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循環》:產品的病毒營銷模式,讓你的產品銷量持續增長

無論是號稱美國社交網絡服務行業龍頭大哥的Facebook,抑或還是作為在線支付行業先鋒的PayPal,它們為什麼能夠在短短十年間,超過許多用了幾十、上百年間才發展起來的企業,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一躍成為擁有超過兩億用戶量、市值上萬億美元的大企業?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們成功地構建了病毒性營銷體系。

《病毒循環》:產品的病毒營銷模式,讓你的產品銷量持續增長

那麼,病毒性營銷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它為什麼會有如此強大的魔力?以至於能夠將一個又一個的初創小公司推上商業帝國的神壇,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的商業神話呢?今天,咱們就通過解讀《病毒循環》這本書,來讓我們深入認識病毒性營銷、讓我們領會應該如何去運用病毒性營銷到我們具體地公司運營中。

《病毒循環》:產品的病毒營銷模式,讓你的產品銷量持續增長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啊,我將會為你講述以下要點:

什麼是病毒性營銷?它的營銷原理、傳播方式、要素是什麼?

病毒性營銷在建立、發展中的經典案例有哪些?

最後,也是你最關心的一點,那就是:我們如何利用病毒性營銷的營銷思路去為我們企業的發展創收?

一、什麼是病毒性營銷?

首先,咱得先整明白什麼是病毒性營銷。我將會結合病毒性營銷的相關知識,來為你講解病毒性營銷的原理、傳播方式、以及它重要要素。以此來幫助你建立一個對於“病毒性營銷”的認識。並且通過對於病毒營銷的理論講解,為下一步的案例分析打下基礎。

(一)、病毒性營銷依靠“口碑”,但不等於“口碑”。

《病毒循環》:產品的病毒營銷模式,讓你的產品銷量持續增長

到底什麼是病毒性營銷呢?我將病毒性營銷簡而化之的來講,它的本質就是依靠“口碑”為基礎來進行傳播的。而正因為是“口碑”造就了用戶們自發地傳播行為;其實在這裡,我們也可以這樣來理解。病毒性營銷、口碑、產品三個東西就像三點一線的關係一樣。只有當你打造出來的產品是客戶、顧客真正喜歡的、真正能滿足他們需求的產品,產品的口碑才會形成,同時也只有產品在用戶中的口碑形成了,用戶們才會發自內心地主動去幫你的產品做宣傳、幫你的公司成長。

因此,連接病毒性營銷和產品中間的點是“口碑”。而這也是對於能否構成病毒性營銷最重要的因素。

好口碑需要產品好,但是好產品並不等於好口碑。

因為,在我們生活中會有這樣的情況:就是好產品不一定被人知道,被人們所追捧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產品。

在後面的講解中我會詳細講到的特百惠的例子。特百惠是一家做塑料保鮮容器的企業,是一個有著八十年曆史的長壽企業。在過去80年間,一直擔當著行業領頭羊。而特百惠之所以能夠成功,除了它運用理家會直銷的模式外,根本也在於它的產品有創意、價格合理、能夠滿足顧客的需求,在顧客群體中產生了非常好的口碑。

這個典型的案例也佐證了這一點。通過依靠口碑,病毒性營銷所具備的最大特點就是——顧客在使用這個產品的同時,其實也是在推薦這個產品。是從單純的使用者轉變為經營者的過程。

