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留學生的必修課,沒朋友也沒什麼大不了

關於留學路上的孤獨,相信每一個你們對此都深有體會。今天我們來聊聊

“孤獨”吧。

原來以為的出國留學,我們的生活會是豐富多彩的。不是三天兩頭的轟趴就是今天pub明天開車去兜風,但是實際上絕大多數時候,只有我們一個人生活在人跡罕至的村兒裡,無數個寂寥的孤枕難眠輾轉反側的夜晚。

孤獨是留學生的必修課,沒朋友也沒什麼大不了

最開始對於這徹入骨髓的孤獨十分的不適應,因為無論做什麼就有且只有你一個人。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上課,一個人去圖書館自習,沒有人陪伴,沒有人說話,沒有人問你最近還好嗎?

可是後來發現,正是因為這種孤獨,自己從這其中不斷的汲取力量,總有一天,自己也會長成蒼天大樹的模樣。

曾有人說過:“無法享受孤獨的人不配擁有孤獨。”其實,無法享受孤獨的人或許也會錯過孤獨。錯過孤獨你將失去很多成長的機會,最快的成長都是一次次孤獨中尋覓到的。一個人的時候,有許多時光你或許願意靜下心來用一輩子去認真記憶。

孤獨是留學生的必修課,沒朋友也沒什麼大不了

一個人的時候,或許腦子裡空無一物,有可能思緒天馬行空,但是從沒有迷惘困惑,懦弱膽怯這些負面情緒也不會縈繞著自己。即使不參加熱鬧歡快的聚會,一天也想要留出這麼一段時間給自己一個人靜靜留著。

其實留學時的孤獨更多的帶給我們的是學會和自己一個人相處。一個人生活雖然自由甚至肆無忌憚,但是孤獨也是如影隨影,在慢慢的侵蝕你小小的方寸之間。

開始的時候,真的非常不適應,每天想找人聊天,但是卻找不到。國內的朋友工作的工作了,讀研的去讀研了,每個人似乎都開始了新的生活又變得忙忙碌碌了,大家的生活軌跡都緩緩的偏離交匯的路口。漸漸地,開始沒有什麼話聊了,你有了新的朋友,我還在國外孤單著漂泊。

我在英國跟國內的朋友存在著時差,想朋友的時候就只好一遍一遍又一遍的刷著朋友圈,想盡辦法的刷微博,看能不能隨時隨地發現新鮮事。

孤獨是留學生的必修課,沒朋友也沒什麼大不了

一個人的時候,只要不是工作或者學習的狀態,音樂總是不能停的。睡覺之前,總會習慣性的聽一本有聲小說,因為這樣就像身邊有人陪伴。沒有了這些聲音的陪伴,可能真的會很快陷入失落又無助的情緒之中。

有時候又會覺得其實孤獨就是成長的代價吧,也是不斷認識自己,和自己對話的過程。在很小的時候,其實我們並不確切的明白什麼是孤獨,那時候的記憶,常常是一個人能和無聲的玩具進行一天的對話,彷彿也知道自己該去做什麼。

孤獨是留學生的必修課,沒朋友也沒什麼大不了

但是年齡越大,就越能體會到孤獨這種狀態。身邊的朋友漸行漸遠時,陪伴已久的戀人突然離去時,甚至幾十年如一日在身邊的親人再也消失不見時。那些孤獨難熬,焦躁不安,難以平息的孤獨時刻。

但是習慣一個人之後,反而會享受這種狀態。一個星期會刻意留給自己一段時間,看著窗外漫無目的地發著呆,整理自己這段時間收拾起來的零碎小玩意兒,打掃房間衛生的時候一個人突然嗨起來,假裝掃把是話筒,房間是自己一個人的舞臺。

孤獨是留學生的必修課,沒朋友也沒什麼大不了

不願意孤獨,恐懼孤獨,甚至逃避孤獨,委屈自己,費盡力氣讓自己去融入不屬於自己的圈子,假裝自己不孤獨,只會讓自己變得更孤獨更不自然。反而,如果能夠悅納孤獨,接受這一切。看似孤獨,實則自由。

孤獨讓我們在年少的時光裡,找到了一方屬於自己的小天地,一個安靜的小角落。雖然這裡遠離了喧囂與聒噪,但是在這方寸之間,我們卻在慢慢的,努力的告別過去的自己,勇敢的成長與蛻變。

孤獨是留學生的必修課,沒朋友也沒什麼大不了

誠然,生活有許多無趣的瞬間,有許多無聊的時刻,但是如果你能一個人把這些無趣又無聊的時光變得妙趣橫生起來。就算這個過程有著枯燥的反覆,有著冷靜的剋制,有著無助的難過。但是這些好時光,真的不可辜負。

很喜歡三毛在《簡單》這本書裡的一句話:

我們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價值,我們過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裡的參與。於是,孤獨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們惶惑不安。

是這樣的,孤獨就是沒有別人在我們生命中參與的最本真的我,我們生而孤獨。而這個孤獨不應該是貶義詞,而應該是沙漠中的花,去望見真我。

最後,願即將踏上留學路上的你,或已經走在留學路上的你接受孤獨,與孤獨做朋友。

考雅思、留學的路都是註定孤獨的,

歡迎評論分享你在這條路上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