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家書讀後感」傳承紅色基因 重在知行合一

「红色家书读后感」传承红色基因 重在知行合一

傳承紅色基因 重在知行合一

縣委組織部黨建科幹部 劉利益

《紅色家書——革命烈士書信選編》中的多數書信是第一次讀到,讀後心靈深深受到震撼,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只恨未能早日讀到。《中庸》中有句名言,“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短短十五個字闡述了治學求進的兩個階段:學問思辨+身體力行,合在一起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傳承紅色基因如同治學求進之道,也重在要做到知行合一。決不能只停留在口號學習上,也不能停留在感悟感動中,而是要將紅色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體現在實實在在的行動上。具體要做到四步:品讀、拷問、明辨、篤行。

品讀之,走進先烈內心世界。品讀40餘封革命先烈臨刑前的訣別家書,走進31名革命先烈的內心世界,聆聽他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聲音,感受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感受他們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執著追求,感受他們對家人的血脈親情和鐵骨柔情。部裡組織幹部誦讀劉伯堅緻諸兄嫂的信和給妻子王叔振的遺書,見字如見面,讀字如讀心,當時我是哽咽著讀完的,彷彿回到了上世紀30年代,走進劉伯堅的內心世界,從信中“我為中國革命沒有一文錢的私產”等字句中感受劉伯堅不願喪失革命者人格的堅強意志、一身無私為革命的精神和對三個兒子的牽掛;走進陳覺和趙雲霄烈士的內心世界,感受一對志同道合的夫妻和戰友在面對生死時的家國情懷;走進毛澤建的內心世界,感受她為革命萬死也無恨的革命宣言;走進趙一曼的內心世界,感受她為國死而不悔的無畏氣概和舐犢情深不忍舍離的慈母大愛......

拷問之,反思自身言行舉止。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傳承好紅色基因,必須要以革命先烈為鏡,以先進典型為鏡,做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吾日三省吾身。要對照黨章黨規,捫心自問黨員的八項義務履行情況怎麼樣?對照新時期“四個合格”黨員標準和“二十字”好乾部標準,捫心自問是否做到對黨忠誠,是否把為了人民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改進幹部作風活動,對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七個有之”,查擺自身是否存在無視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突出問題。對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八個本領”,反思自身能力能否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對照省委書記、省長劉奇同志指出的“五字頑疾”,認真反思自身在“怕、慢、假、庸、散”等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黨員只有這樣不斷拷問自己的內心,反思自身言行舉止,才能鑄就強大的內心,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

明辨之,提升自身黨性修養。作為一名基層黨員,要學會從紅色家書中汲取理想信念的養分和信仰的精神力量,不斷加強學習,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不斷改進自身作風,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身黨性修養,從根本上提高明辨是非、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地為黨和人民服務。

篤行之,踐行入黨初心使命。作為一名基層黨員,要以革命先烈為標杆,發揚實幹精神,用實際行動踐行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爭做習近平總書記眼中“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及關頭豁得出來”的合格黨員。做“平常時候看得出來”的合格黨員,就是要事事處處當表率,時時刻刻做模範,嚴以律己、樂於奉獻。要立足本職崗位,敢擔當、敢作為,出色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做“關鍵時刻站得出來”的合格黨員,就是要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衝在前,就是要做雷鋒同志曾說過的“萬能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做“危急關頭豁得出來”的合格黨員,就是要在危難關頭敢於挺身而出,奮力而上。

「红色家书读后感」传承红色基因 重在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