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繪畫和雕塑中,爲什麼總是以人或人體爲主要內容呢?

藝術就是謊言

這個問題提的確實好,藝術是人創作的,自然喜歡反應自身的生活,所以這是為什麼歐洲美術以人為主要內容。西方美術喜歡錶現人體卻是一大特色。我們今天就以古典美術兩個典型時期來試著分析一下,探索其中的原因。

首先我們進入西方藝術的早期,古希臘與古羅馬美術。這時期的作品以雕塑為主。古希臘和古羅馬對神有著瘋狂的崇拜,大型的神廟數不勝數。這時就需要大量的雕塑去填充這些神廟。所以這個時期的雕塑有很多神像。那為什麼人體在此時很流行。其實也是源於神的崇拜。其實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神和人在任何方面都是一樣的。人和神具有同樣的外形,神也有凡人的七情六慾。唯一不同的是神有超強的力量。所以他們對神的崇拜也是對力量的崇拜。所以在做神像的時候他們把神做格外健美,充滿了力量感。這種風氣也反應在社會生活上,他們同樣崇拜擁有和神一樣充滿力量的健康的人體。認為這是最美的形象。加上希臘氣候溫和,風氣開放。所以人體雕塑大量出現。在大量的創作中古希臘雕塑家發現了人體的黃金比例,為後世藝術創作中人體美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標準和典範。《米洛斯的維納斯》、《擲鐵餅者》、《拉奧孔》成為這個時期人體雕塑的代表。而歐洲美術也是從古希臘古羅馬吸取養分,也就吸收了這種風氣。
《米洛斯的維納斯》



《拉奧孔》


《擲鐵餅者》

古希臘文明沒落後人體繪畫也是沒落了的。因為中世紀的歐洲神權至上,這時的基督教宣揚的禁慾思想是不允許描繪人體的。直到文藝復興時期。

中世紀的繪畫無論思想還是技巧都是退步的

到文藝復興時期,文藝復興運動高舉著人文主義的大旗。號召藝術迴歸古希臘古羅馬時期。怎麼去鼓吹人文主義?依然離不開對人本身的讚美,對人的生活的歌頌。歐洲人開始自我覺醒自我肯定。加上科學的興起,人更加渴望瞭解自己,解剖學開始出現並應用到了美術上。對對藝術家對人體的塑造提供了更加堅實的基礎。這時期美術除了題材更豐富,簡直就是古希臘美術加強版。古希臘的風格風靡歐洲。在米開朗琪羅的作品《末日審判》中就因為出現的裸體太多教皇產生了意見。米開朗其羅諷刺的說:“在末日審判的時候,他竟然還在關心有沒穿衣服!”


達芬奇的人體解剖手稿

《大衛》 米開朗琪羅
《春》


波提切利

文藝復興後這種形式一直在歐洲產生了持續的影響,就產生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現象。


朱鐵平

這是一個很棒的問題!

它可能會作為我們所有中國人接觸西方藝術的疑點。

在我年幼剛開始學習畫畫時,是看到西方名畫畫冊裡中一幅幅豐滿的裸女,不由的臉紅耳赤,心想著西方人為什麼愛畫些這東西?我也問過很多老師,但是給我的答案都沒什麼說服力。比如西方比較開放,西方藝術其實就是享樂工具,藝術家比較風流,西方崇尚人文主義等等(人文和一具具裸體有什麼關係?我當時就十分不解。)




但對這個問題給我的疑惑在我讀研究生的仔細攻讀西方藝術史的時候才逐漸解決。解決的過程十分漫長和困難,而得到的答案也不是一言兩語就能解釋。為什麼呢?

因為答案就是一部完整的西方藝術史。

有人覺這個答案是在坑爹,但是這的確是良心回答,我儘量以簡練的語言講給大家,也可以說是提煉一下西方藝術史的內容大綱,也想讓大家以科學嚴謹的態度來了解一下絢爛無比的西方藝術史。

首先,這個問題的內部其實包涵一個隱藏詞彙,寫實一詞,所以問題應該這樣問,西方藝術為什麼總以寫實的人體為主要內容?注意寫實兩個字,如果沒有這兩個字,我們看到的可能就不是我們熟悉的西方藝術。因為我們很難看到藝術中人和人體。







這些看起來僵硬呆板的藝術與我們普遍認識的西方藝術有一定不同,這些表現宗教題材的藝術稱作為希伯來藝術(具體歷史這裡不做描述)它和古希臘藝術一樣,二者同是是西方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不被我們熟知的一部分。