(二)、病毒性營銷是“由大家向大家傳播”的傳播方式

《病毒循環》:產品的病毒營銷模式,讓你的產品銷量持續增長

我們搞明白病毒營銷到底是個啥了。那咱在聊聊病毒性營銷傳播的方式是什麼?通俗來講,我們可以說病毒性營銷的傳播方式就是:“由大家向大家傳播,口口相傳”的意思。

你知道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2008年的大選中是如何利用病毒營銷大獲成功的嗎?就是“由大家向大家傳播”這種病毒性營銷方式的功勞。當時奧巴馬競選團隊在所有戰場上都運用到了病毒式策略,連簡單的口耳相傳模式都被病毒性營銷應用發揮到最大作用,以至於志願者們會向前來問詢時間的人也會誇獎幾句自己支持的候選人。並且,除了這種傳統的線下傳播,奧巴馬取勝的關鍵還在於他拉攏到了Facebook這個美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奧巴馬正式通過Facebook為他在平臺上建立的個人競選專區版面,使得他無論是湊集競選資金、組織競選活動、還是發表競選宣傳信息等,都處處拔得頭籌。而奧巴馬也正是利用了Facebook平臺為他病毒性營銷的根據地,使他成功構建病毒性營銷,從而成功競選。

(三)、病毒性營銷的要素有哪些?

我們再接著看看病毒性營銷的三要素,分別是:創意、支點、槓桿。接下來我為你解釋下這三個要素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創意?創意也就是病毒性營銷病原體的製造,你應該花最多的資源與時間在這裡,因為它至少影響了50%以上成功與否的結果。後面,我會講述特百惠、Ning、Paypal三個案例。Ning是一家做網絡社交平臺的公司,它可以使客戶在平臺上建立和管理自己的網絡社區。從它在2007年發佈免費DIY平臺開始,在之後短短數年裡,俘獲了數千萬名用戶。而PayPal創建於1998年,主要提供在線支付服務。是美國的支付寶,也是中國支付寶的先驅者。在過去短暫地10年時間裡,它開闢了世界在線支付新方式與體系。體現在具體案例中,特百惠的創意就是它的新材料開發、良好地保鮮作用以及理家會的直銷模式;Ning和Paypal的創意就在於它所開拓的網絡社交平臺。

《病毒循環》:產品的病毒營銷模式,讓你的產品銷量持續增長

而什麼是支點呢?病毒性營銷的支點在這裡指的就是第一波受感染者,你應該花第二多的資源在這裡。你要怎麼選擇第一波的受感染者? 這決定了是否能順利的被傳染出去。無論是第一批使用特百惠或是收益於理家會模式的人,或者還是第一批使用Ning和Paypal並想將它傳播出去的人,都是屬於病毒性營銷的支點。

怎樣理解槓桿呢?槓桿就是產品營銷病毒的“擴音器”、“放大器”,通常是使用某一種媒體。就比如說特百惠的理家會、Ning與Paypal所構建的互聯網網絡平臺。

我剛講的以上三要素是病毒性營銷所應具有的根基。而我們要構建一個有效的病毒性營銷,則通常還需要具備以下的基本要素特點:

1.提供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

2.提供無須努力的向他人傳遞信息的方式;

3.利用公共的積極性和行為;

4.利用現有的通信網絡;

(四)、本章總結

講了這麼多,咱先做個簡要總結吧:

首先,病毒性營銷的原理是依靠口碑,但是“口碑”不完全等於就是病毒性營銷。

其次,病毒性營銷是靠“由大家向大家傳播”的方式來傳播的。

最後,病毒性營銷的基本要素是創意、支點、槓桿。而要構建一個有效的病毒性營銷模式,則還需要滿足幾個其他要素。

二、病毒性營銷的建立與發展

(一)、病毒性營銷的雛形

《病毒循環》:產品的病毒營銷模式,讓你的產品銷量持續增長

在Facebook或MySpace誕生半個世紀以前,硅谷還是美國赫赫有名的產梅之鄉。而以生產央視別緻的塑料食品保鮮容器聞名的廠商特百惠,此時正在利用廣大女性社交網絡建立龐大的病毒性銷售循環。

早年間,合成塑料產品讓美國消費者頭疼不已。塑料釦子會斷裂、仿玳瑁材料的眼鏡架稍微遇熱就會變形等等讓人尷尬的情況出現。

1949年底,特百惠的創始人也是技術的研發者塔鉑發明了材質優良、價格低廉、保鮮效果極佳的第一批特百惠保鮮容器。這些瓶瓶罐罐被放到很多知名的百貨公司上架銷售。即便有報紙廣告發布,雜誌撰文介紹、高級商場展銷等一系列的全國性的宣傳。結果卻令人失望。這些在之後被推廣到全世界範圍的產品並沒有得到用戶的認可。而原因主要在於客戶不知道如何去使用這些東西。因此使得這個好產品,並沒有得到應該有的好口碑。

