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大投资的超级大片,他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公司破产

拍电影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它可以让人赚的盆满钵满,也可以让人一夜之间赔的倾家荡产,当然抱有钱有点脏要洗一下这样特殊目的不算。

有一种大投资的超级大片,他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公司破产

尤其是一些抱有大野心、巨额投资的商业大片,一不小心就可能拉着整个公司陪葬。

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影史上那些巨额投资最终惨败而归,甚至导致整家电影公司破产的案例。

《埃及艳后》

被称为“史上最赔钱的电影”,上世纪60年代由福克斯投资拍摄的彩色史诗巨片,场面宏大,演员演技也不差,但四个小时的片长让大多数昏昏欲睡,最终票房惨败,令福克斯濒临破产。

以及伊丽莎白泰勒在影片中埃及艳后的扮相真的美。

有一种大投资的超级大片,他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公司破产

《割喉岛》

一部很纯粹的海盗片,拍摄于1995年,要说影片质量其实并不比同类型的《加勒比海盗》系列差,甚至《加勒比海盗》有部分场景还借鉴了一下这部影片。

不过这部投资9200万美金的大片最终票房收入仅有1000万,最终让影片的制作公司卡洛克营业关门大吉。

有一种大投资的超级大片,他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公司破产

《最终幻想》

《最终幻想》作为世界知名的游戏大IP,自然会想着拍摄电影变现,也是这么做的,只可惜投资1.37亿的《最终幻想》最终票房止步于3210万,最终票房大卖也变成了幻想。而这部影片的失败导致东家不得不卖掉分公司来填补因为投资电影造成的窟窿。

有一种大投资的超级大片,他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公司破产

《珍珠港》

2001年的超级战争大片,投资了2.4个亿最终票房却只有1.6亿,最后导致迪士尼的制片主席引咎辞职。


有一种大投资的超级大片,他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公司破产

《风语者》

这是吴宇森在好莱坞打出一片天后首部执导的史诗级超级大片,故事聚焦二战时期塞班岛,男主启用当时还不是“烂片之王”的尼古拉斯凯奇。整部影片预算高达1.15亿美金,拍摄过程就是两个字烧钱,最后据说实际成本接近2亿。

然而最终上映后,北美票房四千多万,全球票房也不过七千多万。

影片票房惨败导致投资方米高梅股价大跌,高层引咎辞职,而三年后,米高梅被索尼买下了。

有一种大投资的超级大片,他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公司破产

《黑金》

喜欢港台电影的观众想必不会陌生这部影片,影片聚焦台湾政治选举,两大影帝梁家辉和刘德华在片中都贡献了不俗的演技。尤其是梁家辉饰演的黑帮大哥周朝先一句“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更是称为其银幕经典形象。


有一种大投资的超级大片,他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公司破产

但最终这部投资6000万港币的电影因为同期遭遇了《泰坦尼克号》,票房被严重稀释,最后票房不过区区一千万,可以说是亏到底朝天。也正是因为这部影片的失败,导演麦当雄最后弃影从商。有一种大投资的超级大片,他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公司破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