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福建,中國省級行政區,簡稱“ 閩”。唐開元二十一年,為加強邊防武裝力量,設立福建經略軍使,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福建因此而命名。從名稱上來看,福州與建州,各自為一邊,湊成了當今的福建。

“福”字中福州知名度甚高,然而卻極少人去關注“建”字所代表的建州,與福州一同被用來命名省的城市。一個有著文字記載歷史3000多年,裝著1800多年建縣史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建甌,建州為其古名。

想必許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何建州(今建甌)能與福州,一同作為省的稱謂,出現在歷史記載中,並沿用至今?

從許多方面可以追溯其原因。

1

建甌市:

歷史上的多個

唯一、之一

建甌市(古建州)位於福建省北部,閩江上游。大部分處閩西北中低山丘陵,屬武夷山東延餘脈,東部處閩東山地。為鷲峰山西坡。松溪、南浦溪匯入建溪流貫中部。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東漢建安元年時,置建安縣,駐地今建甌,是"福建"歷史上最早設置的五個縣之一;五代晉天福八年(公元943年),王延政以建州(今建甌)建國,國號“大殷”,建立“殷國”,定都建州;宋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改建州為建寧府,是福建歷史上最早設置的府。

等等諸如此類,都說明了在福建區域的歷史上,建甌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歷史文化,古代發達的政治經濟等方面,被當時的執政者所看重。

2

建甌市:

產出各領域人才

“可繞地球一圈”

一個地方的建設與發展,自然是離不開人才的運用,建甌也是如此。近兩千年以來,建甌憑藉其獨特的山水和優秀的文化,養育了一方人才。在文學、政治、歷史等諸多方面,建甌人都有著極為輝煌的成就。

建甌,歷代為郡、州、府、路、道治所和閩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名聞天下的建盞、建茶、北苑御茶(皇帝專用)、建本均產於舊建州轄區。出過1154 名進士、3名狀元、10名宰輔大臣,是福建歷史上出進士最多的縣。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朱熹畫像)

建甌詩詞在清中後期將“賦比興”看成是“詩學之正源、法度之準則”,在當時文壇產生很大影響;南唐時王感化進奏《水調詞》,使得《福建通志》破格為其首立《伶官傳》;北宋徐兢須臾畫成的《平遠山水圖》,藏家視其畫為上乘寶物;宋金書法名人吳激,因得其岳父米芾筆意,寫行書尤具晉風。

除此之外,建甌有儒家學問的集大成者,宋代理學家朱熹成長於建甌;有史稱“三楊輔政”之一,“揮斤遊刃,遇事立斷”堪比唐代姚崇的政治家楊榮。還有歷史學家袁樞、音韻學家吳域、外交家徐競、文學家吳激、現代革命先驅楊峻德等等一些名垂青史的人物。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通鑑紀事本末》袁樞撰)

3

建甌市:

美人畫中行,

醉了,醉了

建甌既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便有與之相對應的美景。歷史人文與自然景觀的相互交融,展現出建甌作為與福州齊名的底氣。

辰山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辰山位於建甌市東部的東遊鎮與水源鄉交界處。系鷲峰山脈西支,東臨屏南,南朝古田,為建甌諸山之冠,"四大天柱"之首,有"辰山拱北斗"之稱。

東嶽廟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東嶽廟位於福建建甌市城東2公里白鶴山麓,佔地2660平方米,是目前福建省為數不多的古代道教建築之一,其主體建築“聖帝殿”的規模、形制以及文物價值為省內僅見。

萬木林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萬木林始建於元朝末年,在福建省建甌市房道鄉漈村與上庠村交界處,距城關約35公里,是解放後我國第一批公佈的重點自然保護區之一。

光孝禪寺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光孝禪寺位於城南的光孝寺始建於公元558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是聞名中外的八閩十方叢林之一。大雄寶殿為重簷歇山頂,金箔貼身的大佛為閩北禪寺之最。

建寧府孔廟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建寧府孔廟位於福建省建甌城關倉長路,坐北朝南。始建於宋寶元年間,幾經毀圮重建。

這等美景,讓身在建甌畫中人的李剛、陸游、辛棄疾等大詩人對其讚賞有加。

世界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更是在《馬可波羅行記》裡寫到“該城範圍相當大,有三座很美麗的橋,長100步以上,寬約9步。這地方的女人美麗標緻,過著安逸奢華的生活。”

“這裡盛產生絲,並且織成不同種類的綢緞。棉布是由五顏六色的棉紗織成的,行銷蠻子省各個地方。居民經營廣泛的商業,並向外地輸出大量的生薑和高良薑。”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建甌在古時候就懂得栽桑養蠶,在元代已盛產絲綢,絲紡織品已負盛名。《羅敷行》裡採桑的羅敷,使得“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莫不是建甌美人的寫照?

4

建甌市:

小吃之多

一篇文章裝不下

一個城市最令人久久回味的,往往是不經意間從舌尖爽到心頭兒的那個特殊味道。

經過千年的發展,建甌人在吃這件事情上,充分發揮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會吃。遍佈全城的小吃,是他們在歲月靜好中的一種幸福享受,更是我們開拓味蕾邊界的好地方。

豆漿粉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對建甌人來說,早晨常常是從一碗豆漿粉開始,一大碗豆漿粉,加足蔥姜和老酒,泡上油餅,連粉帶湯熱呼呼地吃下去,額頭微微冒汗,才算滿血復活。

建甌板鴨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建甌板鴨是福建建甌傳統的特色產品,它制工精細,風味獨特,是建甌人民逢年過節,酒宴待客的必備佳品。

扁肉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如果前一天喝多了,吃膩了,就來一晚像蘭花似地飄在骨頭湯上的扁肉,清清淡淡,溫溫柔柔地安撫你的胃。

建甌芋餃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芋餃在建甌那可是人人稱讚的一道美食,方言也叫“嘎啦賊”。一碗炒芋餃,一碗排骨湯芋餃絕對能讓你吃完回味無窮。

建甌粉丸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在建甌,主要以稻米為主食,而粉條也是飯菜雙兼的食品,是一道別具地方風味的家常菜。每逢佳節,有空的人家都會左粉丸來吃,意寓閤家團圓的意思。

建甌薄餅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建甌使中國的竹子之鄉,竹子多筍自然就多,薄餅就是筍類小吃的代表之一,薄餅是由麵粉漿糊出來的一層薄薄的餅,再配上炒好的餡,美味無窮。

建甌鍋邊糊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鍋邊糊也是建甌當地的一種美味小吃,在建甌的早餐店裡可吃到。它的材料包括米漿,海蠣,花蛤,香菇,胡蘿蔔,白菜等等煮制而成,味道十分的鮮美。

建甌光餅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壓軸出場的是建甌光餅,它可以說是赫赫有名了。餅質色美,味香,鹹,脆嚼後又覺得有甜味,且用料講究,是建甌男女老少都愛吃的佳品,告訴你一個真理,光餅一定要趁熱吃。

4

小結

建甌,從古到今,從福建重鎮建州到享譽中華的理學聖地再到如今的恬靜縣城。千百年來,人才輩出,隨著時代而浪起沉浮,輝煌過,也失落過,卻給福建留下了燦爛輝煌的文化遺產——理學。這就是建甌為什麼作為福建“半壁江山”的底蘊所在,在新時代的道路上,悠久的歷史文化將推動著建甌再次走向輝煌。

建甌憑什麼被稱作福建的“半壁江山”?

新縣誌,用全新視角帶你領略中國各個縣的風土人情,

帶你探索中國未現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