“困難最怕有心人”。一名職業推銷人懷思太太發現了其中問題的關鍵與奧妙,察覺到了其中的商機。通過與特百惠公司的協商,她成為了特百惠的經銷人。

當她成為特百惠的經銷人後,她是如何來解決特百惠銷售問題的呢?

這就不得不說懷思太太非常地聰明。她意識到特百惠產品不好賣的原因,主要是人們不會用。因此要將把產品賣出去,就得先教會顧客如何去使用這個產品。

懷斯太太到底 如何教會顧客使用產品的呢?懷思太太是這樣做的。她先借聚會的名義將周圍的鄰居和一些朋友請到家裡,,在閒談中她故意將特百惠地保鮮容器引入到人們的視野中。接下來,她介紹了產品的功能,以及示範瞭如何使用這個東西。經過這一系列的營銷手段。她在那天聚會獲得了效果極好的銷售業績。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懷思太太專注於這種形式的營銷推廣,她通過鼓勵參加了聚會的人去主動舉辦這種聚會來獲得銷售提成,從而構建了銷售網絡,並將這種形式發展成了理家會的銷售模式。後來,懷思太太與特百惠更是達成了協議,從此特百惠產品只通過理家會的銷售網來銷售。

(1)、好產品不一定有好口碑

塔鉑發明的產品本身明明是符合用戶真實需求的,可就是賣不出去,甚至受到用戶的投訴。我們根據特百惠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好產品不一定就有好口碑。而如何去塑造口碑,除了專注於產品的研發外,更為應該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如何讓產品的好處被用戶接納,只有良好地接納才能真正打造好口碑。

(2)、對於推銷者的信任是理家會成功的基礎

《病毒循環》:產品的病毒營銷模式,讓你的產品銷量持續增長

困難是有的,解決方法也是會有的。特百惠用它的方式告訴了我們如何去解決這樣的銷售牴觸心理危機。我們對於什麼樣的人最不會有戒心,那就是熟悉、或者至親至愛的人。理家會的主辦人不是讓人們嗤之以鼻的銷售職業人員,而是那些受眾們所認識、熟悉的鄰居、朋友或者親戚。這樣的關係背景,使得他們跨越了不信任的推銷鴻溝。

(3)、成功的營銷需要好的媒介

我們根據特百惠這個故事可以看出,特百惠的病毒性營銷策略其實是以“直銷”為核心的推薦人模式。

除此之外,我們回顧之前為什麼特百惠有好產品,卻沒有好口碑。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為用戶不會用。因此,“不會使用”造成了在用戶心裡“它不好”的認知,也使得它沒有擁有與之產品相對應的好口碑。這也是它之前為形成病毒性營銷的根源之一。而理家會通過由主辦人示範如何正確使用產品,使得用戶能夠“會使用”這個產品,自然而認識到這個產品的“好”,從而有了口碑,並通過理家會種銷售方式的進一步擴展,銷售面就頓然打開了。一個人如果向十個人舉辦理家會,而這十個人裡的有再向另十個人舉辦理家會推銷,他們推銷的效率就會呈現幾何數的增長。也徹底構建成功了病毒性營銷。

當特百惠的創始人塔鉑聽從懷思太太的建議,大膽地將產品從超級市場下架,而專注於理家會模式來銷售時。特百惠產品的銷售方式發生了革命式的改變。

另外,理家會作為宣傳的媒介,這樣的方式用利益共享的原則將顧客從消費者變成參與者,這樣的營銷方式體現了病毒性營銷打破傳統的模式求創新的精神。而這樣做的優點即在於通過熟人向熟人推廣,來解決了過往消費者對於推銷員的牴觸心理的問題。同時,特百惠的這一營銷方式通過一個人向一群人推廣,而達到了在互聯網背景之外的幾何數級增長的特點。

