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實重在提升決策力和執行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決策部署開局之年,更加需要全體黨員增強狠抓落實本領。狠抓落實,必須找準切入點,開展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抓住老百姓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

如何找到抓落實的切入點?

習近平總書記把一般號召和具體指導結合起來,不僅提出“圍繞全面從嚴治黨問題,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需要解決的問題,圍繞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的攻堅戰,圍繞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問題,圍繞改革穩定發展問題”抓落實,而且給出抓落實的方法——開展調查研究,找準抓落實的突破口。

開展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找準抓落實的切入點和突破口,要重點圍繞兩個方面下功夫:一是抓住老百姓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提升決策力;二是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升執行力。通過提升決策力和執行力,做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領導幹部提升決策力,要在四方面下功夫:

一是明確方向。抓落實,首先要明瞭抓落實的正確方向。方向對,工作才有準頭;方向錯,就會南轅北轍,乾的越多,錯的越多。明瞭正確方向,要準確理解把握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把自己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做到學懂弄通做實,使中央精神與本職工作有機結合,真正做好決策工作。

二是定下目標。抓落實,要知道領導工作的目標是什麼,具體該做什麼事。既要有長遠目標,又要有階段目標;既要有整體目標,又要有個體目標。定下目標的過程就是把正確的方向轉化為實際的決策部署的過程。領導幹部既要給黨員群眾指明方向,又要明確目標,讓大家有奔頭,有幹勁。

三是重在創新。知道該做什麼是抓落實的基本要求,懂得如何幹好是抓落實的關鍵。如何把中央的精神和本地的工作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創造性地幹好,領導幹部必須心中有數。要通過在決策過程中的實踐創新,切實增強創新能力,找準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迅速打開工作局面,勇闖新路。

四是遵循規律。狠抓落實,不能脫離實際,必須遵循客觀規律。領導幹部決策的目標和創新不能隨心所欲,更不能拍腦袋做決策,必須把握科學發展的規律,遵循和運用規律。

抓落實,一靠決策,二靠執行。黨員領導幹部提升執行力也有四個重點:

一是依法執行。執行決策最基本的要求是,執行過程中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照法律規定去執行。黨員領導幹部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全面依法治國。在明確標準、確定規矩後,帶頭依法執行,確保執行過程遵守法定內容、法定主體、法定程序和法治方式,並承擔相應的法治責任。

二是帶動幹部群眾落實。領導幹部抓落實,不僅是自己去落實,更重要的是帶領幹部群眾一起去落實。這就要調動群眾意願、激發群眾熱情、提高群眾能力,這就要求領導幹部瞭解群眾的優勢與需求,做好政策的宣傳解釋工作,發揮榜樣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疏導好群眾的心理情緒,從而提高幹部群眾抓落實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是做好督查。要注重在落實過程中對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的督查。沒有狠抓落實的督查,就沒有執行的實效。對領導幹部來說,抓落實就要善於督查、敢於督查,既要抓領導、抓幹部,又要督任務、督進度、督結果,把督查和解決問題結合起來,把督查和問責結合起來。

四是避免執行中的風險。抓落實要有底線思維,做最壞打算,爭取最好結果,切實避免執行中可能存在的風險。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實現目標,問題可能越突出,風險可能越大。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提前備好應對之策。領導幹部要多考慮執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困難和風險,健全各方面風險預判機制和防控機制,提高工作預見性、科學性,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要“每臨大事有靜氣”,勇於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及時果斷處理各種複雜矛盾。領導幹部有定力、有預案,就能帶領幹部群眾在關鍵時刻保持冷靜和理智,從容應對,化危為機,推動工作順利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