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美食——農家梅菜扣肉

簡介

梅菜扣肉,以肥而著名。一般第一次品嚐此菜的人,都會因為它的肥膩而止筷。然而當你大膽地咀嚼一塊,滿嘴流油的時候,你會感覺他絕對沒有紅燒肉那麼的肥膩。梅菜吸油,五花肉又會帶著梅菜的清香,梅菜和肥五花肉的搭配真的可以說是合味。

梅菜扣肉,有人把他歸為客家菜,有人把他歸為贛菜,但管他是什麼菜系,它的確是南方有著悠久歷史的一道家常菜。

梅州美食——農家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只是扣肉裡面的一種,比如用普通的菜乾、鹹菜,甚至幹豆角,再甚至可以不放這些配料(比如:東坡肉),但是縱觀這些扣肉的做法,各有各的風味、各有各的特色。但是在民間和飯店製作最多的還是梅菜扣肉。

很多人也許認為梅菜扣肉無非是鹹菜扣肉,其實這沒有錯,但也沒有完全對,梅菜扣肉中使用的梅菜是醃製和曬乾後的梅菜乾,所以梅菜乾是鹹菜大家族裡的一種,而且是鹹菜中的上品。

梅州美食——農家梅菜扣肉

特點:

顏色醬紅油亮,湯汁粘稠鮮美,扣肉整齊隆起,食之軟爛醇香。

歷史文化

梅菜是梅州的特產,在當地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話說中原人南遷從贛南、閩西進入廣東,客家人便開荒耕作,求得生存,當時生活十分貧寒。有個姓盧的娘子正在河邊洗衣,孩兒們飢腸漉漉,哇哇地哭著要吃飯,娘子不禁心酸,悽楚淚珠滾落河中。這時候有個仙女從天而降,安慰了娘子幾句,並拿出一包菜種送予給她,然後抽身前行。盧娘子十分感動,並忙呼:“恩人姓甚名誰,日後好生報答。”仙女笑答:“廣濟蒼生,何勞報答,姓梅是也。”隨即騰雲而去。

梅州美食——農家梅菜扣肉

盧娘子按照梅仙女的指示,回家把菜種種下,不幾天菜種就發芽出葉,到了臘月菜長得又大又肥,採來煮食,鮮甜嫩滑,分外可口,孩子們飽食一頓,喜歡得直蹦跳。親朋好友問及此乃何物,盧夫人道,是梅仙女送的菜種,就叫“梅菜”吧。此後經親朋好友引種,很快在東江流域一帶傳開,廣為種植,從此有了梅菜。這雖是個傳說,但可以看出梅菜有著悠久的歷史。

梅州美食——農家梅菜扣肉

做法

主料:

五花豬肉700克,梅菜100克。

調料:

植物油600克(實耗約60克),大油120克,雞湯100克,溼澱粉10克,白糖20克,醬油30克,蒜茸少量。

梅州美食——農家梅菜扣肉

作法:

1、將肉用湯煲在文火上煮到6~7成熟,取出來。用醬油塗抹上色。

2、炒勺倒入植物油,燒到7~8成熱,把煮好的肉放入,炸到大紅色,撈出來以後,隨即放進清水中漂透(用流動清水漂至沒有浮油為準,這是本菜製作的關鍵環節)。

3、將肉切成長10釐米、厚0.8釐米的大塊薄片,皮向下逐塊拚擺在碗裡。

梅州美食——農家梅菜扣肉

4、將梅菜洗乾淨切碎。炒勺放旺火上倒入大油,爆香蒜茸,下入梅菜、白糖炸勻,取出來放在肉上面。

5、用雞湯、醬油調成汁,倒入肉碗內,上籠屜用旺火蒸40分鐘。

6、倒出原汁,將梅菜扣肉復扣於盤裡。原汁加入溼澱粉勾芡,淋入肉面上即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