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湯姆森、蘇聯波波莎和德國mp40,哪個的綜合性能最好?

存在違禁詞

但看作戰性能肯定是波波沙衝鋒槍更好,這款槍結構簡單不僅可靠而且造價很低僅有8美元,比英國司登衝鋒槍還要低1美元,而波波沙的可靠性是家喻戶曉得文化水平不高的蘇聯紅軍都可以很好的掌握它!而司登衝鋒槍易容走火著稱,英軍規定誰拿著司登誰走前邊。

波波沙全名叫做PPSh-41,這款使用7.62mm子彈的槍械在180米以內的精度極高,因此大量蘇聯士兵都把它當做標準槍械使用截止到二戰結束時產量高達600萬支!1943年蘇聯又研發出它的後繼槍型PPSh-43,後者取消了木質槍托等一系列不合人機功能的設計,更加適合步兵使用。波波沙最好的優點就是它的71發彈鼓彈夾設計,這讓它擁有遠比任何衝鋒槍都要好的火力持續性。

而使用11.43mm槍彈的湯姆遜以及使用9mm槍彈的MP-40都存在火力持續性差的問題,湯姆遜在後續改進型號中取消了30~60發彈鼓只保留20發彈夾,而MP-40僅有32發與20發彈夾可供選擇,儘管在底射速模式下它的火力持續性尚且可以被接受,但是這款造價較高的產品始終無法滿足德軍的需求,二戰期間只有大約103萬支MP-40被製造出來,可見造價還是蠻高的。

而湯姆遜更是以價格高昂著稱,據說每一支槍的造價都在209美元以上,後期改進版本的M1湯姆遜造價也在49美元以上,大英帝國為了購買這種強制消耗了自己1\\6的外匯儲備,可見他並不適合大量裝備部隊。


兵器世界

這裡首先要說明一點的是,題目中說的這幾種衝鋒槍,在二戰的時候都是屬於標準的軍用衝鋒槍,跟現在的MP-5和MP-7這類警用衝鋒槍,在設計和使用上有很大差別,這需要按照其軍事用途來區分看待其好壞,而不是單純的技術性能。

三種衝鋒槍中,湯姆森出現的最早,其最早出現在禁酒時代美國的黑幫團伙手中,50發彈鼓帶來的強大火力,不僅可以幫助匪徒們衝出包圍,甚至能壓制警察們。但在其軍用的時候,就暴露出了一系列缺陷,該槍主要零部件使用鑄造加工,這不僅導致其更重,而且價格昂貴,即便是財大氣粗的美軍,也不得不推出更便宜的M-3衝鋒槍來取代。

同樣的MP-40也有這個缺陷,即便是經過改良後就是其造價太高,不適合大批量裝備,尤其是在二戰中後期,對自動武器需求更大的時候。雖然湯姆森和MP-50都已射擊精確著稱,但這不僅導致其加工更復雜,造價更高,而且,對軍用衝鋒槍來說,精確並不是第一要素,衝鋒槍的使用距離都較近,一般不超過50米,這個時候對火力持續能力等的要求更高,湯姆森和MP-40的彈匣供彈量,分別是20發和32發,加之射速較快,很容易就打光。

以這種眼光看,湯姆森和MP-40或許可以裝備警察部隊,但要裝備軍隊,還是波波沙吧,這也是德軍也使用繳獲的波波沙,甚至將其改造為可發射德軍9毫米子彈的原因。


鷹眼防務觀察

蘇軍的波波莎衝鋒槍,被稱為二戰最好的衝鋒槍,在二戰時期可是為蘇聯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是一把巷戰神器,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到處都是掩體,倒塌的房屋,破敗的院牆,還有被打成篩子的士兵,波波莎在這樣的環境下,可以十分有利的利用其高速發射的火力優勢,對敵人進行一番掃射。



波波莎理論上每分鐘可以發出900發子彈,實際操作也不會少多少,所以在近距離槍戰中,它的密集火力是它壓制敵人的重要法寶,雖然精度不高,但是近距離作戰足夠。而m3雖然理論射擊速度比不上波波莎,但是好在射擊時,比較容易控制槍口,所以射擊的穩定性和精度要比波波莎高,所以這一點要強於波波莎。