(4)、特百惠具備要素條件

咱再來回顧下這個故事,我們發現特百惠的病毒營銷模式是具備病毒營銷要素條件的。

特百惠的創意——是將石油的廢渣經過化學加工成為性能好的食品保鮮盒材料以及理家會的營銷模式;

特百惠的支點——是第一批購買特百惠的人,但是特百惠的成功不僅是因為他產品的創意核心技術,而是具有病毒性營銷概念的理家會模式,這也開啟了它的成功,所以這裡的支點也可以理解為第一批參加理家會的人;

特百惠的槓桿——是理家會本身。

(5)、結論

特百惠的成功離不開創意,但是它的成功又不僅僅是創意。特百惠的營銷案例在世界上關於營銷、影響力構建的書籍中都有應用。因為它太成功、太特別了。它顛覆了商品在超級市場中出售的來自人們最傳統意識的認知。

(二)、病毒營銷的建立

隨著步入千禧年,馬克·安德森和比安基尼成立了一家公司Ning,該公司主要以經營社交平臺服務為主。

《病毒循環》:產品的病毒營銷模式,讓你的產品銷量持續增長

2007年2月發佈了號稱“萬能社交網絡”的免費DIY社交平臺後,該公司規模就自動成長了起來。隨後4個月內,平臺上的網絡數量達到了6萬個左右;6個月後,這一數字變成了8萬個。年底時,平臺上已有了15萬個網絡,並在隨後的6個月裡又增長了約32.5萬個網絡,使得該期間內每天用戶增長達到了2000個。

(1)、病毒係數的應用

(2)、價值基於用戶量

Ning提供了一個理論上具有無限伸縮性的環境,依靠著大眾用戶的智慧創造和積累了大量素材充實這一空間。用戶越多,內容也就越多;頁面邊界欄上的功能誘惑力越大,公司的價值也就越高。

病毒營銷無論是電話、傳真、手機、即時短信、網絡郵件,還是Skype,任何網絡傳播都離不開這樣一種機制:每一名新用戶帶來的價值都大於單個用戶自身的價值。由於身邊所有人都已經成了這個網絡的一部分,加入這個網絡必然會給你帶來巨大的價值。正如眼下人人都有電話、電子郵件地址一樣,最終幾乎所有人都會選擇成為這個網絡的一員。這種現象被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尼古拉斯·伊科諾米季斯稱為“網絡效應”,意思是說:“網絡本身的價值與其鏈接數量、節點數量和用戶數量成正比”。

(3)、雙重病毒循環

Ning之所以能在病毒式網絡中脫穎而出,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它成功利用了安德森稱為“雙重病毒循環”的發展模式。由於每一位網絡發起人都是一位網絡使用者,而每一位使用者也都是潛在的網絡創辦人,傳播必然會雙向發展。例如一旦有人建立起了一個10人的安吉麗娜·朱莉主題網絡,並吸引到了一定數量的會員,隨後必然會引來兒童收養網站,建立起反對喬恩·沃伊特(朱莉的父親)同盟、形成布拉德·皮特粉絲小組、出現懷念勞拉(電影《古墓麗影》女主人公,由朱莉扮演)活動網等一系列相關的群體。於是網絡數量由兩個變成三個,三個變成五個,而且每個網絡同時也在迅速擴張。與此同時,最初成立的母網也還在持續吸引新的組員加入。這樣一來,Ning就像水源不斷增加的河流一般蓬勃發展起來了

