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名院士、25名國家千人專家赴瀘!

11名院士,25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2名省千人計劃專家……7月6日,中國瀘州人才發展大會院士暨“千人計劃”專家座談會在瀘州召開,專家們組成頂尖智囊團,如何吸引人才入瀘建言獻策。

11名院士、25名國家千人專家赴瀘!

院士們咋個說?

引才在“引”,更在於“育”

@中國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學藥學院教授姚新生:只有將軍的團隊,是打不了仗的。引才,單個引入領軍人物,如何發揮作用?錢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讓人才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和機會。不然的話,引入了,留不住,導致人才流來流去。引進要與培養相結合,要以培養為主,引入後也要進一步培養,這樣才能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現代臨床解剖學奠基人、南方醫科大學教授鍾世鎮:瀘州是國內唯一的國家固態釀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也是全國16個大化工基地和14個精細化工基地之一,具備發展醫藥健康產業的優勢基礎。在瀘州市既有的釀造和化工研究優勢上,還應創新驅動,在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帶來強有力的支撐力。圍繞打造川、滇、黔、渝生物醫藥產業投資首選提,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加快構建現代醫藥產業體系。

@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發動機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陳懋章:一年前,我第一次來瀘州,航空產業基本是空白,但今天,北航、航天科工31所、航空工業601所等大批高校和科研院所進駐瀘州,形成了從新材料、高端加工製造、新型動力研發、科學實驗研究以及無人機等產品製造生產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瀘州作為新興的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基地,發展速度令人感嘆! 我願意將瀘州給我的津貼拿出來,並從我的工資積蓄中作出相應捐獻作為基金,鼓勵到瀘州工作、並做出重要成績的年輕人。

@奧地利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榮譽院長楊永斌:我想提三點具體建議,一是人才發展應具國際化視野,瀘州地處內陸,更應加大宣傳,大膽走出去;二是人才發展應注重引和育兩方面,更多人在重視“引”,但長久之計在於“育”;三是人才工作競爭上,差異化非常重要,應突出瀘州產業特色、品牌特色、行業特色,比如世界級白酒產業基地,國家重要食品工業基地、清潔能源生產基地、國家工程機械生產基地等。

11名院士、25名國家千人專家赴瀘!

11名院士、25名國家千人專家赴瀘!

政府咋個做?

圍繞產業、平臺、獎勵、服務、基金5大關鍵詞 “優化”酒城人才新政

當院士們為如何引才紛紛建言獻策時,瀘州市的領導班子都在筆記上認真記錄。

字裡行間,“招才引智”早已成為瀘州市的重要議程。實際上,早在去年4月,瀘州出臺“1+N”酒城人才新政,圍繞產業、教育、衛生、文體等不同領域人才提供相應政策。

座談會上,瀘州市政府稱下一步將從五個關鍵詞,對“1+N”酒城人才新政進行優化提升。

第一個關鍵詞,鎖定“產業”。突出產業發展招才引智,立足於服務白酒、機械、能源、化工等特色產業發展,服務電子信息、航空航天、高端裝備製造、現代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推進“麒麟計劃”“菁苗計劃”“紅鷗計劃”“歸雁計劃”“工匠計劃”5大工程,加強創新創業項目扶持。

第二個關鍵詞,聚焦“平臺”。加快人才集聚載體建設,依託全市“四大園區”,著力搭建園區創新創業平臺。充分發揮西南醫科大學、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以及瀘州老窖、郎酒等高校和企業優勢,實施名校·名院·名企合作,著力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大力支持博士後科研工作建設,吸引各類人才集聚發展。

第三個關鍵詞,聚焦“獎勵”。全面落實人才培育獎勵,在全省率先建立人才分類評價機制,對在瀘州工作的優秀人才,凡入選“千人計劃”等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的,按1:1的比例給予配套資助。設立“酒城友誼獎”、引才“伯樂獎”,對選聘專家和引薦人才給予激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