,成都工業的社會信息化水平也在日益提升。
閱讀更多 成都科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