眾所周知,病毒式循環公司仰仗的是組織性的技術。例如谷歌並不是互聯網的擁有者,雖然看上去很像,而是在你尋找信息時的幫助者。 Bebo(博客網站)、Facebook、Friendster、Flickr、MySpace和 YouTube都不創造內容,而是用戶添加內容。用不用 Skype也許是個問題,但如果對方沒有用戶端怎麼辦?如果 Twitter上沒有了推友,你還會繼續發信息嗎? PayPal只是一個用來實現網上轉賬的虛擬銀行,它並不發行貨幣。這些病毒循環公司提供了一個理論上具有無限伸縮性的環境,依靠著大眾用戶的智慧創造和積累了大量素材充實這一空間。用戶越多,內容也就越多;頁面邊界欄上的功能誘惑力越大,公司的價值也就越高。

這樣的倍數關係還表現在,病毒式網絡的覆蓋面越大,其擴張速度也就越快。1萬個用戶經過一個月的成倍增長後變成 2萬人; 5 000萬用戶翻倍後會成為 1億人。一些互聯網上赫赫有名的大企業在經過了這樣的病毒式增長後,用戶人數直衝雲霄,最終出現了市場飽和。正是由於消費者的存在吸引了商家的加入,做在線舊貨出售的 eBay才得以招攬了更多的買家和賣家,成為如今有名的巨型網絡賣場。而在搜索服務之外,谷歌也運用了同樣的策略:在它服務的每一組廣告下面都設置加入 AdSense項目的鏈接,鼓勵更多的站長加入,谷歌還會為加入服務的站長給予現金回報,從而進一步擴大病毒效應。

(4)Ning所具備的要素條件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之前講到的三個要素條件,Ning的所具備的三個要素:

創意——社交社區,用戶可以創建和管理屬於自己的社交網絡;

病毒性營銷的基礎是用戶消費者的口碑,是這樣的口碑才促使他們自發地去為這個產品傳播,而這個產品的創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它的口碑,要有讓消費者客戶能達到對自身滿足的特點。否則這樣的病毒性營銷很難成功。

它的支點——依然是它的第一批體驗了它並願意向外傳播的人;

它的槓桿——網站、網絡平臺。

我們通過回顧Ning的發展,我們發現它的病毒營銷模式是具備病毒營銷要素條件的。

(5)成功病毒循環公司的共性

結合眾多案例的分析,我們發現,通常,成功的病毒循環公司通常有很多共性,我總結為以下重要的幾點:

1、以網絡為基礎,且免費的;2、組織性技術;(用戶創造內容,他們只是將這些內容組織起來,便利的組織方式會吸引到大量用戶,列如:谷歌)3、概念簡單,本身具有傳播性;4、能迅速為用戶採用5、病毒係數和可預測的增長率;6、網絡效應;7、堆疊;(這個尤為重要,病毒式網絡之間可以互相疊加,每一個網絡都能夠催生另一個網絡的成長)這些要素共同造就了一個個快速傳播、高速擴展並有能力在短時間內迅速斂財的公司。

(6)結論

(三)、病毒營銷的發展

病毒式網絡之間還可以互相堆疊。只有等到 eBay 誕生後,才有了第一個成功衍生出獨立生態系統的、真正的病毒式網絡,其中佈滿了數百萬在上面開設店鋪的賣家。

(1)、第一個堆疊式病毒網絡

《病毒循環》:產品的病毒營銷模式,讓你的產品銷量持續增長

我們都知道1998年是互聯網深入發展的時代。paypal應時代的發展需求而誕生。在此之前,傳統支付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互聯網商業的發展,如何突破這個瓶頸的桎梏,是互聯網電子商務能否有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而PayPal所提供的電子即時支付變革了傳統的支付方式,也將電子商務推入到了一個新時期。

PayPal之所以能大行其道,主要是由於eBay上沒有傳統店面的店主無法為客戶提供信用卡付款功能,從而需要一種可以實現線上轉賬功能的工具。

只要註冊賬戶、提供一個信用卡號碼,用戶就能在自己的PayPal賬戶內獲得10美元的獎勵。你是不是也覺得這樣的體會是不是很誘惑。此後,他每介紹一位新用戶,就會再獲得10美元。人均20美元的獎勵聽起來雖然頗為大方,但通過實際計算,泰爾和他的管理團隊發現,這已經是一家沒有任何營銷費用的公司在擴大用戶人數上所能花費的最低金額了。在當時硅谷資金氾濫的情況下,新開張的公司往往需要支出數百萬美元的預算做廣告、創品牌、跑市場。這樣一來,他們在吸引顧客上的人均花費便達到了數百美元之多。

