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的大型陸基雷達性能如何?生存能力怎麼樣?

邵金明

臺灣的AN FPS-132鋪路爪為X波段雷達,其陣面的T/R組件單元約有2677個,正常工作頻率為420 - 450 MHz,理論上鋪路爪能探測5000公里外的一平方米目標,要是東亞上空的導彈測試的高度比較高,它幾乎都能看到。所以這玩意比部署在韓國的薩德系統的AN/TPY-2雷達還要強一些。本來也沒啥突然性,早期預警的問題,美帝早就靠衛星解決了,通過解算彈道就知道你的打擊目標了。不過這些雷達靠前部署,一個是平時蒐集數據,另外一個是對跟蹤、解算彈道有幫助,更有利於攔截。




不過臺灣的鋪路爪唯一的缺點就是不配攔截彈,通俗的說法就好比一把狙擊槍光有望遠鏡而沒有子彈。因為這一點要考慮到周邊地區的反應,如果標配攔截彈那就屬於第二次“古巴導彈危機”性質的事件了。當然臺灣這部大型陸基預警雷達在戰時的生存能力肯定很差,特別是它天生需要面對的強大對手,即使拿整個臺灣島的防空系統來護衛,其在首輪定點清除目標的打擊中也會被精確敲掉,這也是放任它成型部署的原因之一。臺灣的一些軍事專家總喜歡在電視節目中拿鋪路爪來吹噓,這一點非常幼稚。




梁無咎

問題所指一定是2012年建成的AN/FPS-115“鋪路爪”遠程預警雷達吧?現建在新竹縣的樂山山頂之上,當時花了18億美金,美國雷神公司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傑作,一時高興,說什麼,“能夠發現3000公里上飛行的高爾夫球”,對此簡氏有報道,運行了不到一年,由於大陸在福建惠安的反制,基本喪失了窺探能力。嘻嘻,當年的估計,可為防空部隊提供至少七分鐘的預警時間,現在成為黔之驢,這還是兩岸相安無事的情況下,

這要在戰時,無論硬摧毀,還是軟殺傷,這種大傢伙定然第一時間即被摧毀,根本無路可逃,所以生存能力根本不具。這只是一個方面,壓制其指揮中心,通訊樞紐,使其無法發揮作用,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臺灣就那點地方,可以纖毫畢現,去年大陸民營網站一張圖,把臺灣99%的軍事力量全部標註上去,可見一切藏不住。何況這種體積龐大的雷達呢?即便有防空,像東風-11這樣的導彈多有子彈頭,防不勝防是個事,根本招架不住。

強網已成。不只“鋪路爪”,經過幾十年建設,現有13處防空警戒雷達站,有對1平米探測距離320千米的HADR(HR—3000)新型三座標多功能遠程防空警戒雷達2部,有探測距離370千米的AN/FPS—117遠程防空警戒雷達7部,有探測距離450千米的AN/TPS-77三維固態雷達4部,此外還有3部AN/MPN—14K空中交通控制雷達等,以及移動式雷達近百部,雷達部署密密匝匝,堪謂十分嚴密,以此為基礎,構築了天網和強網,以Link16無縫鏈接,不謂不處心積慮,可同時顯示600餘批目標,並引導150批飛機攔截作戰,眼睛明亮,導彈也多,世上部署最密集的地區,活像一隻大刺蝟,遍地都是導彈,倒處都是雷達,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現代化的對空情報保障體系,從外到內構築起三道防空警戒線。

無法逃脫。我們熟知那一哲理笑話,楚國有人同時以售矛和盾,是盾皆有其缺陷,一個狹窄的地域和空間,佈署這麼多空情防範設施和裝備,難以措手足,我們不說矛之銳利,單講固若金湯,或防禦性主動攻擊,如何呢?畢竟太大了有人預判,徹底被洗白,也只在半小時之內,多處重要節點如蛇之七寸,再深的地下設施亦難逃鑽地彈的反覆攻擊,打擊手段多樣,空中電子干擾機全壓制,小島快遞全覆蓋,還有大量的五代反輻射導彈如雨,無人機如蝗,如泰山壓頂一般,不容眨一下眼睛,徒忽嗬嗬,根本難以扭轉,要在縱深太小難以周旋,海底的電纜早已被標註,通信終端已經被鎖定,無法展開,迅雷不及掩耳,如悲摧的宿命咒語,世間焉有啃不動的骨頭?只能作為被動的一方,一切無法預料和掌握。

盲人瞎馬。夜半臨池,有多少寓言故事,成為絕妙的諷刺,所以熟知這些故事,不只是常識,也成為智慧。如數典忘祖,如沐猴而冠,猴子撈月,蚍蜉撼樹等等,還有無數民間熟語,馬瘦不長毛長云云,有時自己說著說著就想笑,所有的技術裝備,都是人的發明,有意思的是,有些人的腦袋總被這些死東西所左右,所左右的結果也是可以想見的。藏之九地,可動於九天,時勢如昨一樣古老,佈局如新正不見智慧,貼子的最後,這是魂舞大漠所說的一點苦口之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