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讀紅樓」傷探春(外兩篇)

「高中生读红楼」伤探春(外两篇)

「高中生读红楼」伤探春(外两篇)

傷探春

實驗華夏女中 十年級(2)班 丁湛儒

隱藏自己的脆弱,便是堅強。

“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鵝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這是黛玉對探春的第一印象。

而生活中的探春也的確是恬淡大方,素喜闊朗,有智有謀。在抄檢大觀園時,她一巴掌打了王善保家的臉,後又條理清晰地道清厲害,可見她身為女子的自尊自愛與自強。可就是這樣一個奇女子,也有自己的苦楚與無奈。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遞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對於一個家族責任感極強的女孩,看到家族的沒落卻無力挽回應該是什麼心情?在她代管賈府時,免了公子讀書的八兩銀子,還把賈府能空餘的地包給了老婆子,人盡其職,物盡其用。就算探春如此殫精竭慮地開源節流,依然沒有阻止賈府敗落的到來。她是第一個意識到賈府敗落的人,抄檢大觀園時,面對賈府內部的鬥爭,探春痛惜流涕:“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可是古人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呢!”依據判詞最終探春遠嫁,避開了賈府最終的敗落,但她遠在藩國,心裡是否還會想到沒落的家族,想到潦倒的賈府呢?會的,她一定會想到,也一定會為此感到痛心與無奈。

王熙鳳曾說過:“好個三姑娘,我說她不錯。只可惜他命薄,沒託生在太太肚裡。雖然庶出一樣,女兒卻比不得男人,將來攀親時,如今有一種輕狂人,先要打聽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為庶出不要的。”在一個嫡庶之分如此強烈的時代,探春又有多少才華,埋沒在庶女的身份裡?夜深人靜,還是會抱怨上天的不公吧!你應該一定也會偷偷哭泣的吧!可你又能怎麼樣呢?面對欺軟怕硬的勢利小人,你用雷厲風行條理清晰的訓斥樹立威嚴;面對不知分寸自視甚高的奴才,你用一巴掌討回尊嚴。但凡你是個男子,必定出去闖蕩,可見你對庶女身份的厭惡。縱使巾幗不讓鬚眉,奈何巾幗無用武之地啊!

人生中最大的痛莫過於維護不了自己想要維護的人,而自己心中的這個人又不理解自己。探春和趙姨娘恰巧如此。探春雖為趙姨娘所生,卻是王夫人養大的。王夫人看起來慈祥仁義,但看她整治晴雯的手段,何其老辣,有這樣的夫人在,探春若是不表現地忠心些,有好日子過嗎?趙姨娘像探春討銀子時,若是探春當眾承認了她是自己的母親,趙國基是自己的舅舅,就會自貶身價,暗示自己是奴婢中的一分子,她置王夫人於何地,置自己於何地?

當她看到趙姨娘被芳官等人廝打時,她生氣,氣趙姨娘的愚蠢。“耳朵又軟,心裡有沒有算計,這又是那起沒臉面的奴才們挑唆的,做弄出個呆人,替他們出氣。”這是她對趙姨娘的評價,但何嘗不是為趙姨娘開脫呢?可惜良苦用心。

夜裡哭泣的人不希望他人看到自己的脆弱,探春表面溫和大方的性格便是為了掩飾內心深處的苦與累。

在我們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像探春一樣,獨自承受內心的苦楚,把最光鮮的一面展示給世人,執著地維護著那最後一絲尊嚴與希望。

「高中生读红楼」伤探春(外两篇)

魅力探春

實驗華夏女中 十年級(1)班 張飄逸

起初,我們讀《紅樓夢》總是沉浸在寶黛的愛情故事中,喜歡去感受他們的一舉一動、言談舉止間透露著怎樣的感情,想要讀懂他們的心思。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開始理性思考,目光也不僅僅投放在他們身上,尤其這次讀書,我才關注到另一個傳奇的女性。

在大觀園裡,嬌柔的少女中緩緩地走來了一人,她有大丈夫之風,有胭脂本色,一股英爽剛毅之氣在她的身上體現地淋漓盡致,她也不乏女性的娟秀,這便是寶玉同父異母的妹妹——賈探春。

探春第一次出現是在書中的第三回,她給我們的第一眼就是:“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不過,這還只是一點外貌上的印象,作者在隨後的敘述中讓我們看到一個血肉豐滿的賈探春。

探春是個有號召力的才女,最突出的表現在第三十七回中她發起組織“海棠社”,她寫給賈寶玉一封信,信中這樣寫道:“孰謂蓮社之雄才,獨許鬚眉?直以東山之雅會,讓餘脂粉。”令寶玉讚歎到道“倒是三妹妹的高雅”,此外,例如第二十七回探春請寶玉買東西回來,專挑那些樸而不俗、直而不拙的。尤其是在第四十回借劉姥姥的眼,看到她的居所“闊朗”:“三間屋子並不曾間斷,當地放著一張大理石大案,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那一邊設著一個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西牆上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的煙雨圖。”由此可見,探春的確像住處的提名“秋爽齋”一樣是個清新脫俗的女子,有著純淨的心靈。

她的傳奇也絕不止有才且脫俗那麼簡單。在鳳姐小產病倒後,探春便擔當起治理大觀園的任務。讓人們覺得“精細處不讓鳳姐,只不過是言語安靜,性格和順而已。”她雖和鳳姐都有鋒利,但又略有不同,鳳姐的鋒利中滿含殺機,而探春的鋒利中卻見到嚴正。賈家的三姑娘正如興兒所說的那樣:“是朵玫瑰花,又紅又香,只是有刺扎手”。