將PayPal支付網絡堆疊在eBay上非常合理:eBay的賣家們需要一種更好的在線轉賬方式。絕大多數賣家並不接受信用卡付款,等待郵寄匯票和個人支票又太耗時間,更別提去銀行兌換匯票、等待國外支票清算所帶來的不便了。申請信用卡往往需要好幾周的時間,還需要繳納各種費用——申請費、每筆交易1%~4%的手續費以及每月可能高達數百元的商業賬戶附加費。此外,商業銀行還可能針對每筆交易再收取20~30美分的費用。再就是商業欺詐的風險,商戶往往需要為被盜用的信用卡承擔責任。絕大多數eBay賣家並不接受這些困擾和費用。PayPal雖然是免費的,卻也不會把詐騙的風險轉嫁到用戶身上。

(2)、構建病毒式協同

成百上千個拍賣方都成了PayPal的擁躉,他們不僅在自己的主頁上添加可供用戶直接點擊的鏈接,還細緻描寫了許多使用說明,吸引買家成為註冊用戶從而可以賺取介紹獎勵。12月底,在Conifity第一份宣傳郵件發出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PayPal竟一舉獲得了1.2萬名註冊用戶。eBay,這個擁有1000萬註冊用戶、每年都以3倍速度增長的虛擬大賣場為PayPal提供了無限的發展潛力。

PayPal這樣一個病毒產品一旦開始成長,之後的增長便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了。PayPal一經面世就讓用戶們告別了最低需要支付2%手續費的信用卡,轉而投向以計算利息盈利的銀行賬戶,並向其支付1.2%的交易費,遠低於Visa的手續費。

(3)、“因為需要而需要”的傳染

對於PayPal的成功而言,我們可以用“因為需要而需要”來形容。PayPal本身的特點是引入簡易支付概念的電子支付方式,但是促使他形成堆疊式病毒營銷模式的原因卻又不止於此。PayPal通過與它本身的服務對象聯合協同,為用戶的使用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務。而由於其服務對象對於用戶具備相應的吸引力,因此這種協同作用實現了“1+1大於1”的目的。

(4)、PayPal所具備的要素條件

我們在對應以下先前一直強調的三個要素:

創意——簡化傳統支付的電子支付概念;無論是有形物質產品,還是無形的服務,只要能讓顧客使用中感到滿足了需求、讓他們願意自發地傳播,就是符合創意要素的。這一點你肯定認同的哈。

支點——第一批使用者;

槓桿——電子平臺。

(5)、結論

我們總結下PayPal成功的原因。PayPal的營銷策略是金錢誘惑與有機式的結合。就PayPal而言,它的價值在於用戶本身的價值。PayPal是一個支付服務,其作用是為用戶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支付服務。所以,PayPal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在用戶本身身上。只有當用戶們都普遍接受這樣的方式的時候,它才能夠進入市場、進入到用戶的心中。

(四)、總結

我們簡單回顧下剛才的內容哈。通過對於病毒性營銷在雛形、建立、發展的不同階段,講述了特百惠為例的直銷模式、Ning的雙重病毒循環、PayPal的堆疊式病毒網絡。我們可以發現在隨著時間與時代背景的變化,病毒性基於當時的特殊背景,是在不斷變化以煥發新生命力的。這說明了病毒性循環與時俱進的特色與我們在使用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處理再使用的特點。

三、病毒性營銷的思路

通過在前面我們對於病毒性營銷理論和案例的分析、學習,相信你對於病毒性營銷的相關情況也已經有了一個相對比較完整的瞭解。那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結合知識,去尋求病毒性營銷的思路,去思考如何通過應用病毒性營銷的思路來為我們的企業發展創收。