美軍的m3衝鋒槍生產效率很高,當時美軍設計時,就是以可以批量生產的衝鋒槍為第一目標,所以m3結構簡單,容易量產,但是在第一批投入生產後,陸續出現了卡殼的情況,經過改進後,終於在1943年秋季裝備給了美軍,非常受歡迎,它沒有快慢機,但是完全可以通過扣壓扳機的食指控制單發,所以也不會浪費子。



蘇聯的波波莎衝鋒槍,同樣考慮取代ppd系列複雜結構的槍支,使用了大量的衝壓部件,利於大規模生產,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生產量最大的衝鋒槍,擁有讓人羨慕的木製槍托和散熱管,且部分零件也可以在普通汽車修理廠和操作不熟練的工人生產。



德國MP40是世界上第一支可以摺疊的衝鋒槍,而且還是把鋼鐵和塑料用到一起的衝鋒槍。當然,它也不可避免的要考慮生產成本和生產效率,槍支的分解和結合不需要什麼專門的工具,非常方便,一旦開火,即便是女人也可以很好的控制它的射擊精度,雖然它是劃時代的傑作,但卻並不是一支完美的槍。

美軍的M3衝鋒槍結構簡單質量好,重量小,易於操作,穩定性好,可靠性高,壽命長,而波波莎體積大,彈鼔容量大,射擊速度好,精度不太準。

綜合三種槍,我還是選擇波波莎,雖然它精度欠佳,但是衝鋒槍也不指著它有狙擊槍似的精度,能夠減少換彈時間,壓制住對方火力,所以綜合起來還是波波莎更強。


軍事一點通

綜合來看的話是蘇聯的PPSH-41(波波莎),其次是MP40,最後是湯姆遜。

PPSH-41無愧地是二戰最成功的衝鋒槍,乃至於蘇聯的對手芬蘭人,都扔掉了自己的索米,去仿製PPSH-41的改進型PPSH-43。該槍擁有極佳的生產性,鋼琴廠都可以生產,而且槍械的基本性能也相當不錯。

與MP40,M1928湯姆遜相比,波波莎的單點精度並不高,但是全自動射擊的散佈比M1928更好,火力更強,71發彈鼓的PPSH-41相比30,32發彈匣的另外兩種衝鋒槍有不小的優勢。衝鋒槍作為一種近距離作戰武器,最看重的就是全自動射擊散佈以及火力密集性,在這兩個關鍵參數上表現都相當優異的PPSH-41堪稱一代名槍。

接下來說說MP40。它和PPSH-41一樣,具備極佳的生產性,這是因為MP40在設計上,大多數部件都是衝壓件,整槍並沒有採用什麼複雜的工藝,所以生產性相當好,這一點和後來英國的斯登如出一轍。

MP40的後坐力很小,一方面是因為該槍射速相對較低,另一方面是以內自由槍機的特點,該槍唯一的缺點就是射速相對較低,除此之外不少地方甚至是超過PPSH-41的。

最後說說爛的可以的M1928吧。不誇張的說,M1928這把槍除了好看,真的一無是處。從生產性的角度講,該槍大量採用切削機加工件,生產性非常差,而且因為槍托抵肩位和槍管軸線偏離過大,後坐力相當大,美國人對M1928並不滿意,在對各型衝鋒槍的武器測試中得出的結論是:要是可以應該把這玩意丟了。

甚至在戰鬥評估中,M1928甚至都比不上英國的斯登。當時美國人決定研發一種新的衝鋒槍代替M1928,其產物就是M3黃油槍,然而M3的性能也不完全讓人滿意,最後M3黃油槍沒能在二戰中代替M1928,而M1928在二戰結束後也就匆匆退場了。


貞觀防務

圖為蘇聯波波莎

蘇聯ppsh-41衝鋒槍,又叫波波沙衝鋒槍,是二戰期間前蘇聯軍隊制式輕武器之一,該衝鋒槍在1941年開始裝備蘇聯紅軍部隊,是二戰中蘇軍的絕對主力衝鋒槍。波波沙大部分零部件都採用鋼板衝壓、焊接、鉚接製成,具有結構簡單、加工工藝好、易於大量製造,火力猛烈的優點。波波沙衝鋒槍在150~200米的距離上準確度高,配備71發的彈鼓使得波波沙具有優良的持續火力。在實際的戰鬥中,波波沙可以在5秒內把彈鼓中的71發彈發射出去。