希伯來藝術就不以寫實風格的人和人體作為主要內容,藝術家甚至不想費心思去刻畫,就連宗教人物的容貌和軀體也草草了事,我們甚至可以用拙劣來形容。而它熱衷於表達的是那些人物周圍的平面的,抽象的極為奢華繁雜的甚至神經質的裝飾紋樣。這種藝術形式是中世紀的主流藝術形式。時至今日在歐洲也有很大影響力。

但到了14世紀,藝術發生了劇變。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文藝復興,簡單說是逐漸摒棄了希伯來藝術形式,立志復興一種失傳近500年的古老藝術,即古希臘藝術。





文藝復興與原來一樣表現宗教題材,但僵硬拙劣的人物和華麗的裝飾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逼真的人體與自然之美。科學與理性逐步取代上帝,以人為本人權逐步取代至高無上的神權,當時藝術家即科學家,藝術家刻畫的不是神的奢華廟宇與神蹟傳說,而是自然的規律與肌肉的解剖。這與英勇善戰崇尚自然的古希臘人的想法不謀而合,當時藝術即科學,科學即藝術。這是西方人以復興古典藝術之名,實為思想解放與意識革命的運動。下圖為達芬奇的筆記與哥白尼繪畫。




這場運動決定了幾乎所有西方人以古希臘文明作為西方文明的根基,也決定了西方的藝術走向與審美基礎。所以西方古典藝術中的主要表現內容就是科學和理性,即寫實主義和自然主義,即人與人體。


所以說在文藝復興以後的出現的任何藝術風格,巴洛克,洛可可浪漫主義等等都沒有脫離文藝復興時所規劃的藝術框架,所以人和人體自然作為西方藝術的主要內容了。這樣一直持續到了現代藝術的來臨之際。

西方人眼中人體的美感就和中國人眼中書法的美感一樣,相互理解起來都有些困難和距離,但藝術沒有高低俗雅之分,互相尊重與包容即可。


畫學家

非常感謝題主發現並提出這個問題,希望回答的還不算晚!

西方的藝術作品中為何多以人物、人體為主要內容?我們就以文藝復興那段時期作為依據,來說一下為何多以人體為主!

雕塑《斷臂維納斯》▼


大家都知道,文藝復興時期在歐洲藝術文化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藝復興起源於意大利,但是大家知道為何叫做“文藝復興”嗎?

其實準確的說,文藝復興並不是真正的“復興”,而是指思想的解放,那麼到底解放什麼樣的思想?這和藝術中多以人體為主有什麼關係?

油畫《維納斯的誕生》▼


從11世紀以後,歐洲經過了希臘、羅馬繁盛時期之後,又經過了黑暗時期,這時候人們生活開始得到改善,誕生了一批新的資本主義階層和思想!這些人反對以天主教為主的宗教在精神上的壓迫,嚮往新思想、新自由,尤其是隨著工業的發展,誕生了大航海時代,各種文化開始衝突、碰撞,更加加劇了人們對自由的渴望!

雕塑《哀悼基督》▼


說到這裡還沒說這和人體藝術有什麼關係,別急,馬上就到了。剛才說了,當時的宗教壓迫非常厲害!所有的文藝都向宗教服務,其中當然也包括繪畫和雕塑。而宗教的根本是《聖經》,體現宗教文化主要就是體現裡面的各種故事,神的形象!

宗教繪畫▼

可以說人物繪畫和雕塑就是長期以來的傳統,

原本就是以人物為主,因為裡面體現的基本上都是宗教故事!到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們開始反對這種精神壓迫,紛紛使用新的藝術形式來表現新宗教故事,不論是方式還是繪畫技巧,都有著新的改變,尤其是人物裸體的大量出現。

藝術家們在反對這種精神壓迫的時候,用的還是宗教故事,只不過是一種全新的形象,這對後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雕塑《大衛》▼

所以說對於這個問題,你只需要瞭解一下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歷史就能夠明白為何繪畫、雕塑多以人物和人體為主了!


