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郝佩佩:把法律援助的服务精神传递给每一位法律援助者

律师郝佩佩:把法律援助的服务精神传递给每一位法律援助者

西行,至那遥远的青藏高原,送去的是法律的温暖,留下的却是对家人的遗憾……

整整一年,高原的风吹过,在她脸上留下了所有女孩都害怕,她却引以为傲的颜色——高原红。

律师郝佩佩:把法律援助的服务精神传递给每一位法律援助者
律师郝佩佩:把法律援助的服务精神传递给每一位法律援助者

真心的付出,忍受失眠、头疼的高原反应,你问原因,她说只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个法律服务者的初心……

纵然错过了一些风景,但她说,这一行她终生无悔……

那天,刚好是6月7号,看着漫天飞雪,想着又过了一个冬天,一个春天,现在已是夏天,郝佩佩满眼含泪地说道“这里下起了雪,西安应该很热了吧,女儿是不是穿起来了小裙子……”

那里需要我,我一定要去

律师郝佩佩:把法律援助的服务精神传递给每一位法律援助者

在了解到地域宽广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住着8万人,却仅有一名律师的情况后,“那里需要我,我一定要去……”郝佩佩坚决地说道。

律师郝佩佩:把法律援助的服务精神传递给每一位法律援助者

放弃正在蒸蒸日上的事业,离开家人,尤其是离开幼小的女儿,2017年7月13日,经西安市司法局选送,她参加了司法部组织的“1+1”法律援助项目,刚刚来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强烈的高原反应,让她睡不着,头晕,头疼,由于水土不服,饮食不适应,引起嗓子和肠胃发炎,她的饭量骤然减到了原来的五分之一……

但这些的困难,都没有挡住她法律服务的步伐,刚刚放下行李,她就心急火燎地下乡走访、了解情况。“先歇歇吧,身体要紧,工作不急在一时。”看着忍着高原反应急着去工作的郝佩佩,当地司法局的同事劝她道。

律师郝佩佩:把法律援助的服务精神传递给每一位法律援助者

但谁都挡不住她的决心,亲自到乡镇、到村社了解民情社情,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以求尽快了解当地情况,开展工作。由于语言不通沟通费劲,需要翻译陪同,翻译不在时她就比划着与牧民们沟通了解,坚持将全县的乡镇都走了一遍,对贵南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律师郝佩佩:把法律援助的服务精神传递给每一位法律援助者

一年的时间,为了方便工作,她自学了藏语,可以像家人一样同当地群众简单交流,成了这里可亲的“法律暖心人”,现在在她的床头依然放着一本学习藏语的书籍。“从一点都不会,到现在能用藏语与当地藏民沟通,我真的非常佩服她,为了能更好地服务,她什么苦都愿意吃。” 贵南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青措卓玛说。

最放不下的是你

小新

听说您一年来从来没有休过周末,是吗?

郝佩佩

这有什么关系呢,每天能给更多的人提供帮助我很高兴?

小新

听说您每天都是从早上八点工作到晚上十点,是不是。

郝佩佩

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加班到十二点都不算晚。

小新

听说一年您错过了上百万的收入,对吗?……

郝佩佩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得到了更多的东西。

小新

听说你来这里的时候您的女儿只有一岁多,您真的放得下她吗?

郝佩佩

滴答、滴答……

问到女儿时,却只能听见眼泪滴落的声音,她回忆起前段时间离开家来贵南县时的场景……

“妈妈,妈妈,妈妈……”女儿撕心裂肺的哭泣声,一声比一声清晰,一次比一次深的揪着她的心,她不敢再回头看一眼,因为她知道女儿这时一定扒着窗子,歇斯底里的哭喊着,如果回头,她怕她的脚就再也沉的迈不开,她只有,背着行李,含着泪水,快步走进车站……

“生活条件苦,援助工作忙,这些是对我的挑战和磨砺,我都能克服,但最难克服的事情就是对2岁女儿的思念……”谈到这里,郝佩佩的眼泪又一次落了下来,“看着电话里、视频中的女儿叫着妈妈,每每此时我都会阵阵心痛。”

“女儿才两岁,正是粘人的时候,自己作为母亲却只能在千里之外……通过电话听听女儿的声音,隔着屏幕看看女儿的模样……有时候看着视频对面女儿哭个不停要妈妈,我却无法拥抱抚慰,只能强忍泪水望着女儿哭着,直到哭累了沉沉睡去。”说到这里郝佩佩一度哽咽。