德軍制式的MP38/40衝鋒槍同其相比,儘管其準確性較高,但過於精密的結構使得MP38/40完全不適應俄國嚴寒的氣候,槍栓經常被凍住打不響。較德軍的MP40、美軍的湯姆遜衝鋒槍,波波沙衝鋒槍性能更為優異。

圖為德軍MP40

德軍MP40衝鋒槍,廣泛應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德國軍隊,是性能優良的衝鋒槍。使用9毫米巴拉貝魯姆手槍彈,雖然其射擊精度較高,但射速過慢,火力相對較弱。雖然製造精良,但產量較小。該槍在近戰中,因其射速過慢,供彈具只有32發的彈匣,火力持續能力較弱。

圖為美國湯姆遜衝鋒槍

美國湯姆遜衝鋒槍,射速快適於近戰,但結構複雜、造價昂貴。由於使用切削工藝,生產時間長。與其他同期的衝鋒槍相比,11.43毫米口徑的湯普森衝鋒槍過於沉重、複雜和昂貴。


紫龍防務觀察

第一,波波沙,射速快,壓制能力好,但不容易控制,彈容量高,持續性好,但重量大。堅固耐用,使用簡易,便於維護,方便訓練新兵。結構簡單,工藝要求不高,適合大批量生產。7.62毫米子彈穿透力強,威力基本夠用,體積重量略小,能攜帶更多。

第二,mp40,射速慢,但容易控制,精度高,壓制能力一般,彈容量適中,持續性一般。結構簡單,生產迅速。容易控制使用,方便訓練士兵,人機工程好,使用舒適。9毫米子彈性能均衡,攜帶數量較多,全槍重量輕。

第三,湯姆遜,射速快,壓制能力好,後坐力大不容易控制,加裝彈鼓後彈容量高,但重量大,普通彈匣彈容量小,持續性差。.45子彈威力大射程近,穿透力弱,重量大,攜帶數量少。全槍結構複雜,生產工藝要求較高,難以大規模生產。


武器裝備大雜燴

一句話,各有各的特點和優點,同時也有各自的缺點和不足!

要說資格老,那得說湯姆森衝鋒槍,上世紀二十年代之前就有了,和另外的兩款比起來,換成人類的話,都不屬於一個時代了!

要說三款衝鋒槍中哪一款外觀最美,還得說湯姆森衝鋒槍!

有了美觀的外表,操作的舒適性也決不會太差。美國人一向都喜歡這樣!

二戰爆發後,湯姆森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倒不是價格高的問題,人家老美有的是錢,還在乎這點事!最主要的是工藝技術太過於複雜,前方仗打的如火如荼,你這裡好長時間都生產不出一支來怎麼能行?所以不久就被工藝簡單的M3所取代了!

波波沙衝鋒槍基本上代表了蘇聯式武器的特點,簡單實用、工藝粗糙、火力強、精度差、皮實耐用、易生產。要說美觀,老毛子從來不在乎這些!如同司登衝鋒槍一樣,仗都打到這份上了,蘇聯人還在乎美觀不美觀?又不是拿著它赴情人的約會!

其實真正評價一款衝鋒槍算不算名槍,外表上的美觀不美觀並不能代表它的真正意義,真正代表名槍意義的是它對戰爭做了多大的貢獻。說真的,波波沙的確不負眾望,在蘇德戰場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如同德國的軍服和鋼盔一樣,德國的MP40是既美觀又實用,南斯拉夫電影《橋》和《瓦爾特保工薩拉熱窩》中,這種槍的出鏡率相當高。不過令人費解的是,在所有的電影中,明明有槍托,但卻沒有一個是抵肩射擊。

在當時我還以為就是一種沒有槍托的衝鋒槍呢!

上述三款衝鋒槍,如果一定要我說誰優誰劣的話,的確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這就看你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選用什麼槍的問題!

如果我是一個野戰士兵的話,就選擇波波沙。

如果讓我深入敵後或著城市特工的話,就選擇使用德國的MP3衝鋒槍!

如果讓我給一個首長幹警衛員的話呢!那得說湯姆森了,在孟良崮上的張靈甫師長最後用的就是湯姆森衝鋒槍,連槍的血統都是高貴的,你如果不信的話,給張師長一支波波沙,看他拿不拿?