萬物皆明

我前幾天回答過類似的問題,分別從古希臘歷史與西方藝術發展源流上做過探討。在此,借回答本題的機會,將之前的想法進行下梳理和補充,與大家分享交流。

古希臘獨特的歷史環境和文化基因,使其藝術形式更加推崇對人體的表現,而這一傳統又在文藝復興時期再次得到了發展和突破。

古希臘並非一個統一的國家,始終是以鬆散的城邦聯盟的形式存在。由於缺乏一個強有力的政權進行統治,使得各城邦之間保持了相對的自由和民主。同樣,也正是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作為強有力的後盾,使得古希臘的各個城邦都極為推崇強健的體魄。

強壯有力的男性,被視為維繫城邦安全的重要力量。基於這樣的文化心理,古希臘的雕塑自然是對理想化的男性軀體的刻畫和表現。這種獨特的審美特點,在某種程度上與“人定勝天”的理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正如古希臘著名的悲劇家索福克勒斯所指出的:

“在自然界中,即使再大的力量,也沒有逾越過人的力量。”

而隨著藝術的發展,人們必然將目光進一步擴大,並逐漸發掘女性軀體的魅力。不過,古希臘雕塑中對女性的刻畫,同樣是豐盈飽滿的形象,看上去充滿了力量。在審美取向上,古希臘雕塑藝術幾乎是一致排斥羸弱纖細的小鳥依人形象的。因為健美才是那個時代的“美”。

古希臘文化中神人同形、同性,使得宗教藝術也必然以人體的形勢表現,這又深刻影響到了後世的西方藝術創作。

神人同形、同性,是古希臘文化的一大特點。而且,由於雕塑技藝的精湛和大理石的豐富,使得古希臘人更熱衷於通過雕塑的形勢來展現神話故事。這便使得神話人物和神話故事必然是以人的形象來展現。

更為重要的是,後來興起於意大利的文藝復興,對古希臘文化予以了極大的重視,並將其視為創作的源泉。幾乎所有著名的雕塑家和畫家都曾親觀摩和感受古希臘的雕塑作品,而在這些雕塑的影響下,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和雕塑再次注重對人體的表現,便不足為奇了。

可以說,西方藝術主要是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的影響下發展的,從文化傳統上來講,自誕生之初便極為重視對人體的表現。經過長期的發展,人體被西方藝術家視為純潔和智慧的化身,自然成為各個時期最為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

從藝術發展的源流來看,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最初的藝術形式都是對人類自身的認識和表現。但西方的藝術發展脈絡更為清晰,或者說更為簡單,即從未放棄對人體的表現。

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西方的繪畫和雕塑藝術,具有一條清晰的發展脈絡。毫無疑問,對西方藝術影響最大的首推古希臘文化以及後來的人文主義思潮。而這些文化傳統無不側重對人的表現和創造。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使得西方的繪畫和雕塑藝術,始終是圍繞著人體展開的。

無論是古典文化中的雕塑,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最具魅力的表現對象都是人體。即便是宗教繪畫中,神靈也是以人的形式展現於世人面前的。這種文化屬性直接影響到了西方繪畫的內涵與形式。

換句話講,無論是世俗生活還是藝術創作,古代西方人的視線始終沒有脫離人體。


碣石樵子

恩,這個問題我還真沒考慮!

一想對哈,你看以前中國古代有大量的畫山水、魚蝦、石頭、花卉、植物啥的,當然了,中國也有雕塑,但是都是放在屋頂啦、陪葬啦、宮裡啦什麼的。擺在門口的獅子、麒麟、烏龜啥的,也不見個美女放門口。你想,故宮門口左右擺20個裸體嬪妃像,這個可絕了版了,當然,這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中國當時有一個部門轉管這個——禮部。我們的中國文化,是儒家文化為主導,孔老師說,裸體不能當街擺,只能在床笫之間,所以,這幾千年我們都是這樣認為的。

你就看看聖經那些個神啊乾的那些事,宙斯天天就變成這個,變成那個去約會這個,約會那個,搞了一大堆私生子。

宙斯老婆一看,我去這個不行啊,我得和小三鬥爭啊!於是和這個打,和那個打!

要不就是,為了一個金蘋果,幾個裸體女神找個放羊娃去評比,這個拋個媚眼,那個說,小哥哥,你說我美,我把最美的女人送給你。那放羊娃就上套了唄!

還有這個女人嫁了一個工匠神,老公又醜有忙著創業,這個女神就找男小三,老公回來,眼神不好,躲在床底下都沒抓到,然後蹲那哭~~~~5~~~~這個帽子好綠啊,結果這個女神一笑,老公居然~~~原諒了!這也太沒有底線了!


你別笑,這些都是繪畫題材,讓各種畫家一遍遍的畫,都是大師呢!

聖經我是沒看過,但是這些繪畫描寫的情節都來自聖經,所以,看完了各種繪畫,神話中的故事也哦度略知一二。

@碣石樵子的回答真的很專業。

從歷史和文化講其實可以講的很清楚,但是我覺得,可能讀起來有點幹。

當時的人,都崇拜神,而西方的神長得都是健美的白富美和高富帥,並且,除了畫神的題材是不可以畫裸體的!

