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80後」青年帶領鄉民製鞋脫貧

安化“80后”青年带领乡民制鞋脱贫

安化“80后”青年带领乡民制鞋脱贫
安化“80后”青年带领乡民制鞋脱贫安化“80后”青年带领乡民制鞋脱贫

村民在布鞋加工廠裡忙開了。

安化“80后”青年带领乡民制鞋脱贫

劉劍在布鞋加工廠裡查檢即將運出的貨物。

安化“80后”青年带领乡民制鞋脱贫

“自強模範”榮譽證書。

“這一批貨先放到這邊,你再去看看那批上午要出來的怎麼樣了。”6月26日一早,安化縣大福鎮福欣村村民劉劍的布鞋加工廠裡就已經忙開了,流水線工人分工合作,而他自己在查檢即將運出的貨物。

1981年,出生在安化縣大福鎮福欣村一個農民家庭的劉劍,是村裡有名的致富帶頭人。

這位看似普普通通的80後,是一位對親人有擔當、對鄉親有情懷、對社會有責任的熱血男兒。

他拖著一條殘疾的腿,敢想、敢做、敢為人先,硬是憑著一股“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的勁頭,闖出了一條布鞋加工的致富路。

命運多舛,不忘男兒擔當

1歲多,劉劍就因小兒麻痺症落下殘疾,行動不便,後來日益嚴重,經鑑定屬於二級肢體殘疾。

因為殘疾和貧困,他曾苦悶、消沉,也曾彷徨,甚至懷疑人生。但親人的教誨、男兒的擔當,使他在迷茫中堅定了與命運抗爭的信心,最終,用智慧和雙手改善生活、改變命運。

90年代末,為了能找到一條致富之路,他南下北上,城裡鄉村,摸爬滾打,什麼苦都吃過。17歲時就開始學修理摩托車,賺取一份穩定的收入。他不服輸、不認命的性格深深打動了一位聰明善良的姑娘李葉紅,兩人墜入愛河,並於2004結婚。

2011年,夫婦二人瞭解到布鞋生意緊俏,便開始推銷布鞋,憑藉可靠質量和良好信譽,迅速打開了市場,一家人的生活也得到改善。

艱苦創業,摘下“貧窮帽子”

嚐到甜頭的劉劍夫婦商量決定擴大規模,成立自己的布鞋加工廠。在親戚朋友的支持下,投入資金70多萬元,採購了一大批製鞋設備,僱傭六名工人每天緊張有序的進行生產加工,夫婦倆忙前忙後,不亦樂乎。

可是,上天似乎有意考驗夫婦倆。2017年11月17日,在去寧鄉市送貨途中,劉劍、李葉紅不幸遭遇嚴重車禍,劉劍身受重傷,九根肋骨斷裂,肺部挫傷,被送入重症救護室進行搶救,同車送貨的妻子僥倖逃過一劫,只受輕傷。

經過四十多天的救護,大難不死的劉劍竟然又能重新站立起來,和原來一樣拖著殘疾的身軀繼續投入工作中。

關於公司發展,劉劍始終認為質量是第一信譽,從原材料採購,到生產加工,他都親力親為,嚴格把關。

他們的產品不僅在當地暢銷,而且還有很多外地客商前來購買,建立了多個穩定客源,年營業額高達60餘萬元,夫婦看著高速飛轉的機器設備,幹勁越來越足。

心懷感恩,致富不忘鄉親

過上好日子的劉劍夫婦,並沒有忘記那些還在貧困線上的鄉親。他的加工廠僱員中,有四個是殘疾人,還有一個人屬於當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與他們簽訂穩定協議,帶領他們一起擺脫貧困。

此外,在生活中,劉劍夫婦也好熱心助人,他們為敬老院的老人捐獻棉鞋,積極參與當地的公益組織。

劉劍面對自身殘疾和貧困的家庭條件,不消沉、不懶惰、不氣餒、不怨天尤人,他和妻子通過勤勞和智慧,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全家人的生活,也帶動了周邊群眾和全村的發展,深受當地幹部群眾的廣泛讚譽。劉劍的事蹟引起了市、縣殘聯的關注,2017年榮獲縣殘聯“自強模範”榮譽稱號,受邀出席市、縣二級殘聯會議。

安化“80后”青年带领乡民制鞋脱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