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在瘍科、婦科有大用

皂角刺辛散性強,善通經活血,藥力能直達病所,是一味具有溫通消結功能的動藥,故對於瘍科、婦科疾病,膿未成者能消散,膿成則能潰破,即使膿汁淋漓或癥積頑疾,也能達到緩化漸消的目的。這麼好的一味藥,快去學習吧。

皂角刺在瘍科、婦科有大用

作者/施慕文

用法:

皂角刺30克,加大棗10枚,煎半小時以上,棄渣取藥液300~400毫升,再加粳米30克,煮成粥狀,分兩次服用。

皂角刺性辛溫,無毒,功能活血、消腫、化痰、排膿。但久服有引起胃痛的可能,所以配以大棗和粳米,以緩和該藥的副作用,減少胃粘膜刺激,並便於在腸內吸收,以提高療效。

病例:

婦科檢查:宮頸慢性炎症,宮體後位、略大,壓痛明顯,兩側附件增厚,有明顯壓痛。診斷:亞急性盆腔炎。給本方7帖。服藥後腹痛好轉,熱度下降。再予7帖。

兩月後隨訪,無腹痛,無熱度,痊癒。婦科檢查:宮頸輕度炎症,宮體正常大小,無壓痛,兩側附件稍增厚,無壓痛。至今未再復發。

婦科檢查:宮頸光,分泌物多,宮體右前方有塊與宮體粘連,約80天妊娠子宮大小,不規則,有壓痛。診斷:盆腔感染。停用抗生素,給本方4帖。藥後症情好轉,續服5帖。至1982年元月18日複診,熱退,腹痛消失。婦科檢查:宮頸光,宮體與傷口粘連,約1+月妊娠子宮大小,壓痛不明顯,兩側附件無明顯塊物與壓痛。再續4帖,以資鞏固。隨訪至今未再復發。

皂角刺在瘍科、婦科有大用

皂角刺在瘍科臨床的運用體會

作者/趙振民

近代有的醫家還提出了使用的注意事項,即凡是癰疽已潰及懷孕婦女均忌服用。但是據我臨床應用的初步體會,本品辛散性強,善通經活血,藥力能直達病所,是一味具有溫通消結功能的動藥,故對於癰瘍、瘡毒,膿未成者能消散,膿成則能潰破,即使膿汁淋漓或癥積頑疾,也能達到緩化漸消的目的。現舉案三則如下。

一、外瘍久不收斂

陸xx,男,53歲,縫紉工。1970年9月26日初診。

診得脈象弦緩,舌質淡紅、苔布薄白,寒熱陣作,瘡口隱痛,膿血夾雜,胃納減,精神萎。此乃溼熱蘊結,瘀血凝滯經絡,正虛邪盛,膿毒不易外達所致。治宜扶正託毒,清熱消腫。處方:

1.鮮皂角針1500克。每次50克,每日3次,加清水煎服,連服10天。

2.生綿芪、連翹、生苡仁各15克,生白朮6克,太子參、炒當歸、赤白芍、蒲公英、金銀花各10克,生甘草4克。10劑。

上藥服過3劑後,患者寒熱已不再發作,瘡口腫脹漸消,膿液減少,腐肉亦漸脫落。一週後,久延半年不愈的創口感染竟告癒合。

按:本例患者創口感染久不收斂達半年左右,瘡口的肌肉形成缸口,肉色暗紅,僵硬隱痛,納少神萎,畏寒等,皆屬陽氣虛虧,不能託毒外達,而有內陷趨勢。舌質淡紅,屬於血虛。惟發熱、膿粘,則屬於陽證熱證的徵象。因膿毒瘀血與溼熱交互凝滯,經絡壅阻不通,不通則痛,是為實證。同時氣血不足,是為本虛;溼熱瘀毒尚盛,是為標實。

本病例屬本虛標實,虛實夾雜證候,是以用藥取功擅消散、破堅排毒的鮮皂角刺為主藥。同時,選用《醫宗金鑑》的加減托里消毒散為輔助藥,方中參、芪、術益氣託毒,歸、芍養血行血,銀、翹、蒲公英清熱解毒,生苡仁清熱利溼,生甘草瀉火解毒。主輔配合,功效相得益彰。本例在服用中藥時,停用任何西藥。

二、纖維瘤

汪xx,女,58歲,退休工人。1970年4月10日初診。

檢查:

右側臀部腫塊2枚,左側1枚;右肘後方亦見1枚,共計4枚。患處皮色不變,腫塊均呈圓形,質堅硬,推之可以移動,無壓痛。餘無任何不適。診脈弦滑,舌苔薄白。所患結塊4枚,方書所謂痰核類疾病。此係素體本元不足,風火挾痰瘀互結流聚而成。擬用祛風消痰,解毒軟堅,養血活血法以消之。

處方:

皂角刺15克,川桂枝5克,連翹18克,白蒺藜(炒去刺)、陳膽星、白金丸(包)、蒲公英、紫地丁、白芥子(炒研)、炒當歸、赤芍、生地各10克,煅牡蠣30克。

上方連服10劑,結塊即縮小。繼服10劑,結塊完全消失。1972年及1974年隨訪2次,一切如常人。

按:

本例纖維瘤,屬祖國醫學痰核類範疇。塊質堅硬,脈象弦滑,當為實證。故用皂角刺攻堅散結為主藥,佐以桂枝、白蒺藜疏風活血,連翹清火散結;又用白芥子行滯消痰,拔毒消腫;白金丸、膽南星軟堅消痰;並用蒲公英、紫地丁清熱解毒,當歸、生地、赤芍養血活血;牡蠣軟堅化痰。患者服藥兼旬,克奏奇功。

三、下肢潰瘍

王xx,男,61歲,農民。1969年8月12日初診。

按:

小結:

⊙運營編號:GYZX00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