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促銷中保持清醒的頭腦,識破商家在促銷中使用的陰招

如何在促銷中保持清醒的頭腦,識破商家在促銷中使用的陰招

商場促銷提高人氣

商場的促銷手段名目繁多,有打折讓利、購物返券、價外饋贈、有獎銷售、限時購物、降價銷售、積分返利等等,但最吸引人氣的當屬直接打折和返券這兩種促銷方法了。

打折讓利中有陷阱

★陷阱一:抬高商品的原價有些商家在打折銷售中玩花招,打折以前先提高價格,然後再通過打折,打折後價格比原來還高,不僅有坑蒙拐騙之嫌,有違“誠信”,使自己失去寶貴的信譽。

★陷阱二:利用打折傾銷存貨商家利用消費者“你不打折我不買”的消費心理,在商品打折期間,把往年的舊款服飾拿出來賣,卻打著新品打折的旗號。而其中的一部分商品屬於積壓的存貨,甚至是些檢驗不合格的次品。

★陷阱三:返券限制使用範圍消費者拿到所返的代金券後,發現手中的券在很多專櫃不能使用,於是消費者只能無奈地選擇一些接受代金券但自己並不需要的商品。

挑選哪種最划算

打折:這種方式比較直接,如果消費者只需要購買少部分產品,並且金額比較小,可以選擇這種方式。

返券:選用返券這種方式獲得實惠,就要注意方法了。

★算清折扣的力度。如買100返100並不是不要錢,消費者最低可以得到5折的折扣。而買100返50時,消費者最低獲得的折扣約是6.7折。

★返券起點越低越合算。由於代金券不找零,所以返券的起點越低,再次消費的概率就越小。比如,買100返100肯定比買200返200合算。

★儘量用價格高返券多的商品返券,用於購買價格低的商品,這樣可以避免反覆返券、花不掉導致浪費。

★當同一商場出現高低不同的返券額度,比如有的衣服是滿100元返100,而有的衣服是滿100元返60的,當然要先買滿100元返100元的衣服,然後用返的券買看中的滿100元返60的衣服。

★限時搶購。要看清參加促銷活動的商品有哪些,不要盲目消費,導致買回去的商品沒有特別實在的用處。價外饋贈,應理智看待,如果饋贈物品對於消費者有吸引力並沒有附加條件,就可以考慮。

政府部門出臺政策規範促銷行為

由於商場促銷名目繁多,抬高原價等不規範促銷行為也層出不窮。去年底,北京市商委頒佈了《北京市商業零售企業促銷行為規範(試行)》,針對商場常見的幾種促銷方式,做了明確的規範。

★打折讓利經營者應當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實行明碼標價,註明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計價單位、價格、折扣率等有關情況。

★購物返券經營者不得限制使用返券選購同一品牌的商品,返券使用期限自當日購買商品的行為結束之後,一般應不少於七個營業日,確保消費者的選擇權。

★限時購物經營者開展限期促銷活動,一般應不少於三個營業日。

★降價銷售經營者降價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應當使用降價標價籤或價目表,如實說明降價原因,標明原價和現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