畫上不可以有平民的裸體!畫上不可以有平民的裸體!畫上不可以有平民的裸體!

所以你畫一個裸體,當局組織復仇者聯盟來抓你,當綠巨人一拳打破你家門,鋼鐵俠從樓上飛下來,超人和美國隊長要弄死你的時候,你優雅的端著紅酒杯、吃著樂X薯片,淡淡的說,哥畫的是“神”,哥畫的是“雷神”,哥畫的不是人!他們都得灰溜溜的回家吃雞去!

看起來是挺可笑的對吧,但是當時就是那樣,知道印象派,德甲畫了一個在草地上午餐的裸女,社會都轟動了!

我去,這哥們畫了一個普通裸女和大老爺們們在一起,是們哦!!我的天啊,上熱搜啦!

從另一方面說,西方雕塑還能雕什麼呢?

麒麟?他那邊沒有啊,烏龜?你還嫌不夠綠嗎?

雕一個梅花?竹子?假山?人家貴族不喜歡那個啊,西方基本沒有託物言志的習慣吧!

西方人的思維都是比較直接的,不會太隱晦的藝術形式,我雕一個馬,說是代表一群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貴族戰士嗎?那我為什麼不直接雕一個騎馬的戰士呢?

所以,到底還是東西方意識形態和思想人文的差異。

人家就喜歡直接的,我喜歡美女,我就雕一個,不雕一排,不整沒用的,還把大美女放在大門口,放在神廟當柱子,天天讓人看,這我多有面!


兒童畫畫創意簡筆畫

人文精神和以人為本不是一個概念。西方文化是以宗教為本,強調人性的自由發展。但他的藝術與人文主義有著本質的差別。藝術的欣賞性與受命於天在等級社會實踐中是不能共同享有的。西方繪畫與雕塑是殿堂文化的裝飾,而非社會共享。東方文化與之不同,強調自然與人類社會和諧是核心。從哲學的角度為人的生存與自然整體性提供了鑑別差異的方式。這也就構成中國山水與市井文化繪畫共榮的特徵。東西文化底蘊不同,也就出現了西方繪畫與東方人物仕女繪畫上的暴露與含蓄的手法特徵。這些都與以人為本無關。

一己之見謬誤請見諒!


老飄清心

如果說當時的社會背景是“以人文本”那麼當時的一些藝術家的思想更加迎合了當時的社會背景。達芬奇,倫勃朗,魯本斯,提香,拉斐爾這些藝術大師都是畫人體的。並且一直延續到現在的一種說法就是“人體是最美的

人體是人類最早的藝術,叔本華說:“任何對象都不能像最美的人面孔和體態這樣迅速的把我們帶入存粹的審美觀點。”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說過“自然美的頂峰是動物的生態美,而最高級的動物美正是人類形體的優美。因為人類外邊充分的顯示了生命的觀念。”

西方藝術家們以傳統的寫實手法,真實的再現客觀對象。為了再現真實,以色彩和明暗造型,理智的進行構圖,採用科學的透視法和色彩學,使形象更具有立體感,逼真肖似。油畫的發明更使繪畫大師們如實的將人體的線條,輪廓,體積,形態,彈性,節奏,膚色等美感展現在人們眼前。


溫柔陳大叔

一,中國人自命是禮儀之幫,民間崇拜的是天地君親師,官場上崇拜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皇帝自命是天之子。民間,官場都不能搞個人崇拜,英雄只有—個,那就是天子。否則就是以大不敬定罪。在.藝術表現上就很少表現英雄人物的雕塑作品。大型雕塑很多,但不是英雄,而是脫離個人英雄,或更大於天子的神仙,為此,中國雕塑作品集中在寺廟,道觀,塑的形象是仙人,羅漢,得道高人。


二,西方人崇拜的是英雄,崇拜的是強者,他們表現的是個人英雄,雕塑作品也多是個人名家,如代表人物以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家米開朗基羅為代表,製作了大量個人英雄人物,如大為,亞歷山大,等代表作。

三西方文藝復興時期以達芬奇為首的復興派,從人體解剖入手,表現人體藝術之美,以骨格比例,肌肉結構,表達動態展現英雄的力量。

四,西方繪畫繪畫藝術與雕塑都是以素描為基礎的寫實藝術,西方人的思想是直觀的表現方法,不象中國人做事講禮儀,做文講含畜。

五,由於文化上的差異,中國畫也尊崇孺教思想,人物畫以神仙,仕女為主,畫家也可能不敢畫英雄人物,如百姓不能與官同名,官不能直乎天子之名等。否則會有對天子的大不敬定罪,國畫以仕女,花卉,魚蟲,山水等表現為主,技法以寫意,工筆表達,這些含畜的表現手法很合適宜,闢免了不必要的麻煩。

