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時節話餃子

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形象地概括了這一節氣高溫溼熱的特點。

小暑時節話餃子

小暑節氣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吃暑羊”是魯南和蘇北地區在小暑時節的傳統習俗。老南京小暑吃藕、黃鱔 。山東臨沂地區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而小暑頭伏吃餃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入伏之時,剛好是我國小麥生產區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麥滿倉,餃子卻是傳統食品中開胃解饞的佳品,所以,舊時人們用新磨的麵粉包餃子,或者吃頓新白麵做的麵條,人們利用這個機會,打打牙祭,吃頓白麵。在北方,入伏天就有了“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

小暑時節話餃子

小暑時節,我做為北方人,吃餃子也是我的最愛,而且我還喜歡在家包餃子。餃子做起來也不算太麻煩。餃子的種類有豬肉大蔥餡、豬肉芹菜餡、豬肉韭菜餡、豬肉香菇餡、牛肉餡、羊肉餡,魚肉餡、蝦仁薺菜餡、三鮮餡等等,種類繁多。餃子多以冷水和麵粉為劑,將面和水和在一起,揉成巨大的麵糰,蓋上保鮮膜放置待用。接下來趁這個時間來做餃子餡。以豬肉韭菜餡為例: 首先,把韭菜洗淨控幹切成細末,然後,在剁好的豬肉餡裡放入油、生抽、耗油、五香粉、味精、鹽 等調料,混合好後放入韭菜末再次調均勻,餃子餡就做好了。這時,把餳好的面用刀切成若干個小面劑,將這些小面劑用小擀麵杖擀成中間略厚周邊較薄的餃子皮,包裹調好的餃子餡,捏成月牙形或角形。

小暑時節話餃子

煮餃子的時候,先將冷水燒開,然後把包成的餃子下鍋並用漏勺或者湯勺(反過來凸面朝上)順著鍋沿逆時針或順時針劃圓弧狀以防餃子粘黏。開水下入餃子,當水第1次沸騰時,添入少許涼水,待水開後再加涼水。總共點3回水,開鍋4次,餃子就煮熟了,既不會粘連,也不容易破皮。

小暑時節話餃子

時至今日,社會在進步,飲食在發展,各種美味佳餚應有盡有,但人們在小暑時節還是喜歡吃餃子。餃子這種傳統食品有肉有菜,還有糧食,主副食物的搭配,營養平衡全面。夏天氣溫高,出汗多,身體損失了不少蛋白質、礦物質,人們在“初伏”吃餃子,希望能趕走暑氣,平安度夏。

小暑時節話餃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