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一家三扣被蜱蟲咬傷,兩人身亡,被蜱蟲咬傷後的死亡率到底有多高呢?

周秦帆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每年春夏時節,總有一種名叫“蜱”的小蟲子掀起大風浪,從南到北,無不讓人“談蜱色變”。這裡的“蜱”便是蜱蟲,有的地方稱之為“草爬子”。隨著氣溫升高,蜱蟲開始進入活躍期了,市民外出遊玩要警惕被蜱蟲咬傷!

這個“奪命”的“蜱”到底是一種什麼蟲子呢?

蜱蟲,俗稱草爬子,還叫壁蝨、扁蝨、狗豆子等,是寄生在家畜、鼠類等體表的一種節肢動物。它呈紅褐色或灰褐色,長卵圓形,背腹扁平,體型大小不等,從芝麻粒大到米粒大的都有。可以寄生在動物身上,也可附著在草上,可叮人、吸血。雌蟲吸飽血膨脹後形狀如同蓖麻籽。蜱蟲並不像蚊子那樣叮咬後就會離開寄主,進食快速。而是先依附在寄主身上,一直在幾天甚至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慢慢進食。

被蜱蟲咬傷有什麼嚴重的後果?

1.一隻小小的蜱蟲攜帶上百種病原

已知蜱可攜帶83種病毒、17種迴歸熱螺旋體、14種細菌、32種原蟲,其中大多數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獸共患病。即人獸都可傳染的病原體。傳染病有蘇格蘭腦炎、蜱傳回歸熱、人埃立克體病、蜱癱、波瓦桑腦炎、鈕釦熱、昆士蘭蜱傳斑疹傷寒、凱薩努森林病、顎木斯克出血熱、落基山斑點熱、陣發性立克次體病、人巴貝蟲病、北亞蜱媒斑點熱、森林腦炎、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Q熱、土拉弗氏菌病、萊姆病。

2.繼發性感染

人被蜱蟲叮咬吸血時,通常是無痛感的,所以多數情況下並不知道自己“中招”了。被叮咬後會出現局部充血、水腫,急性炎症反應,還可引起繼發性感染。

3.蜱咬熱

在被叮咬後1~2天,患者出現畏寒、發熱、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等全身症狀。

4.蜱癱瘓

由於蜱蟲在叮刺吸血過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經毒素導致人體運動性纖維的傳導障礙,致使肌肉麻痺,甚至會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

5.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

野生蜱蟲可以引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體溫多在38℃以上,重者持續高熱,可達40℃以上,部分病例熱程可長達10天以上。伴乏力、明顯納差、噁心、嘔吐等。

被蜱蟲咬了,強行拔除或拍死是很危險的!

蜱蟲並不像蚊子那樣叮咬後離開寄主或是快速進食。蜱蟲依附在寄主身上,在從幾天到許多天的一段時期內慢慢進食。一旦蜱蟲找到一個適合進食的地方,它會抓緊寄主的皮膚,將身體傾斜45到60度,開始將一對螯肢切入寄主的皮膚。觸鬚貼在皮膚表面。螯肢和口下板刺入皮膚後,它們會被浸在由蜱蟲分泌的粘合劑中。粘合劑的作用是在蜱蟲進食的過程中支撐固定口器。蜱蟲幼蟲和若蟲的口器很小,刺入的不深,引起的寄主的反應比較輕微。硬蜱成蟲和花蜱的口器較長,能夠到達皮下組織,並引起較大反應,使蜱蟲難以去除。口器的插入通常需要10到30分鐘,但可能會需要更長時間(1到2個小時)。對正在進食的蜱蟲的反應,會讓人看起來整個蜱蟲都埋入皮膚了,但實際上只有細小的口器插入了皮膚。

此時硬拽除了拽傷皮膚,還可能讓蜱蟲的口器折斷在皮膚裡,同時會刺激蜱蟲分泌更多攜帶病原體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而且蜱蟲可傳播多種傳染病,拍死後容易感染病毒。

發現蜱蟲怎麼處理?

