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和她的小金庫

老祖宗和她的小金库

老祖宗和她的小金库

《紅樓夢》第一百零七回“散餘資賈母明大義,復世職政老沐天恩”,寫賈府遭查抄後,家裡捉襟見肘,入不敷出,難以為繼。賈政向母親交了家底,他說:“舊庫的銀子早已虛空,不但用盡,外頭還有虧空。……東省的地畝,早已寅年吃了卯年的租兒了,一時也弄不過來。只好盡所有蒙聖恩沒有動的衣服、首飾折變了,給大哥和珍兒作盤費罷了。”深明大義的賈母決定發散餘資,替兒孫打算,幫這個大家庭走出窘境,渡過難關。

賈母叫邢王二夫人同了鴛鴦等開箱倒籠,將做媳婦到如今積攢的東西都拿出來。又叫賈赦、賈政、賈珍等一一的分派,說:“這裡現有的銀子交賈赦三千兩,你拿二千兩去做你的盤費使用,留一千給大太太另用。這三千給珍兒,你只許拿一千去,留下二千交你媳婦過日子。仍舊各自度日,房子是在一處,飯食各自吃罷。四丫頭將來的親事還是我的事。只可憐鳳丫頭操心了一輩子,如今弄得精光,也給他三千兩,叫他自己收著,不許叫璉兒用。如今他還病得神昏氣喪,叫平兒來拿去。這是你祖父留下來的衣服,還有我少年穿的衣服首飾,如今我用不著。男的呢,叫大老爺、珍兒、璉兒、蓉兒拿去分了;女的呢,叫大太太、珍兒媳婦、鳳丫頭拿了分去。這五百兩銀子交給璉兒,明年將林丫頭的棺材送回南去。”分派定了,又叫賈政道:“你說現在還該著人的使用,這是少不得的,你叫拿這金子變賣償還。這是他們鬧掉了我的,你也是我的兒子,我並不偏向,寶玉已經成了家,我剩下這些金銀等物大約還值幾千兩銀子,這是都給寶玉的了。珠兒媳婦向來孝順我,蘭兒也好,我也分給他們些。這便是我的事情完了。”

賈母又道:“我所剩的東西也有限,等我死了,做結果我的使用。下剩的都給伏侍我的丫頭。”【1】

一、一株蔭庇兒孫的老樹

賈母,這位平日裡高高在上、眾人前呼後擁的老祖宗,是怎樣的一位老祖宗呢?遭遇抄家,大難猝然臨之,她沒有恐慌怨嘆,處變不驚,處置果斷,表現出了堅強的性格、出眾的能力。她沒有抱怨指責,而是寬厚仁慈,發散餘資,顧全大局,輕財重義。她分配財物時,兼顧榮寧二府,不因厚薄分彼此,慮事周全,儘量做到公平合理。平日裡,她給了大觀園裡的孩子一個平和美好歡快的世界;災難降臨,她又舒枝展葉,站成一株蔭庇兒孫的老樹。

二、小金庫的庫存與用途

“將做媳婦到如今積攢的東西都拿出來”,賈母的小金庫打開。我們先來看看這小金庫的庫存:現銀,賈赦三千兩、賈珍三千兩、熙鳳三千兩、送黛玉棺材回南五百兩,計九千五百兩;拿金子變賣償還該著人的使用,給寶玉的金銀等物大約值幾千兩,再分給李紈賈蘭一些;再有拿出去分給眾人衣服首飾等物;另有所剩的東西,為自己的後事打算……從數量上計,如果都摺合成銀兩,賈母的小金庫一定有數萬兩之巨。

銀子服飾等物給誰、作何用?賈母一一作出安排。這些銀物能有多大作用,因人而異。

和賈母年齡相仿的劉姥姥,得了銀子後有如下表現。初來賈府打秋風的劉姥姥曾感慨“只要他(二姑太太王夫人)發一點好心,拔一根寒毛比咱們的腰還粗呢”。待聽見王熙鳳說給他二十兩銀子,又喜的眉開眼笑道:“我們也知道艱難的,但只俗語說的:‘瘦死的駱駝比馬還大’呢。憑他怎樣,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們的腰還壯哩。”(第六回)劉姥姥得了二十兩銀子後,更是千恩萬謝。

劉姥姥何以要為二十兩銀子千恩萬謝呢?第三十九回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算過這樣一筆賬:

“這些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錢,五五二兩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兩銀子。阿彌陀佛!這一頓的銀子,夠我們莊家人過一年了。”

試想,二十多兩銀子,夠莊家人過一年了,劉姥姥能不千恩萬謝嗎?與賈母分配時的百兩、千兩為單位相比,二十兩銀子,不就是賈家身上的一根寒毛嗎?

