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綠樹濃蔭,時至小暑。南方地區小暑時平均氣溫為26℃左右,已是盛夏,頗感炎熱,但還未到最熱的時候。常年7月中旬,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可開始出現日平均氣溫高於30℃、日最高氣溫高於35 ℃的集中時段。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小暑前後,華南西部進入暴雨最多季節,常年7、8兩月的暴雨日數可佔全年的75%以上,一般為3天左右。在地勢起伏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發,甚至引起泥石流。

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

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一候溫風至,小暑日後,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二候蟋蟀居宇,五日後,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

三候鷹始鷙,再過五日,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小暑即將進入三伏天,天氣炎熱,人體出汗多,消耗大,養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黃鱔:俗話說,“小暑黃鱔賽人參”,各地經典菜餚幾乎都有以黃鱔為原料的。黃鱔生長在水岸泥窟之中,最滋補、最味美的莫屬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此時用黃鱔滋補能起到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溼、強筋骨的作用。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綠豆芽:炎炎夏日,烹製一道綠豆芽菜餚可以清熱解毒、利尿除溼。同時,綠豆芽的熱量很低,而水分和纖維素含量較高,可促進腸蠕動,具有通便的作用,是人們公認的夏季瘦身佳品。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蓮藕:在夏季空氣乾燥、補水又不足的時候,常吃蓮藕可以涼血、滋陰、清熱。對老年人來說,夏藕更是補養脾胃的好食材。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餃子:“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桃子:桃子味甘酸性平,入肝、大腸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腸通便、平喘的功效,主治胃陰不足、口中乾渴、腸道燥熱、大便乾結難解。另外,鮮桃養人,主要是因桃子性味平和、營養價值高。桃中除了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果酸以及鈣、磷等無機鹽外,它的含鐵量為蘋果和梨的4~6倍。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哈密瓜:

哈密瓜又名香瓜,好吃的哈密瓜是在每年的6月-9月間。哈密瓜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維生素C、鉀元素和β-胡蘿蔔素等成分。同時,哈密瓜的含水量極高,90%都是水,夏季吃哈密瓜有助於補充人體內流失的水分和鉀元素。

炎炎夏季,驕陽普照,地熱蒸騰,正是人體陽氣活動旺盛之時,最好堅持“少動多靜”的原則,到大自然中去,步山徑、撫松竹,還可以在環境清幽的室內讀書習字、品茶吟詩、觀景納涼,運動最好選在早上和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