若發現有蜱已叮咬甚至鑽入皮膚,千萬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也不可用手拍打或擠死蟲子。

1.可用酒精塗在蜱身上,使蜱頭部放鬆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出蜱。

2.可用菸頭、香頭輕輕燙蜱露在體外的部分,使其頭部自行慢慢退出。燙蜱時要注意安全。取出後,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

注意:蜱蟲主要棲息在草地、樹林裡。夏天就要到了,出外遊玩的時候最好穿上長衣長褲,光滑、緊口、淺色的衣服可以防護蜱蟲。如果人體有露出部位,應噴塗驅蚊液,避免在野外長時間坐臥。外出遊玩歸來後要及時洗澡、更衣,防止把蜱蟲帶回家。

蜱常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外出後回家要仔細查看這些部位。


百科名醫

蜱蟲,是一種對人危害極高的害蟲,其經常蟄伏在草叢和植物上,也有一些寄存與動物皮毛上。蜱蟲大小和黃豆差不多。但別看這麼小,其體內含有一種致命的病毒,叫做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病毒,人一旦收到這種病毒的傳染,就會出現發熱症狀,並且體內的血小板會減少,嚴重的會引發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據瞭解,蜱蟲致人死亡的概率高達百分之百分之十五。

人們之所以常常在夏天聽到蜱蟲,是因為蜱蟲病高發期在夏季。夏天是蜱蟲繁殖的高峰期,而夏天人們穿著清涼,有喜歡在戶外勞作和活動,所以感染蜱蟲病的概率就很高。

應對蜱蟲叮咬最關鍵的一步就是預防。具體的做法就是做好個人保護。應當儘量避免在草地和樹林當中待得太久。還有確實要在這種地方待,則需要穿上長袖長褲,儘可能不讓自己的皮膚漏在外面。另外還要經常檢查衣物和皮膚上有沒有附著蜱蟲,如果確有,千萬不要用手拔它,而是找一個鑷子把它捏下來再作進一步處理。

還有一點也要注意:如果家裡有寵物,則需要定期對寵物進行清潔和檢查。


環球網

最近,一則全家三口被蜱蟲咬傷,兩人喪命的新聞又上了各大網站的頭條,每年這個時候,因為這個小小的“蜱蟲”,都會有致人重病甚至死亡的報道出現,那麼對於這個“蜱蟲”,到底有什麼危險,應該如何防護和處理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蜱蟲及其危害性簡介

蜱蟲,又叫壁蝨,是一種蟄伏在淺山丘陵草叢植物中,或寄居於宿主上的一種致病性昆蟲。蜱蟲的種類繁多,全世界發現的超過800種以上,其中絕大多數是“硬蜱”,還有少數是“軟蜱”,這主要取決於他們背部是否有硬硬的“盾板”,有的就是硬蜱,沒有的屬於軟蜱。

蜱蟲的習性就是“吸血”,而在吸血的過程中,蜱蟲會傳播病毒,這就是小小的蜱蟲為什麼有時候會致人死亡的原因。蜱蟲身上攜帶的病毒種類很多,舉個例子來說,蜱蟲身上可能會攜帶一種“漢坦病毒”,這種病毒屬於一種出血熱病毒,可以引起急性腎綜合徵出血熱,以及漢坦病毒肺綜合徵,這兩種疾病都是發病急,可致人死亡的疾病。

對於漢坦病毒引起的疾病,在我國常見的是急性腎綜合徵出血熱,這種疾病起病急,一般伴有40℃左右高熱,還會出現眼眶痛、頭痛、腰痛的“三痛”症狀,重症者伴有咳血、嘔血、血尿等出血現象,一般可形成多系統損害,多於發病6~9天死亡。

如何預防蜱蟲叮咬

蜱蟲有這麼大的危害,如何預防蜱蟲叮咬呢?主要還是避開蜱蟲的活動區,夏季,白天是蜱蟲咬人的高危時間,蜱蟲通常活動在茂密的森林,草地中,在都市、大型公園等一般罕見,不必過分擔心,因此,在夏季,應儘量避免在未開發的風景區,草叢茂密的森林野地久坐,以免被蜱蟲咬傷,另一方面,野外遊玩時,建議選擇長袖長褲,並扎進袖口褲腳,裸露的皮膚可塗抹防蚊蟲的藥膏,以減少蜱蟲叮咬的幾率,野外歸來後,應儘快的處理衣物,洗澡,以免把蜱蟲帶回家,咬傷家人。