家境貧寒、借錢謀事的賈芸,得了銀子同樣也是感恩戴德。

第二十四回“醉金剛輕財尚義俠,痴女兒遺帕惹相思”中,賈芸為謀差事去舅舅卜世仁家的香料鋪,他說:“有件事求舅舅幫襯:要用冰片、麝香,好歹舅舅每樣賒四兩給我,八月節按數送了銀子來。”不料受了冷眼,遭到搶白,沒吃上飯,也沒借著錢。幸好遇到輕財尚義的醉金剛倪二,幫了他十五兩三錢銀子,買了些冰片、麝香,孝敬了王熙鳳,終於把種花木的差事攬到手。

王熙鳳施捨二十兩銀子給劉姥姥,醉金剛幫襯賈芸十五兩三錢銀子,見出賈府家業之大的同時,又表現了金錢是如此這般影響著人的生態和心態、人的脊樑與尊嚴,也難怪《好了歌》裡唱道“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金錢忘不了”。

三、何以漏了三爺賈環

賈母分配小金庫時,說了賈赦說賈珍,說了鳳姐說賈璉(送黛玉棺材回南),說了寶玉說賈蘭,何以漏了同樣是她孫子的賈環呢?老祖宗賈母也是人,他也有自己的不喜歡。他厚愛寶玉,輕視賈環;她偏心賈政,不喜賈赦。同樣,三爺賈環在小說中表現出種種不良甚至可鄙的行為,似也可以理解了。庶出的身份,受人冷眼和漠視,他要如何獲得尊嚴、如何維護自己的尊嚴呢?賈環、探春、趙姨娘,都那樣的在意自己、那樣的敏感,不都與這種冷眼和漠視有關嗎?在人群中,被忽略的人突出自己的途徑,自尊自愛是一種,比如探春;自輕自賤是一種,三爺賈環就是典型。

老祖宗和她的小金库

四、來處與去處

“白玉為堂金作馬”的賈家,錢從何處來?曰俸祿、曰遺產、曰賞賜、曰贈送賄賂、曰地租、曰高利貸。

這一大把一大把的錢又往哪裡去了?曰營建(如建省親別墅大觀園)、曰請客送禮(如打發太監)、曰喜喪之事(如秦可卿喪事)、曰日常開銷、曰孝敬施捨、曰揮霍……

第四十三回“閒取樂偶攢金慶壽,不了情暫撮土為香”為鳳姐過個生日,共湊了一百五十兩有零。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死金丹獨豔理親喪”為寶玉過生日,丫鬟們湊份子,襲人和晴雯、麝月、秋紋四個人,每人五錢銀子,共是二兩;芳官、碧痕、春燕、四兒四個人,每人三錢銀子:告假的不算,共是三兩二錢銀子。這些都是小錢,至於那些毫不在意、肆意揮霍的錢又該是多少呢?

試看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雙星”中晴雯撕扇一節:

寶玉笑道:“你愛砸就砸。這些東西,原不過是借人所用,你愛這樣,我愛那樣,各有性情。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著玩兒也可以使得,只是別生氣時拿他出氣;就如杯盤,原是盛東西的,你喜歡聽那一聲響,就故意砸了也是使得的,只別在氣頭兒上拿他出氣:這就是愛物了。”

正說著,只見麝月走過來,瞪了一眼,啐道:“少作點孽兒罷!”寶玉趕上來,一把將他手裡的扇子也奪了,遞給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作幾半子。二人都大笑起來。麝月道:“這是怎麼說?拿我的東西開心兒!”寶玉笑道:“你打開扇子匣子揀去,什麼好東西!”麝月道:“既這麼說,就把扇子搬出來,讓他盡力撕不好嗎?”寶玉笑道:“你就搬去。”麝月道:“我可不造這樣孽。他沒折了手,叫他自己搬去。”晴雯笑著,便倚在床上,說道:“我也乏了,明兒再撕罷。”寶玉笑道:“古人云:‘千金難買一笑。’幾把扇子,能值幾何?”

什麼叫“揮金如土”,這就是。富人家的錢哪裡去了?其實就是被這樣“作孽”作掉了,就是被這樣撕扯給“撕”掉了。寶玉已是如此不在意,至於赦、珍、璉、蓉等,更是放辟邪侈,為所欲為,別說小金庫,就是金山銀山,也一定揮霍淨盡,敗壞淨盡的。

五、小金庫解決不了問題

每次讀“賈母散餘資”一回,都會聯想起第五十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時危機四伏的賈府:財務虧空,入不敷出;管理混亂,人浮於事;假公濟私,濫收濫支;家庭失和,內鬥嚴重。我常常自問,探春理家時作了種種努力:嚴明賞罰,秉公執法,蠲免費用,節約開支,實行承包,開闢財源。如果探春的改革能夠堅持,得以推行,這個家族的衰敗是否會延緩,這個家族的中興是否會到來。

如果赦、珍、璉、蓉等賈家子弟還是一如既往地揮霍無度,賈母的小金庫只能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縱然有金山銀山,仍於事無補,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六、家風與國風

