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李安的「教子良方」:不教他「孝順」,只教他這件事

導演李安的“教子良方”:不教他“孝順”,只教他這件事

“孝順”已經過時了,太多人仍然在恪守

有個遠房表妹跟我講了這樣一件事:

她公婆在她家裡小住了一段時間,她家有個八歲的女兒,平時也算挺有禮貌的,但有一次女兒因為做不出來一道數學題有點著急,彼時爺爺正在尋問她一件什麼事,她有點不耐煩,隨口說了句“我正忙著呢”。

爺爺就不幹了,直接拿起她手掌大小的銷筆刀狠狠摔在地上,幾乎是咆嘯著罵孫女:“你還來勁了,你爸爸和你姑姑小時候從來沒對我這麼不敬過,一個小丫頭片子都敢登鼻子上臉了!”

在另一個房間裡的表妹聽見她公公的罵聲,趕緊跑到女兒的房間,一眼便看到嚇壞了的女兒正坐在椅子裡抹眼淚。然後公公向她訴說了整件事,最後以一句這樣的話作為結尾:“怎麼能光生不教育呢,孩子不孝順,就是廢物,就是白生了!”

表妹特別無語,事後她跟她老公講這件事,她老公基本抱著“和稀泥”的態度,哼哼哈哈就過去了。而她也不知道該怎麼去安慰或者“教育”女兒。

導演李安的“教子良方”:不教他“孝順”,只教他這件事

這讓我想到李安在拍攝完《喜宴》之後接受採訪,談到父子關係時說的一段話,他說:

孩子與父母的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要製造一個階級觀念;你一定要小的服從大的,但每個人都一個個體,你要尊重他,他的性向、愛好,他的任何東西你都要尊重他、接受他,這是和平相處的一個基本準則;我覺得“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當然跟中國人講,可能幾百年都講不過去……

孝道是國人恪守的倫理之一,既便是現在,也有太多人認為“百善孝為先”。古代“二十四孝”中有一個故事是《埋兒奉母》,說有一個叫郭巨的人,父親死後他將家產分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自侍奉母親,後來生有一男孩,他因為家庭貧困擔心供養不好母親,便打算把兒子埋了省出口糧去供養母親。

在現代人看來,這麼一個講如何孝順的故事,聽起來是那麼驚悚。

于丹曾說過:愛是下行的。如果一個人不能也不會愛護孩子,那麼TA對父母的愛會是真正的愛嗎?也許叫“壓抑”更合適。

其實,“孝順”如果行得通,愛是必可不少的一環。即是說如果你能真正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他們尊重你、理解你,使你感受到莫大的支持,你則很願意去回報,且不求回報。這種孝順不用去宣揚,自然而然就發生了,就像植物從土裡長出來一樣。

導演李安的“教子良方”:不教他“孝順”,只教他這件事

什麼情況下才要去宣揚孝順是一種美德呢?是在沒有愛卻要求回報愛的情況下。

試想當你擁有一對索求無度、控制、自戀的父母時,你才不願意發自內心地去善待他們。缺了愛的孝順不過是一種強制,沒有人願意被強制著做某些事,這樣就好像對方贏了,而你則輸得很慘。

導演李安的“教子良方”:不教他“孝順”,只教他這件事

說出愛的,不如感受到的愛

孩子有沒有愛,首先取決於TA從父母那裡得到了多少愛,即TA能感知到多少愛

父母總是聲稱“我是愛你的”,但對孩子來說,TA能不能感受得到,這是個問題。說白了,就是你們之間有沒有情感的流動。

讓我們獲益匪淺並身體力行的,絕對不是父母或老師告訴我們的道理,而是那些流經我們心靈的東西,它會變成我們身體的一部分。

每個人都有情感,但如果不表達,就是一潭死水,給人的感覺是隔離或壓抑。只有讓它流動起來,人與人的關係才是充滿生機的,自然很容易做到理解與尊重,寬容與支持。

導演李安的“教子良方”:不教他“孝順”,只教他這件事

我有個開診所的朋友,平時鬧個小毛病我們都喜歡去她那裡。有一次她對我講,她老公和前妻生的女兒來家裡,說要看望父親,帶了一些名貴的茶業和保健品。她老公說:“怎麼沒有安溪的鐵觀音啊?”還說:“我從來不用保健品。”朋友聽了趕緊過來打圓場:“你心疼你爸的身體,你爸心疼你亂花錢,他其實高興著呢!”女兒走後,她又對她老公講:

你閨女來看你,無論給你買什麼,無論你喜不喜歡,你不僅要收著,還得表達感激。你這麼冷漠、挑剔,人家以後就不來了,你不相當於沒這個閨女嗎?

