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難得一份「靜」

人生在世,俗事纏身。為生活而忙碌,為名利而奔逐,再加上紅塵喧囂,安靜、寧靜,就成了一份難得的享受。

很羨慕鄉下老人。冬春時節,農事不忙,他們喜歡籬下閒聊。拿一隻腳凳,坐在籬笆下、南牆根,老棉襖一揣,旱菸袋一端,一袋一袋地抽著。生命裡透著一份從容和瀟灑。

其實,這些人並不富有,可他們懂得順乎自然,順乎性情,不貪婪,不苛求。於是,心中無慾。無慾則心靜,心靜則體閒。說到底,這些人,終是因了心態正,不失真。

人生難得一份“靜”

《菜根譚》的作者洪應明說:“人心多從動處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靜坐,雲興則悠然共逝,雨滴則冷然俱清,鳥啼則欣然而會,花落則瀟然自得。”

心動,則物慾生;物慾生,則心愈難靜;心難靜,則雜念叢生。若然心靜,則自然萬物皆成佳景。看白雲,則白雲悠悠,心亦悠悠;看新雨,則新雨冷然,一派清爽;看花落,則花落瀟然,一派豁達。

求諸文人,似乎尤其需要一份端正的心態,需要一份寧靜的心情。身邊有一幫“文人”,特別喜歡聚會、聚餐。終日呼朋引伴,招飲歡談。餐桌上,更是議論是非,臧否人物。這些人似乎什麼都“能”,就是不能坐下來認真寫文章,不能認真寫出上好的文章。這些人,不是真正的文人。真正的文人,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錢鍾書,博聞強記,聰穎明慧。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沉浸在書山文海之中,爬梳剔抉,聚沙成塔,終成皇皇鉅著《管錐集》。此書,博雅通洽,包羅萬象,淵深似海。陳垣評價清人筆記曰:“清人筆記像奶粉一樣,現代人拿水一衝,衝出一大碗,就是一篇論文。”余英時則拿陳垣的這番話,比之錢鍾書的《管錐集》,誠不虛也。若非有一顆安靜的心,怎會下得如此工夫?又怎會有如此輝煌成就?

晚年的孫犁,深居簡出,粗茶淡飯,以一顆淡定平靜的心,對抗著世俗的喧囂。看看孫犁晚年的那些作品吧,無論是《芸齋小說》,還是《鄉里舊聞》,都散淡得不得了,亦真誠得不得了。

人生難活一份“靜”,誰守住了心中的那份寧靜,誰就心中無礙,處世坦然;誰就生命如水,清澈明淨;誰就光風霽月,萬古清芬;誰就成為君子,就成為賢哲。

人生難得一份“靜”

人生難得一份“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