東西方不敗i

如果要選擇,我選波波沙,

首先,射速決定衝鋒槍的火力密度以及壓制能力。波波沙理論射速900發/分,真可謂潑彈如雨,比MP40兩倍還多。150米內5秒鐘71發或者65發全射,一個德軍步兵排重創。mp40/38理論射速僅僅450發/分,毫無壓制能力,湯姆遜理論射速700發/分也屈居波波沙一位。

從射擊精度來看,採用木質槍托,150米內精準度較高,皮墊緩衝(湯姆遜是木質緩衝;斯登,mp40則是鐵緩衝)。因為畢竟是衝鋒槍實施火力壓制才是關鍵,所以像MP40那種以射擊精度提高,而降低射速,實在違背了衝鋒槍的原則。

但這也減小了MP40後坐力提高了射擊持久性。

從射擊威力看,波波沙發射7.62mm彈,略遜於湯姆遜和MP40;但綜合來說湯姆遜每分700發只在100米內有效壓制,這點不及波波沙。還有生產速度,波波沙在二戰中造了550W只(MP40造了120W,湯姆遜170W)平均每隻波波沙衝鋒槍造價是30$,而湯姆遜造價最高時竟然是209$,即使後期把彈夾換成彈鼓改裝好幾遍,造價仍是波波沙兩倍左右。

所以後期美國還是造了M3蓋德衝鋒槍,英國人粗製濫造的斯登衝鋒槍也才造400W只。


光的塵埃

題目又出現了錯誤!不是“湯姆森”,而是“湯姆遜”!由於發射手槍子彈的所謂“衝鋒槍”這一名詞專用術語,是由美國將軍湯姆遜於1921年提出來的,故此槍就被命名為“湯姆遜衝鋒槍”是也!但是,發明此槍的卻不是湯姆遜,而是美國武器專家佩斯和奧克霍夫,從1921年開始,最早買湯姆遜衝鋒槍的不是軍隊而是海盜,故湯姆遜衝鋒槍曾一度名聲很爛!但是,世界上第一支衝鋒槍卻是意大利輕武器專家列維裡在1915年發明出來的帕洛沙衝鋒槍,但由於這種衝鋒槍釆用機槍腳架、雙彈匣,儘管發射手槍彈,但看起來卻更象機槍!於是,1918年德國武器設計大師希買司在繳獲意軍的帕洛沙基礎上,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衝鋒槍MP18,它採用木槍托、斜彈匣,20發裝,發射巴拉貝魯姆9mm手槍子彈,後來,1928年,又有了改進型MP28,32發彈匣裝,由於這兩款槍的散熱套上都釆用了幾乎一模一樣的多孔散熱,猶如多個槍孔構成的孔花,又因它屬手提式輕機關槍一類,故中國人就給它取了一個十分動聽的名字“花型機關槍”,簡稱“花機關”是也!從紅軍時代到抗日戰爭,紅軍少部分使用了MP18,但在抗日戰爭中,國軍德械師卻更多便用了MP28,這兩款槍看上去外觀大致相同,就猶如MP38和MP40一樣!而在答題中,又有90後自媒體白痴說,山西王閻老七(閻錫山)的兵工廠仿製的山塞版湯姆遜衝鋒槍叫花機關,這就是今天新一代看神劇看多了的後果!神劇中,八路軍和新四軍什麼都敢用:什麼司登、湯姆遜、M3蓋德(黃油槍)、波波沙,54式,甚至五六式等全使上了,日本鬼子不敗那就成悖論了?那麼,這個答題的高人知道什麼叫“花機關”嗎?我想你應該去看一些老電影,如《金沙江畔》等,片中紅軍手上使用的就是德軍MP18歪彈匣衝鋒槍,由於槍管散熱孔由多個小孔洞眼構成,就像多個槍孔形態,故名“花機關”,白軍叫它“手提式機關槍”,忽悠土匪最管火!而在老謀子的《金陵十三釵》中,國軍教導隊手中拿著的就是MP28花機關,看來,張藝謀多少還是請教了歷史軍事專家了!而今天的90後自謀體人,回答前,要去增長點知識再來寫文章,否則又要誤導比你更小的00後了!我想你不至於也讓他們和你一樣變成白痴了吧?而作為二戰中三個交戰國家的湯姆遜、MP40和波波沙三種不同的衝鋒槍,判斷其優秀好壞,應從綜合因素來打分!首先,湯姆遜彈頭稍大一點,槍身結構也很美觀,但由於威力大,後座力也大,不易控制!而MP38/40,是世界上第一支摺疊式衝鋒槍,工藝美觀,釆用世界上第一個左拉拴、右跳槽的結構,一般卡殼率為零,但由於它每分鐘500發的射速,後座力不大,很容易控制,精度很高!但是,實踐證明:在蘇聯冰天雪地中,MP40最容易被凍住,槍栓都拉不開!而波波沙結構簡單,由於槍管釆用了方型散熱孔,便槍的外觀看上去十分的美觀!並且,由於它每分鐘1100發的射速,構成了強大的扇形火力點,儘管威力比MP40大多了,掃射河面濺起的水幕可以看出,但後座力竟然和伯萊達一樣逆天的小,而在三發連射的火力點上竟然能全部命中!抗美援朝時,人們在打掃戰場時發現:美韓士兵屍身上,大多出現了三個點的彈孔,這就證明了志願軍戰士一梭子全打在了敵人身上,沒有出現脫靶現象!最關鍵的一點是,在文獻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攻克柏林時,在冰天雪地中,德國兵手中竟然還持著彈鼓式的波波沙,這就說明在寒冷氣侯下,MP40凍得拉不動槍栓,但波波沙卻能正常使用,說明惡劣環境這一關它算順利通過了!但我需要說明的一點卻是,使用彈鼓和彈匣是兩個不同概念,一個是曲線供彈,一個是直線供彈,卡殼率究竟誰更高?不用我說,你應該比我更清楚了!總而言之,綜合以上原因,我個人認為:從各方面的綜合實力上來判斷,波波沙要比湯姆遜和MP38/40更勝一籌!否則,德國兵為何會捨棄MP40而使用繳獲的波波沙呢?這是為自己在戰場上買一份活命的保單啊!順便糾正一下,波波沙衝鋒槍在1945年結束時,據蘇聯官方統計,不是8OO萬支,而是1000萬支,這是算上1945年下半年生產的總量(希特勒是1945年4月自殺的),和二戰後的甲殼蟲一樣,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產量,沒有之一!


