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大毒梟爲何得以善終:曾擁兵6個師,配蘇聯防空飛彈!

最近緬甸內戰激烈,這場內戰繞不開撣邦地區,當地在緬甸歷史上一直“不服管教”。說起當地的另一個名字,可能就有印象了:金三角。這裡遍佈毒梟和具有分離傾向的民眾,撣邦北部的克欽、東北的果敢都是緬軍難啃的硬骨頭。有必要稍微提一下果敢地區,果敢是滿清後期被割讓給英屬緬甸的,至今也有大量的漢族人,通行漢語。

金三角大毒梟為何得以善終:曾擁兵6個師,配蘇聯防空導彈!

金三角歷史上的一個風雲人物就是在中緬邊境半漢半緬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是上世紀金三角地區最有名的毒梟軍閥,壟斷了金三角百分之70的毒品,還曾經在金三角宣佈成立“撣邦共和國”,和緬甸政府對著幹,埋下了內戰的種子,他就是坤沙!

坤沙是漢人和撣人的混血,原籍廣西,他的漢族姓是張,坤沙是當地語言的名字。他起家居然是因為國民黨殘軍!坤沙年輕的時候由於一次偶然的機遇,投身國民黨殘軍,併成為殘軍中引人注目的優秀士兵。

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派部分國民黨軍隊駐滇,1949年,國民黨投降之後,在雲南境內的國民黨第8軍主力被殲滅,殘餘部隊逃入緬甸境內。隨後,這些逃亡緬甸的殘兵,打出了“中華民國復興部隊”的旗號,李國輝任總指揮兼團長,當時從雲南外逃的散兵、土匪、地主武裝紛紛前來投靠,殘軍很快由一兩千人擴充成為老緬泰邊境地區最大的一股武裝力量。

金三角大毒梟為何得以善終:曾擁兵6個師,配蘇聯防空導彈!

坤沙由於既懂漢語,又懂緬甸語,再加上對金三角地形民風的熟悉,坤沙很快成為國民黨軍隊裡的得力助手,並且擔任一些重要場合的翻譯,儘管這支國民黨部隊是殘兵敗將,但是他們軍事素養和作戰能力並不低,並且先後打敗過緬甸軍隊。身在其中的坤沙簡直如魚得水,學習了許多軍事戰略。

後來,李國輝率部隊撤臺之後,坤沙開始著手在部隊中培植自己的親信,建立以撣族官兵為主體的基本隊伍。在時機成熟的時刻,他帶領著這麼一群自己的親信和數百條槍彈,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國民黨殘兵,自立山頭。

金三角大毒梟為何得以善終:曾擁兵6個師,配蘇聯防空導彈!

國民黨殘軍“以毒養軍,以軍護毒”的生存模式後來被坤沙在自己的部隊中發揮到了極致。

比如說後來坤沙不斷出售毒品為自己提供收入。他旗下“雙獅踏地球”海洛因,一方面臭名昭著,一方面又以其高純度、高價格、易攜帶、易吸食而聞名,其中優秀的產品純度高達99.9%或100%,質量過硬、暢銷全球黑惡勢力。

如果說坤沙剛脫離國民黨殘兵的時候依然是土匪,那麼他的崛起依然和國民黨成員脫不開干係。他提拔了一個黃埔軍校畢業的學員擔任參謀,他叫張蘇泉,是東北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20期,是國民黨特種部隊培養出來的年輕軍官。

國民黨撤退到臺灣之後,張蘇泉奉命前往滇緬地區,訓練撤退到那裡的國軍殘部。後來隨著部分國民黨殘兵,剩下的這群國民黨軍為了生存就幹起了國際僱傭軍的買賣。當時的張蘇泉就在這種情況下遇到了坤沙,從此出任參謀長,開啟了販毒史上的“二張”時代。

金三角大毒梟為何得以善終:曾擁兵6個師,配蘇聯防空導彈!

張蘇泉的到來幫助坤沙建立了軍隊的政治工作制度,培訓且配置了政治督導員,一群土匪武裝開始了正式的軍事化訓練。這個時候的坤沙軍閥,資金和戰鬥力都非常充沛,而且注重文化工作,除了在滿星疊建造工廠生產毒品外,坤沙部隊還收容了一批批撣族難民,並且為他們免費安置土地,發放耕牛和穀物,同時成立了中文學校,聘請中國知青來當老師。

金三角大毒梟為何得以善終:曾擁兵6個師,配蘇聯防空導彈!

在巔峰時期,坤沙擁有6個精銳師,據說還裝備了地對空導彈,從此雄霸金三角。到了90年代前後,羽翼豐滿的坤沙宣佈成立“撣邦共和國”並自任主席,還以撣國主席的名義向聯合國發出信函。

金三角大毒梟為何得以善終:曾擁兵6個師,配蘇聯防空導彈!

坤沙將撣邦“自立為國”的行動,最後在緬甸、美國等國的共同鎮壓下失敗了。1993年11月,緬甸政府軍開始對坤沙武裝發動攻勢,經過三年作戰,1996年1月,坤沙武裝向政府投降,共有1萬士兵向政府軍繳械,交出了6000餘件輕重武器,甚至包括蘇制的便攜式地對空導彈。坤沙隨後被緬甸政府軟禁於仰光,2007年因病去世。這塊地區的分離思潮一發不可收拾,很多當地人都不承認自己是緬甸的一部分。所以撣邦至今仍是緬甸的心腹大患,導致戰亂不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