朋友的睿智可見一斑。

睿智是和高情商聯繫在一起的,高情商的人幾乎無一例外屬於情感的流通能力非常發達的。這在她與青春期兒子的互動中也足以體現得出來。

她開診所每天忙著腳踢後腦勺,有時她回家後兒子已經睡了,兒子想見她就得去診所。有一次正好我在,她兒子進門後就坐在沙發裡玩手機,她只抬頭看了一眼。片刻之後她忙完手裡的活兒才奔去兒子身邊,帶著輕鬆愉悅的口氣說:“寶兒,好幾天沒見你了,快讓我看看!”那種神情沒有寵溺,只有想念;沒有淡漠,只有好奇。

有人說過,如果你愛一個人,你給TA最好的禮物就是對TA充滿興趣與好奇。

一個青春期的男孩與他母親之間的關係,能夠處於一個恰好的平衡位置,既不遠也不近,既不糾纏也可以親密,正是體現了真正的愛的作用。

導演李安的“教子良方”:不教他“孝順”,只教他這件事

孩子會不會愛,還要取決於父母給了TA多少“邊界”

沒有邊界感的孩子都是憤怒的,且容易懷有敵意。但這個憤怒只是表象,被掩藏起來的更深的情緒則是恐懼。

一個充滿憤怒與恐懼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的,無論愛父母還是愛他人。

導演李安的“教子良方”:不教他“孝順”,只教他這件事

我有個來訪者,家庭條件好、工作體面、長相姣美、老公和孩子也都稱心如意。但她總感覺不舒服,認為生活充滿了陷阱。有一次她說到,她特別害怕媽媽罵她不孝。當媽媽指責她不孝的時候,基本是鼻子一把淚一把,鬧得左鄰右舍都能聽見。她一方面覺得憤怒,一方面又有深深的愧疚。

我說:“你媽媽覺得你對她非常不好!”

這位來訪者的情緒就上來了,她氣呼呼地說:“我就是不願意讓她高興。”

在我看來這是個非常好的回答,因為這裡面一定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我們一起去探索。

她接下來這樣說:

我如果讓她高興了,她就變成了“無底洞”,比如她平時總罵我不愛收拾房間,我覺得該打掃的時候就打掃一下,她也不見得有多高興,還會變本加厲地對我說:“既然你把自己的臥室打掃了,就再去搞一下客廳,客廳弄完還有廚房!”她從來沒有想過我生完孩子腰不好,幹活時間長了腰特別疼,再說我還有一堆事沒做完呢。怎麼別人家的父母都能替孩子著想,我媽卻這樣使喚我!

她使用了“無底洞”一詞,這個比喻真是特別形象,“不知道哪裡才是頭”這樣一種感覺不正是恐懼的最好表達嗎?

導演李安的“教子良方”:不教他“孝順”,只教他這件事

當父母沒有邊界的時候,很容易使孩子變得沒有邊界。這時父母會過多侵入孩子的領地,孩子不舒服卻無處可躲,只能憤怒地攻擊;更為嚴重的後果則是,孩子學不會怎樣去爭取自己的權利以及拒絕不喜歡的東西。

沒有合適的邊界感的孩子永遠學不會跟父母好好說話,假如父母希望家庭和睦,就只能把倫理搬出來,即:你要孝順,你要服從,你要討好,我並不管你受了多少委屈,存著多少憤怒。

何必呢?為了自己能擁有一個滿意人生,父母們不如放過孩子!

導演李安的“教子良方”:不教他“孝順”,只教他這件事

父母怎樣做才是合適的

  • 給出愛。

主要是說在情感上給予積極反饋,類似於這樣的話“我知道你很難過,想哭就哭吧”,“我也有受挫的時候,那時候我在學校的大操場上喊了一個小時”,“我剛才罵你了,我想了想不是因為你不對,而是因為你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我感到很害怕”,其中的情感流通力是很強大的,人是有情感的高級動物,如果說食物是供給身體能量的來源,那麼情感則是供給心理能量的來源。

  • 給出邊界。

當父母遵守自己的邊界時,孩子也慢慢建立了TA自己的邊界,有邊界才有安全。具體說則是,孩子的事情父母不要越俎代庖;不要一廂情願地相信“孩子太弱,沒有能力承擔”,這不過是父母自己的弱小向外的投射;

父母的事情比如夫妻關係,不要將孩子扯進來;也不要製造內疚,很多事情無論對於父母還是孩子來說,做了就做了,錯了就錯了,不要覺得“我怎樣怎樣對不起孩子”或“孩子怎樣怎樣對不起我”,被內疚牽扯的孩子是不能騰出精力去發展自己的。

在沙盤遊戲中,它的原則是“自由受保護”,即是說在某個範圍內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離開“範圍”,自由也就不存在。其實愛也一樣,沒有規則的愛只會帶來憤怒與恐懼。

當父母們給出愛與邊界時,既便你對孩子毫無所求,你也會收穫一個“孝順”的孩子。但那已經不叫“孝順”,而是“TA願意愛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