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典收錄的十種補腎壯陽中成藥

腎主藏精,為人體生長、發育、生殖之源,為生命活動之根,故稱為先天之本。腎精充足,則精力充沛、骨堅齒固、氣血平和、生殖功能旺盛,少生病;腎精不足,則生殖與生命能力低下,青壯年易出現遺精、陽萎、少精、死精或女性月經不調乃至生育能力喪失。肝腎兩虛,精血虧損,不能濡潤滋養毛髮,易引起頭髮乾枯不榮、脫髮或頭髮早白,耳鳴眼花,頻繁如廁、腰痠腿軟,五心煩熱等症狀。

基本上黑色的食品都具有補腎的作用,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海參、黑米、黑糯米、栗子等。其他食物如羊肉、狗肉、鹿肉、麻雀肉、黃鱔、豬肚、牛骨髓、牡蠣、生薑、大蔥、大蒜、韭菜、秋葵、芥子、胡椒、茴香、龍眼、荔枝、蓮子、核桃等也有補腎作用。中藥則可選用溫補腎肝之品,如鹿茸、淫羊藿、海狗腎、蛤蚧、冬蟲夏草、巴戟天、枸杞子、桑椹、肉蓯蓉、海馬、菟絲子、補骨脂、杜仲、紫河車、冬蟲草、人參等。

以下逸仙藥師介紹十種藥典收錄的補腎壯陽中成藥,以供大家參考,注意用藥需辯證論治,同時,這些藥物對於實熱內盛者不宜。

1、三寶膠囊:由人參、鹿茸、當歸、山藥、醋龜甲、砂仁(炒)、山茱萸、靈芝、熟地黃、丹參、五味子、菟絲子(炒)、肉蓯蓉、何首烏、菊花、牡丹皮、赤芍、杜仲、麥冬、澤瀉、玄參組成。益腎填精,養心安神。用於腎精虧虛、心血不足所致的腰痠腿軟、陽痿遺精、頭暈眼花、耳鳴耳聾、心悸失眠,食慾不振。

藥典收錄的十種補腎壯陽中成藥

2、鎖陽固精丸:由鎖陽,肉蓯蓉(蒸),巴戟天(制),補骨脂(鹽炒),菟絲子,杜仲(炭)等24味中藥組成。溫腎固精。用於腎虛滑精,腰膝痠軟,眩暈耳鳴,四肢無力。

藥典收錄的十種補腎壯陽中成藥

3、 全鹿丸:由全鹿幹、鎖陽(酒炒)、黨參、地黃、牛膝、熟地黃、楮實子、菟絲子等32味中藥組成。補腎填精,益氣培元。用於老年陽虛,腰膝痠軟,畏寒肢冷,腎虛尿頻,婦女血虧。孕婦、陰虛火旺者忌服。

藥典收錄的十種補腎壯陽中成藥

藥典收錄的十種補腎壯陽中成藥

5、蛤蚧補腎膠囊:由蛤蚧、淫羊藿、麻雀(幹)、當歸、黃芪、牛膝、枸杞子、鎖陽、黨參、肉蓯蓉、熟地黃、續斷、杜仲、山藥、茯苓、菟絲子、胡蘆巴、狗鞭、鹿茸組成。益腎填精,補血。用於身體虛弱,真元不足,小便頻數。

藥典收錄的十種補腎壯陽中成藥

6、古漢養生精片:由人參、炙黃芪、金櫻子、枸杞子、女貞子(制)、菟絲子、淫羊藿、白芍、炙甘草、炒麥芽、黃精(制)組成。補氣,滋腎,益精。用於氣陰虧虛、腎精不足所致的頭暈、心悸、目眩、耳鳴、健忘、失眠、疲乏無力;更年期綜合徵、病後體虛見上述證候者。


7、蓯蓉益腎顆粒:由五味子(酒制)、肉蓯蓉(酒制)、菟絲子(酒炒)、茯苓、車前子(鹽制)、巴戟天(制)組成。補腎填精。用於腎氣不足,腰膝痠軟,記憶減退,頭暈耳鳴,四肢無力。

8、腎寶片:由淫羊藿、胡蘆巴、金櫻子、熟地黃、補骨脂、蛇床子等22味中藥組成。調和陰陽,溫陽補腎,扶正固本。用於腰腿痠痛,精神不振,夜尿頻多,畏寒怕冷;婦女白帶清稀。

9、強腎片:由鹿茸、山藥、山茱萸、熟地黃、枸杞子、丹參、補骨脂、牡丹皮、桑椹子、益母草、茯苓、澤瀉、杜仲(炙)、人參莖葉總皂苷組成。補腎填精,益氣壯陽,扶正固本。用於腎虛水腫、腰痛、遺精、陽痿、早洩等症。亦可用於屬腎虛證的慢性腎炎和久治不愈的腎盂腎炎。

10、龜鹿補腎丸:由鹽菟絲子、淫羊藿(蒸)、續斷(鹽蒸)、鎖陽(蒸)、狗脊(鹽蒸)、酸棗仁(炒)等16味中藥組成。補腎壯陽,益氣血,壯筋骨,用於腎陽虛所致的身體虛弱、精神疲乏、腰腿痠軟,頭暈目眩、精冷、性慾減退、小便夜多、健忘、失眠。

除了以上介紹中成藥外,藥典收錄的補腎壯陽中成藥還有五子衍宗丸、龜齡集、添精補腎膏、強陽保腎丸、引陽索膠囊、複方玄駒膠囊等,不一一展開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