六,不論西方,還是國人,藝術的表現手法雖不同,但藝術的追求應該是—樣的,都是以美的形式表達精神追求。


曾憲全110401818

一、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整個歐洲文化的兩個源頭都是提倡“以人為本的”

這兩種文化核心都是“人”……,尊重和弘揚人性就變成了所有西方藝術家的精神追求……;~“人”自然而然成為了藝術家表現的主角:……



1、一個是以“人文精神”為基礎的古希臘文化:

在古希臘哲學中有一個重要思想:即“人是萬物的尺度”,他們認為人與自然、人與思想交流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自然”或“思想“人格化”……、把他們想象成與自己一樣……;~這樣人與自然就合二為一了、人與“神”同形同性……,是“人文精神”最重要的特徵……?



從另一方面看,人在讚美神的同時,其實本質是在讚美自己……;比如亞里士多德曾說:“造物主創造了無數的美妙和神奇,在這無數的美妙神奇當中,最美妙的還是人類本身……”,……所以,古希臘神話、以及神話中的人和神……,就自然而然地成為藝術家們無窮無盡的靈感和源泉……?

2、在西方另一個文化、以“契約精神”為代表的古希伯來文化中,其精神的內核也是“人文主義”

由於希伯來《聖經》一開始就賦予了濃厚的“人文”色彩,雖然開始信仰的對象是沒有形象的(自然(God,天)……,但藝術家們為了讓“神”更容易被接受……,把“神”完全“人格化”了……;~使得人與神(自然和人)的故事更充滿了人文色彩、更加的夢幻和具有傳奇色彩……,使得藝術家為“神的故事”而樂此不彼……?



二、那麼,中國文化中的“人”與西方文化中的“人”有何差異呢……?

文化和思想的差異,造成了中國文化獨特的面貌和特徵:由於老子的“道家”文化中,只倡導的是人對自然的敬畏、順從……,強調人與自然的融合(“天人合一”),而忽視了對人性的正視和肯定……,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老子的“道”文化雖然是中國最早的哲學、也透露出中國最早的人文精神……;但道家還是沒有敢正視人性的弱點,把人性的價值與自然的價值等同起來……?



例如:從國畫中提倡“丈山,尺樹,寸草,豆人……”的比例中就可窺見一斑。所以,中國畫家擅長畫“山水畫”……?~而“人物畫”、尤其是裸體畫,沒有成為中國藝術家的主要題材……!

……

所以 ,西方藝術家以人體為主要表達方式……,這完全是由於西方的文化傳統決定的!


藝術就是謊言

這可能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剛剛接觸到西方藝術時都會產生的疑問。這樣的疑惑非常自然也非常好理解。原因在於中華文明和西方文明這兩大文明體系的源流是有著巨大區別的。這兩大文明其實都是以“人”為核心,但對自身人文主義的表現形式卻多有不同。我們所主張的是“天人合一”,因而我們的藝術體系是以山水風景為主要題材,寄“情”于山水,也寄“靈”、寄“思想”于山水作品之間,表達的形式是宛轉的、暗蘊的、寫意的。而西方文明對於人文主義的表達是更為直接的、熱烈的、鮮明的、寫實的。大家都知道雅典被稱為西方文明的搖籃,而以雅典文明為代表的古希臘文化對於年輕、健美、有力、生機勃勃的人身體的崇拜是其最典型的特徵。而在眾所周知的文藝復興時期,為了從中世紀長期僵化、冷硬、灰暗的藝術禁錮期脫離,藝術家們重新倡導復興古希臘文化,以“人性”代替“神性”,重新繼承併發揚對人文主義、人本精神的讚美。更重要的是,人體藝術,甚至是裸體,代表的絕非所謂的“情色”,而是當時人們心中對自由和理性勇敢追逐的渴望。

因此,在文藝復興時期,西方藝術對人體的熱衷進一步“瘋狂”。這一次不僅僅侷限於對於年輕健美的身體的雕塑。他們通過解剖學、光影的變化,充分地利用時代發展的知識和自身的創造力去探尋進一步的人體藝術之美,造就了一大批傑出的以人或人體為主題的經典作品。其中的代表人物就包括了天才全才達芬奇和他一系列經典的利用人體解剖學繪製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