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真實的古城生活,江蘇蘇州1988年


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蘇州古城是江南地區文化中心,面積14.2平方公里。1986年,國務院批覆蘇州總體規劃時明確了“全面保護古城風貌,積極建設新區”的方針。擁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蘇州古城,全市已有9座園林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據文獻記載,從泰伯至壽夢歷十九世,周靈王十二年,吳王諸樊徙國都至今蘇州一帶。又經諸樊、餘祭、餘昧、王僚四朝四十六年之後的周敬王六年,闔閭登基。周元王三年,吳國被越國所滅。約周赧王九年,越國被楚國所滅,春申君黃歇被封於吳。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天下分三十六郡,在吳越之地置會稽郡,以吳縣為郡治。東漢永建四年置吳郡。三國時期孫權據吳郡十多年,開創了東吳基業。陳禎明元年,置吳州,吳郡隸吳州。吳州、吳郡、吳縣三級治所同駐一城。隋文帝楊堅統一江南,開皇九年廢吳郡,改吳州為蘇州,以城西有姑蘇山而得名。


清順治二年,清軍南下,總兵土國寶率兵從盤門進入,城南慘遭屠戮。清咸豐十年清軍與太平軍作戰,閶門內外頓成焦土,城內外寺觀名勝也遍遭摧殘。朝代興亡,兵災人禍,然而在城池屢遭毀滅之後,後人又都屢屢重建重修,遂使古城至今巍然屹立,可見蘇州堅忍不拔的城市精神。

北洋政府時期,吳縣為蘇常道治所。1928年由吳縣城區析置蘇州市,1930年又裁入吳縣,至1949年5月,又由吳縣城郊析置,屬蘇南行政區。民國期間,蘇州經濟停滯不前,以消費城市為特色。新中國成立後,蘇州在曲折中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開始突飛猛進,文化教育再度發達,城市面貌也有了很大變化。

報恩寺舊稱報恩萬歲賢首教寺,又名報恩講寺,俗呼北寺。其地本唐開元寺,即三國東吳時所建通玄寺址。唐大順二年(891)開元寺被孫儒焚燬。五代吳越錢氏於後唐同光三年(925)重建開元寺於盤門內。後周顯德二年(955)又在城北故基另建佛寺,移支硎山已廢蕭梁古剎報恩寺額為名。


南宋建炎四年(1130)毀於兵火。紹興間重興,譽為“浙西第一名剎”。淳祐五年(1245)奉旨稱報恩萬歲賢首教寺,當時有文殊、普賢、法華、泗洲、水陸五子院。元、明、清迭經廢興,號稱“吳中第一古剎”。仍是蘇州城的重要地標。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虎丘塔是馳名中外的古塔建築,位於江蘇省蘇州市閶門外山塘街虎丘山山門內8號 ,距市中心5公里。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於此,葬後3日,便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落成於北宋建隆二年。

塔七級八面,內外兩層枋柱半拱,磚身木簷,是10世紀長江流域磚塔的代表作。由於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災,故頂部的木簷均遭毀壞,現塔身高47.7米。1956年在塔內發現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窯、蓮花石龜等罕見的傳統藝術珍品,虎丘塔是座斜塔。【江蘇蘇州,1988年。攝影:larr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