可就是這麼優秀的女性也有她的軟肋,這就是她的生母。她的生母是趙姨娘,在那個十分看重嫡庶的中國舊社會里,讓她感到壓力十分大,而偏偏趙姨娘又是個卑劣不堪的女人。更重要的是,趙姨娘不但沒有給女兒母親的慈愛,沒有感受到女兒的艱難,還時不時地破壞它,恨不得把探春拉來和她那鄙陋的兒子賈環為黨。趙姨娘成了探春倫理上的母親,自尊上的傷口,道德上的敵人。

探春正是在這種矛盾的環境下生長。探春曾追查過捉弄趙姨娘的人,一方面是越想越氣,一方面又是出於那一點點母女情的嘆息,勸解了趙姨娘一番。由此可以看出探春對趙姨娘不是一點情誼都沒有,母女情在舊社會的嫡庶制度中埋下裂痕,又被自己的自尊心損傷,更被趙姨娘的無恥行徑破壞了。

探春是個自尊心十分強的女孩,在抄撿大觀園時,王善保家的對她不尊重:“一個姑娘家就這樣厲害起來,況且又是庶出的。”於是將探春的衣襟掀起來,說道:“連姑娘身上我都看過了,果真沒有。”這一帶有侮辱性的搜身,使探春怒不可遏,只聽“啪的一聲,王善保家的臉上早著了探春一巴掌”。這一掌,我們也可以深刻看出探春的性格。

探春其實從某些地方非常有現代女性的特色,這可能就是《紅樓夢》的魅力吧,不論時代如何變遷,每個人大概都可以從書中找到熟悉的影子。

「高中生读红楼」伤探春(外两篇)

才情並舉的探春

實驗華夏女中 十年級(2)班 郝江珊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句話既印證了《紅樓夢》這本書是一個悲劇的結局,又恰到好處地刻畫出了曹雪芹自己的心情感受。

這本書裡的女子各有風采、出塵脫俗。尤其一人在我心中留下了不一樣的痕跡,那就是探春。用才情並舉這個詞來形容探春我覺得最適合不過了。她在書中雖不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但卻清新脫俗,別有一番雅緻。

她出場的情節和描寫她的地方並不多,連外貌也只是“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 ,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觀之忘俗”這寥寥一句。但她每次的出場都完美地刻畫了她的人物性格,讓人見之忘俗。

第三十七回,第一次體現了她驚人的領導力、執行力和才幹精明。探春正是第一個提出了建立詩社的創意,她給寶玉和眾姐妹送上了帖子,邀集大家共議。在給寶玉的帖子中,還特別舉出了東晉高僧慧遠之蓮社及謝安邀友集於東山的典故,以為結社之榜樣。但值得注意的是帖中雲:“孰謂蓮社之雄才,獨許鬚眉;直以東山之雅會,讓餘脂粉。”意思是誰說結詩社以展示才華,只能是男子的事,我這裡卻主張我們女子也應有此雅會。我們雖不能說探春是女權主義者,但她不讓鬚眉的剛烈品格,卻是顯而易見的。對探春的創意,寶玉自然“喜得拍手”叫好,而且表示“早就該起個社的”。在探春的號召之下,眾姐妹都熱烈響應,聚會在秋爽齋。探春提出了詩社活動的時間,“一月之中,只可兩三次才好”。又表示“我須得先作個東道主人”,並決定當日就開一社……總之,探春不僅是建立詩社的創意者,也是詩社活動的“決策”者。於是,大觀園中第一個以女詩人為主體的海棠詩社誕生了,而且此後一發而不可收,海棠詩之後,有菊花詩、蘆雪廣即景詩、懷古詩、桃花詩…構成了《紅樓夢》這部交響樂中美好的旋律。而詩社的創建,正是探春一次才華才幹的顯現。

但探春的身份卻只是一個庶出的三小姐,未免在地位上低人一等,這讓王熙鳳都惋惜道:“好!好!好!好個三姑娘!我說他不錯,只可惜他命薄,沒託生在太太肚裡。”王熙鳳很少佩服過誰,即便是男子,也很少有入她的法眼的,而探春只是一個姑娘家,且是庶出,探春之才能由此可見。

而探春的結局,在高鶚續寫的版本里是遠嫁於周瓊之子,大家也對她的結局抱有爭議,那我們如何能得知並推斷出探春的結局呢?我認為,在書中的判詞花籤和一些細節描寫上都暗示了她的結局。首先,判詞的後半句“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瑤”中可以看出她遠嫁的結局。而花簽上寫的“瑤池仙品,日邊紅杏倚雲栽”,包括後面的“得此籤者必得貴婿”,都可以推斷出探春最後的結局大概是遠嫁,成為一個藩王的王妃。此外,我認為與探春最有關係的一樣物品,也就是風箏。文中多次出現了風箏,在太虛幻境中海上之船有放風箏還有泣涕之聲;在元旦猜燈謎時,探春謎語的謎底是風箏;在探春生辰時,探春也放了風箏,並把風箏線剪斷了。這都映射出了探春最後遠嫁的結局。

探春,一個性格鮮明、超凡脫俗的女子在《紅樓夢》中也許沒能留下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但在我的心中,她留下了閃耀且無法磨滅的痕跡。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文藝研究

《文藝研究》雜誌創辦於1979年5月,由文化部主管、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是大型綜合性文藝理論月刊。《文藝研究》以“引領學術潮流,把握學術走向,加強學術交流,擴大學術影響”為辦刊總方針,強調現實性與學術性、前沿性與基礎性、學理與批評的有機統一,提倡中國視野、中國問題、中國氣派,廣泛容納文學、藝術各領域不同觀點、不同方法的優秀研究成果。

媒介之變

從移動互聯網世界的劇烈媒介迭變,觀察未來世界的面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