一家如此,一國也如此。《中國大歷史》【2】第九章第一節“乾隆時的衰機”中有這樣的文字:

於是吏治大壞。當時發覺的贓吏,贓款動至數十萬,實為前此所未有——不發覺的,還不知凡幾。加以這時候,民間的風氣,也日趨衰侈。看似海內殷富,實則窮困無聊的人,也不知凡幾。內亂之起,就處於必不能免之勢了。

以財政論,乾隆中葉後,國庫的剩餘,有了七千八百萬,也不為不多。然而從乾隆末年亂起以後,國庫的儲蓄,就逐漸消耗。加以康雍時代,吏治清明,一切政治,都費用較少,嘉道以後,情形就大不相同(譬如清初河決一次,所花的錢,不過百餘萬。道、鹹後便動輒千萬)。財政日漸竭蹶,也是清朝由盛而衰的一個大關鍵。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家風國風,密切相關。賈家的衰敗由於奢侈,清王朝的衰敗也是由於奢侈。賈家雖是大時代裡的一個代表,它是最典型的代表;賈母散餘資雖是大合唱中的一支小插曲,它是最響亮動人的一曲。

小泉八雲在《日本與日本人》【3】裡《遠東的將來》中有一些振聾發聵的文字,不知我們是否看到,更不知我們看到了能否記得:

任何民族,不論怎樣的有天才,在生活的競爭上,終必為那有同等悟性而又能過極簡單生活的民族所趕出——直捷的說,趕出這世界。

在將來西方和東方的競爭中,在他們習慣上最忍耐、最經濟、最簡單的民族就必得勝。費用大的民族,結果就要完全消滅。大自然是一個經濟家。伊是不會作錯事的。生存的最適者,就是最能和伊相處,最能滿足於微小的人物。這也就是宇宙的定律。

日本的情形,我想卻有些危險——就是放棄那古舊的、簡單的、健康的、自然的、節儉的、誠實的生活方法的危險。我想日本能保全伊的簡單多少長久,便能強盛多少長久。我想倘使伊採用了外來的奢侈思想,伊就要軟弱。遠東的聖賢——孔子與孟子與佛教的創造者——對於捨棄奢侈,和滿足普通的舒適和心理的快樂,以求真力量真快樂的這種種重要,都曾教訓過。他們的思想,也就是今日西方思想家的思想。

小泉八雲在演講中還反覆論及更聰明更好的人的思想—— “九州精神”。他的結論是:

儀節的簡單和生活的樸實,都是古時熊本的美德。倘使這是真正如此的,那麼我要結論的說,日本將來的偉大,要依賴著九州或熊本精神的保存——對於簡單善良的喜愛,和放辟邪侈的厭惡。

節制和反省是最可貴的理性。接受賈母小金庫餘資的賈家子弟,《紅樓夢》的眾多讀者,如果能想到並重視中外聖賢反覆強調的“九州精神”,如果能認識並反思自己的行為,如果能崇尚那古舊的、簡單的、健康的、自然的、節儉的、誠實的生活方式,就沒有辜負賈母這位“老祖宗”,《紅樓夢》這部“字字看來皆是血”的鉅著就沒有白讀。

註釋:

[1]曹雪芹.紅樓夢【M】.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10.

[2]呂思勉.中國大歷史【M】.湖南文藝出版社,2011.2.

[3]小泉八雲.日本與日本人【M】.北方文藝出版社,2015.2.

附言:

高考前,我把寫的這一篇講給學生聽時,我說,命題人是和老師年齡相仿的人,關於名著,他們心裡有自己的認識和喜愛。去年考賈政,其實是考他們自己;今年呢,就考賈母吧,過了50歲的命題人,對他們的母親一定有別樣的感受。

6月7日,語文考試結束後的那個中午和晚上,班裡同學那個高興勁啊,有幾個孩子說恨不得馬上回來找老師——考的恰好是賈母。真的,教師的幸福莫過於此!

2018江蘇高考文科附加名著簡答題:

《紅樓夢》“散餘資賈母明大義,復世職政老沐天恩”一回中,賈母得知府中庫藏已空、入不敷出的實情後,將自己多年的積蓄拿出來,以渡難關。請結合這一情節,分析賈母的形象特點。(6分)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文藝研究

《文藝研究》雜誌創辦於1979年5月,由文化部主管、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是大型綜合性文藝理論月刊。《文藝研究》以“引領學術潮流,把握學術走向,加強學術交流,擴大學術影響”為辦刊總方針,強調現實性與學術性、前沿性與基礎性、學理與批評的有機統一,提倡中國視野、中國問題、中國氣派,廣泛容納文學、藝術各領域不同觀點、不同方法的優秀研究成果。

媒介之變

從移動互聯網世界的劇烈媒介迭變,觀察未來世界的面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