造物主20曹黎明

首先說一下這些衝鋒槍的區別。。

湯姆遜衝鋒槍出現較早,早在一戰結束之後便開始批量生產,而其也是間戰期在美國黑幫的使用下,產生了惡名。雖然其造價昂貴,高達兩百美元,但是其性能優秀,較為堅固,而且射擊精度較高,因此成為了二戰中美軍的主力衝鋒槍之一。其使用的.45手槍彈,殺傷力較強,在擊中敵方人員之後,基本可以使其喪失戰鬥力。但是其較大的缺點在於,由於使用切削工藝,不僅僅生產時間長,而且整體重量較重,對於一些士兵來說使用起來會比較累,在戰爭後期推出了更便宜的M3衝鋒槍。

而MP40衝鋒槍,是二戰中德軍的主力衝鋒槍,使用9毫米巴拉貝魯姆手槍彈,雖然其射擊精度較高,但是其射速過慢,所以導致其火力相對較弱。而且其生產量甚至不如製造較為費時的湯姆遜衝鋒槍,湯姆遜衝鋒槍產量高達170萬支,而MP40總生產量只有120萬支左右,而像MG42都有70萬支的產量。該槍的一個好處在於其槍托可以摺疊,這對於提高射擊精度而言是非常有利的,中距離作戰時,其精度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在常見的近戰中,其射速過慢就是一個致命的缺陷,而且其供彈具只有32發的彈匣,相對於其在東線的主要作戰對手,波波沙衝鋒槍的71發,實在差得太遠。

波波沙衝鋒槍。是二戰中蘇軍的絕對主力衝鋒槍,生產量高達近600萬隻。和莫辛納幹步槍一起構成了蘇軍,步兵火力的基礎。而其生產工藝極為簡易,槍管直接使用步槍的槍管。所以其生產成本和時間成本大為降低,而且其供彈具為71發的彈鼓,再加上極高的射速,在近戰中具有相當的優勢,而這也相當好地彌補了其精度較差的缺陷。此外該槍的可靠性較高,這在實戰中也是極為重要的。

這3款衝鋒槍綜合而言,MP40屬於第三,由於產量太少射速太低,而湯姆遜由於過高的價格以及過重的質量只能位居第二,而波波沙衝鋒槍則由於其較輕的質量,高射速和可靠性,位列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