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青島樓市的下半場:買房者,從羊腸小道來到十字路口

2018年的下半年

青島樓市將進入博弈期

撲朔迷離宏觀經濟與城市獨特發展軌跡

在大勢上的博弈

急劇減少的炒房客與頻繁加推的郊區盤

在供需上的博弈

無房者置業的焦慮與開發商高週轉的迫切

在情緒上的博弈

2018青島樓市的下半場:買房者,從羊腸小道來到十字路口

今天,是2018年上半年的最後一天。高新區第一次公證選房活動,已近尾聲。在各個購房群裡,選上的,沒有人顯出太多的驚喜;沒選上的,也沒有太多的沮喪。

市場發生了太多的變化,許多人都在心中有一個問號:

現在買房,值嗎?

2018青島樓市的下半場:買房者,從羊腸小道來到十字路口

先說大勢。中美貿易戰,不可避免。從股市上看,這場仗怎麼打、打多大,對於我們的宏觀經濟影響深遠。蝴蝶效應告訴我們,一個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更何況美國對於中國的貿易態度,並不是一隻小小的“蝴蝶”,而是核彈級別的影響。

為了應對這場“戰爭”,上層已經開始了調整,特別是在資金面上。國開行對於棚改項目的收緊、光伏等產業補貼的取消、大城市新增地鐵項目門檻升高……一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時代也許就要來臨了。

青島樓市這不斷攀升的房價靠什麼撐著?不是本地的剛需,而是是天南地北的炒房客。宏觀經濟出現變化,來青島買房的企業老闆會減少;沒有了棚改貨幣補償,手持巨資的拆遷戶會減少;三四線樓市變冷,賣房來青島買房的換房族會減少。再加上我們的限購政策,外地炒房客的數量下半年可能會在銳減。諸如碧桂園·翡翠灣這種輔城區的高價盤,受到的影響已經非常顯著。而且,影響面有漸漸到總價150萬至200萬級別上的趨勢。

這種情況,不光青島要面對,全國諸多的一二線城市都要共同面對。

與此同時,我們同樣要看到,青島有獨特的利好去對沖這些潛在的利空。剛剛結束的峰會是其中之一,還有就是我們的地鐵建設、大項目兌現等利好。前幾天我想大家都看到了1號線建設提速的新聞,我們同樣還要關注的是13號線和8號線,以及2號線剩餘路段的進度。

這些因素都可能在樓市整體行情走下劃線的時候,撐住青島樓市,保持緩慢上升或者平滑波動的軌跡。一旦在整體形勢不好的情況下,青島的房價能穩住,這就如同股市崩盤時還飄紅的股票一樣,很可能吸引有限投資者的目光。通過58同城看一下青島房價:

2018青島樓市的下半場:買房者,從羊腸小道來到十字路口

這種大勢的博弈最終的結果是什麼,恐怕任大炮也給不出答案。這就需要你密切關注相關動態,有時間多跑跑售樓處,體驗一下目標項目人氣的真是變化,才能做出理智的判斷。

2018青島樓市的下半場:買房者,從羊腸小道來到十字路口

2018年上半年,主城區依然沒有什麼像樣的地塊供出來。但與此同時,在與天津、南京、西安等地的搶人大戰中,我們似乎也不佔優勢。

就目前二手房交易低迷行情來看,目前主城區居住型剛需還是有的。如果就目前這幾個盤的少量加推,單從量上消化是沒有問題。但問題是,什麼價格加推,剛需能買得起嗎?

在爛尾改造盤都2.5萬/平方米加推的時代裡,利率不斷攀升,許多剛需都存在著想買卻買不起的情況。而少量投資型購房者要麼沒了購房資格,有購房資格的人則更為謹慎,一定是精挑細選的。

所以,在主城區的樓盤不能集體樂觀。

真正麻煩的是輔城區。

高新區最近搞公證搖號,一方面是為了讓剛需買房,增加常駐人口,另一方面,也是保樓市的舉措。買房人越來越少,項目越來越多,片區的市場如果繼續烏煙瘴氣,特殊群體撐不起加推量,普通購房者長期買不到房而離去,下半年會很麻煩,所以高新區率先動刀。通過儘可能的公平交易,來穩住片區的人氣。

限購區域的膠南片區,非限購區域的膠州、即墨,在下半年都有大量的房子推出來。不管宏觀經濟怎麼走,許多大體量樓盤單單靠炒房客都撐不住。所以,在大家都推低價精裝房的時候,龍湖選擇了毛坯房開盤奪路而出,這是安全而聰明的選擇,但也看出了開發商的態度。

火爆售罄迅速回籠資金,是開發商的選擇。如果蓄客量達不到,平價甚至降價會成為一種趨勢。

但問題是,降價就一定能售罄嗎?

這也是我從年初開始,就反覆提醒你謹慎在這些新區下手的原因。

2018青島樓市的下半場:買房者,從羊腸小道來到十字路口

在上半年戰績不錯的地產商們,不會任由市場惡化下去。下半年的樓市的宣推力度,或許要遠遠高於上半年。我想大家最近通過置業顧問的電話量上,就能感到這一變化。

在大勢不可逆的情況下,心態的博弈,會成為你以什麼價位買房的關鍵。在與許多購房者的交流中,可以感覺他們依然很著急。在焦慮的心態下,搶房的羊腸小道突然變成寬敞的大馬路,你要不要衝線?或者你的羊腸小道還堵著,旁邊突然出現了一條大道,你要不要變道?

不同的人選擇肯定不同。

我想提醒你的是,是我說過很多次的話:如果是剛需族,特別是主城區的剛需族,遇上了位置、價格、戶型都合適的房子,能買就買,因為即使以後平均房價跌了,主城區不一定再有加推;即使主城區有加推,也不一定那麼如你意;即使如你意,你也不一定你能買上。

如果是投資型購房者,不管你是全款還是貸款,都要考慮一個情況,撇去房價的高低,考慮一個最壞的情況:

如果這房子我買了,房子質量特別是精裝出現了問題,有沒有精力去維權?如果長時間沒人租,我扛著貸款和物業費有沒有壓力?如果小區裡無法實現集中供熱和供氣,我自己去住有什麼替代預案?如果房子十年後無人接盤,我可以心平氣和地像看一副名畫、一件首飾那樣去欣賞它?

這些你都OK,並且開發商的人設、戶型、片區未來發展都進行了充分調研,願意買還是可以買的。

而對於絕大多數開發商來說,只有一條路:不管如何造勢,開盤售罄,迅速回籠資金。會不會像上一次調控那樣,在10月中下旬形成促銷的連鎖反應?

沒有剛需外溢的輔城區,大概率。

看完之後,如何買房你有譜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