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大毒枭为何得以善终:曾拥兵6个师,配苏联防空导弹!

最近缅甸内战激烈,这场内战绕不开掸邦地区,当地在缅甸历史上一直“不服管教”。说起当地的另一个名字,可能就有印象了:金三角。这里遍布毒枭和具有分离倾向的民众,掸邦北部的克钦、东北的果敢都是缅军难啃的硬骨头。有必要稍微提一下果敢地区,果敢是满清后期被割让给英属缅甸的,至今也有大量的汉族人,通行汉语。

金三角大毒枭为何得以善终:曾拥兵6个师,配苏联防空导弹!

金三角历史上的一个风云人物就是在中缅边境半汉半缅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是上世纪金三角地区最有名的毒枭军阀,垄断了金三角百分之70的毒品,还曾经在金三角宣布成立“掸邦共和国”,和缅甸政府对着干,埋下了内战的种子,他就是坤沙!

坤沙是汉人和掸人的混血,原籍广西,他的汉族姓是张,坤沙是当地语言的名字。他起家居然是因为国民党残军!坤沙年轻的时候由于一次偶然的机遇,投身国民党残军,并成为残军中引人注目的优秀士兵。

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派部分国民党军队驻滇,1949年,国民党投降之后,在云南境内的国民党第8军主力被歼灭,残余部队逃入缅甸境内。随后,这些逃亡缅甸的残兵,打出了“中华民国复兴部队”的旗号,李国辉任总指挥兼团长,当时从云南外逃的散兵、土匪、地主武装纷纷前来投靠,残军很快由一两千人扩充成为老缅泰边境地区最大的一股武装力量。

金三角大毒枭为何得以善终:曾拥兵6个师,配苏联防空导弹!

坤沙由于既懂汉语,又懂缅甸语,再加上对金三角地形民风的熟悉,坤沙很快成为国民党军队里的得力助手,并且担任一些重要场合的翻译,尽管这支国民党部队是残兵败将,但是他们军事素养和作战能力并不低,并且先后打败过缅甸军队。身在其中的坤沙简直如鱼得水,学习了许多军事战略。

后来,李国辉率部队撤台之后,坤沙开始着手在部队中培植自己的亲信,建立以掸族官兵为主体的基本队伍。在时机成熟的时刻,他带领着这么一群自己的亲信和数百条枪弹,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国民党残兵,自立山头。

金三角大毒枭为何得以善终:曾拥兵6个师,配苏联防空导弹!

国民党残军“以毒养军,以军护毒”的生存模式后来被坤沙在自己的部队中发挥到了极致。

比如说后来坤沙不断出售毒品为自己提供收入。他旗下“双狮踏地球”海洛因,一方面臭名昭著,一方面又以其高纯度、高价格、易携带、易吸食而闻名,其中优秀的产品纯度高达99.9%或100%,质量过硬、畅销全球黑恶势力。

如果说坤沙刚脱离国民党残兵的时候依然是土匪,那么他的崛起依然和国民党成员脱不开干系。他提拔了一个黄埔军校毕业的学员担任参谋,他叫张苏泉,是东北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20期,是国民党特种部队培养出来的年轻军官。

国民党撤退到台湾之后,张苏泉奉命前往滇缅地区,训练撤退到那里的国军残部。后来随着部分国民党残兵,剩下的这群国民党军为了生存就干起了国际雇佣军的买卖。当时的张苏泉就在这种情况下遇到了坤沙,从此出任参谋长,开启了贩毒史上的“二张”时代。

金三角大毒枭为何得以善终:曾拥兵6个师,配苏联防空导弹!

张苏泉的到来帮助坤沙建立了军队的政治工作制度,培训且配置了政治督导员,一群土匪武装开始了正式的军事化训练。这个时候的坤沙军阀,资金和战斗力都非常充沛,而且注重文化工作,除了在满星叠建造工厂生产毒品外,坤沙部队还收容了一批批掸族难民,并且为他们免费安置土地,发放耕牛和谷物,同时成立了中文学校,聘请中国知青来当老师。

金三角大毒枭为何得以善终:曾拥兵6个师,配苏联防空导弹!

在巅峰时期,坤沙拥有6个精锐师,据说还装备了地对空导弹,从此雄霸金三角。到了90年代前后,羽翼丰满的坤沙宣布成立“掸邦共和国”并自任主席,还以掸国主席的名义向联合国发出信函。

金三角大毒枭为何得以善终:曾拥兵6个师,配苏联防空导弹!

坤沙将掸邦“自立为国”的行动,最后在缅甸、美国等国的共同镇压下失败了。1993年11月,缅甸政府军开始对坤沙武装发动攻势,经过三年作战,1996年1月,坤沙武装向政府投降,共有1万士兵向政府军缴械,交出了6000余件轻重武器,甚至包括苏制的便携式地对空导弹。坤沙随后被缅甸政府软禁于仰光,2007年因病去世。这块地区的分离思潮一发不可收拾,很多当地人都不承认自己是缅甸的一部分。所以掸邦至今仍是缅甸的心腹大患,导致战乱不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