蜱蟲咬傷後如何處理


李藥師談健康

蜱蟲是一種很可怕的生物,很多人、畜都是因為蜱蟲而喪生的。

蜱蟲

它主要藏在海拔較低、潮溼的灌木叢中,伺機等待獵物現身。不管是人類還是動物,只要經過,無一倖免。不吸血的時候小不點,一吸血就膨脹了。

最關鍵的是,你不能強行將其拔出身體外,若是如此,會斷掉它的頭,頭部留在身體內,那就是感染了,有的人就因為這個感染送命了。


蜱蟲之所以這麼危險,因為它本身攜帶了很多病原體,這些病原體在蜱蟲體內可以共生,不傷害寄主,但到了人畜體內就不行了,人畜沒有免疫力,那就等於崩潰的堤壩,一發不可收拾了。



遇到這樣的怎麼辦呢?

第一、用酒精浸泡受傷的部位,這樣蜱蟲一般會自行脫貨。

第二、若是上述行為無效,用火燒蜱蟲的肚子,肯定會脫落了。


切記,千萬別拔出來,尤其是有些見不得蟲的女士。看到自己的寵物受傷了,就想救命,可惜最後害了它們。


老王偵查記

蜱蟲在我們這兒叫雉雞蝨子。被盯著以後痛癢難耐。我記得小時候上山被叮過。拔的時候小心翼翼。不能有響動。要突然之間下狠手。連帶頭直接拔出來。否則這個頭就會留在肉裡。需要拿刀挑出來。

以前上山經常會有人被叮咬。雖然創口很難癒合 也很遭罪。但不至於像現在一樣會鬧出人命。

蜱蟲種類較多。主要分硬蜱蟲和軟蜱蟲。

蜱蟲叮咬主要是病毒感染。蜱蟲內有一種病毒叫新型布尼亞病毒。也叫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病毒。這種病毒不是每一個蜱蟲都攜帶。只有攜帶該病毒的蜱蟲叮咬才會傳播給人。引發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

筆者很多年以前在南方曾經看到媒體有報道有市民被蜱蟲叮咬發熱。但是不是這種病記不清楚了。

這種病具有一定潛伏期。快者2、3天發病。長的一個月。

因為病毒入侵。血小板減少。最後會出現多功能器官衰竭而死亡。

一旦被蜱蟲叮咬 最好是儘快就醫。不要拖延。尤其是出現發熱。畏寒。乏力。噁心 嘔吐等症狀更應該及時就醫。並告訴醫生曾經被蜱蟲叮咬。讓醫生儘快制定救治方案。


杜坤維

1.什麼是蜱蟲?


蜱蟲是一種吸血的寄生蟲,又名壁蝨、扁蝨,我們這裡都管它叫草爬子,通常出現在草叢裡,灌木叢,森林,草原都是它們的“棲息地”,僅有火柴頭大小,不吸血時為米粒大小,吸血飽和後有指甲蓋大小,是一種高危的寄生蟲,能夠引發人類殘疾和死亡。





2.蜱蟲危害

蜱蟲叮咬後注入一種可能引起局部刺激或溫和過敏反應的毒素,能夠引起大腦受損和死亡,若蜱蟲鑽入人體需及時取出。如果當時沒有取出來,輕一點的,遇陰雨天氣,患者便瘙癢難耐,嚴重的便高燒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發森林腦炎。




3.如何防治?


1.儘量避免去灌木叢和草原,這裡是蜱蟲的棲息地,可在草少的地方行走。


2.如果說非要去這些地方,那麼請穿上長袖並且把褲腿也綁緊。


3.亮色和淺色的衣服可以讓蜱蟲“無所遁形”。


4.回到家中抖落抖落自己的衣服,防治攜帶蜱蟲回來,一定要看仔細


5.裸露的皮膚塗上避蚊胺的驅蟲劑塗,能夠有效的預防。






4.被叮咬後如何救治?



注:如果被蜱蟲叮咬後伴有發熱等疑似症狀和體徵,應及時就醫,不可延誤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