《病毒循環》:產品的病毒營銷模式,讓你的產品銷量持續增長

(1)、順應互聯網的大趨勢

上面所介紹的病毒性營銷極大程度上需要依賴網絡互聯網的便捷,雖然特百惠用它的實際例子證明了也可以依靠線下完成,但是這並不是我們忽視、或者放棄網絡傳播的理由。因為大多數的例子,都證明了病毒性營銷對於網絡傳播是有依賴性的。

並且病毒性營銷在於人向人之間的推廣傳播,因此網絡的便捷簡化了這個推廣的流程也降低了推廣的技術難度。也正是如此,奧巴馬才沒有選擇讓志願者一個一個的去通知每一個選民並向他們募集資金,因為這樣不僅很沒有效率,甚至會使得志願者數量減少也說不定,畢竟這樣做太麻煩了。因此,奧巴馬的競選團隊才最終選擇通過Facebook的網絡平臺來完成病毒的傳播,這也是考慮到後者更方便、更節約人力資源。

(2)、清楚認識潛在風險

病毒性營銷有其獨特地優勢,比如沒有宣傳成本啊、傳播速度快啊、營銷能夠跨越消費者顧客的內心防備等特點。但咱們都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凡事都有兩面性,有利必有弊。由於傳播速度快、網絡傳播門檻低,很容易產生傳播混亂、良莠不齊的情況發生,並且也可能被不好東西或不良產品的傳播利用,從而造成傳播亂象。

(3)、盈利機制要順應“大數定律”

在這裡,還得給您提個醒哈,應該尤為注意的是盈利模式和利潤的把控。病毒性營銷由於其本身的特點,有在初期傳播效率極快導致在後期停滯的情況。在進行病毒性營銷時,“大數定律”的借鑑性很強,這個定律有指導營銷定價的意義。即今天的市場份額就是明天的利潤。沒有了市場份額,你就不會有利潤。只有緊緊抓住市場份額的人才會笑到最後。因此,許多案例中在最初都是以免費的方式來吸引用戶的,而許多企業也選擇終身免費的使用機制,他們注重於廣告費和高級會員費的利潤。

四、結論

好,到這裡關於病毒營銷的內容就基本講完了。最後,咱就一起重溫下以上的重點部分。

首先,我們瞭解到了病毒性營銷是依靠“口碑”來實現的、它的傳播方式具有“由我們向我們傳播”的特點,以及一個病毒性傳播需要具備創意、支點、槓桿的三個要素;

《病毒循環》:產品的病毒營銷模式,讓你的產品銷量持續增長

接著,我們學習了病毒性營銷是如何建立、如何發展、如何演變的。雖然案例和模式與今天形勢並不是完全的契合,但是我們通過對於這個建立、發展、演變過程的學習目的,也並不是為了生搬硬套。通過對於這個部分的學習,有利於我們去把握尋找符合我們當前運用病毒性營銷發展的思路。

最後,我們就如何利用病毒性營銷的營銷思路去為我們企業的發展創收進行了思考。認為病毒性營銷應該要順應互聯網的大時代趨勢、要認識和控制風險、以及對於大數定律的貫徹。

此時此刻,我們對於病毒性營銷已經有了一個全面的瞭解。但瞭解是為了實踐的需要。《病毒循環》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病毒性營銷,而過去成功企業的前例是怎麼樣來建立、運行病毒性營銷的。但是時移世易,而即使同時代行業、產品服務不同也不能照搬硬抄,對嗎?因此,如何將本書中的對於病毒性營銷的講解運用於我們自身企業中,則需要我們再思考、再發揮,去進行二次創造、創新開拓。

我相信,在過去,病毒性營銷能在商業前輩手裡創造奇蹟,在今天,我們通過對於病毒性營銷的把握與發揮,同樣也可以創造出奇蹟。

·更多管理技能請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