有一次,在得知女儿生病时,她再也忍不住了,就请假赶回家。孩子感冒稍有好转,就在孩子两周岁生日那天,她带着自己的母亲、女儿,坐上了返回援助地的列车。

从家到援助地需要乘坐火车和汽车,需要十二个小时,由于赶路很辛苦,孩子没有吃饭,没有休息好,在大巴车上呕吐不止,因为高原反应难受得哭闹了起来,嘴唇也开始发紫,终于到了住的地方,给孩子带上氧气袋,情况才稍稍好转,当时她彻夜守着孩子,第二天还坚持去工作。

“当时我真的很害怕,真想马上返回平原。但是援助地的工作刚刚开展,确实有许多工作在等着。我当时并没意识到人在感冒时来到高海拔地区很容易发生生命危险,更何况是刚刚两岁的小孩子,现在想起还在后怕。”郝佩佩说到这,又哽咽了……

“郝佩佩律师作为我们西安市优秀的律师代表,在孩子很小的情况下,承担着司法部“1+1”法律援助的任务,到青海高原地区从事法律援助工作,这种精神特别值得我们敬佩和嘉奖。”西安市司法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伯雅说。

吉太吉和更尕的妈妈

一有闲暇时间,郝佩佩就去当地的孤儿院,“第一次去的时候,我就清楚地感受到,这里的孩子有很多人为他们提供物质帮助,但是非常缺少心灵的关心和爱,尤其是母爱。”郝佩佩说。

律师郝佩佩:把法律援助的服务精神传递给每一位法律援助者

所以,从那以后她就经常去孤儿院看望那些孩子,每次到都会给小朋友们买些小礼物,还有一些小零食,回西安她也会带一些当地的好吃的给小朋友们,她还认养了6岁的吉太吉和更尕。

小新跟随郝佩佩来到孤儿院,见一群小孩欢快地围了过来,嘴里叫着说:“西安的漂亮阿姨,爱心妈妈,吉太吉和更尕的妈妈来啦,我们的好朋友来了。”吉太吉,一个6岁的藏族小女孩,更尕,一个6岁的藏族小男孩,远远地看见妈妈,就飞奔到了她的怀里。”

律师郝佩佩:把法律援助的服务精神传递给每一位法律援助者律师郝佩佩:把法律援助的服务精神传递给每一位法律援助者

郝佩佩摸着他们的头,首先要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显得极尽疼爱,面对笔者,吉太吉和更尕害羞地往妈妈身后躲了躲,“这个世界上我最喜欢的人就是妈妈了。”当笔者问他们喜不喜欢这位妈妈时,他们一个字一个字,坚定地说道。

“我第一次见到吉太吉时,她5岁,内向、瘦弱,我一阵心疼和喜欢,经过相处,我发现她是那么懂事和乖巧,就决定认养她,第二次见吉太吉的时候,更尕就跑过来,一眼就认出了我,当时我就决定也把他认养了。”郝佩佩说。

在郝佩佩关心和照顾下,内向的吉太吉已经变的开朗,脸上时刻都挂着开心的笑容,活泼的更尕也更加活跃,“援助行动快结束了,等回到西安一有机会,我就回来看他们。”郝佩佩慈祥地看着吉太吉和更尕。

“工作这么辛苦,她还经常抽空去孤儿院,并且认养了吉太吉和更尕,给了这俩个藏族小孩太多的母爱,我真的很佩服她。”贵南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青措卓玛说。

当地群众的认可是最美的礼物

当地群众的认可是最美的礼物

“在整个办案过程中郝佩佩律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我们的问题,面对无数次咨询、求助,她都帮我们快速分析案情,搜集证据,多方协调,热情服务,不畏艰辛,考虑周详,总是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我们。”这是贵南县加土乎村石金梅及家人给郝佩佩的感谢信中的一段话。

律师郝佩佩:把法律援助的服务精神传递给每一位法律援助者

石金梅由于家庭矛盾,自己的父亲被再婚丈夫殴打,乃至住院,但再婚丈夫却就此失踪,但是她不知道怎么帮父亲维护权益,因此而内疚、自责,更多的是无助失望,在到处咨询都没能解决问题后,她来到贵南县法律援助中心,找到了郝佩佩律师,从此郝佩佩律师便成了她雪中送炭的暖心人。

“我家几头羊跑到别人圈里了,他扣住不给我!”“镇上把我的草场征了,补偿款一直没到位怎么办?”——听说县里来了位志愿律师,找她就好了。

经过一年深入群众做宣传,当地群众已经明白怎么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只要有法律问题我们就到司法局来找西安来的‘卓玛’。”在采访过程中笔者刚好碰到了前来司法局咨询的牧民,他赞许地说道。

平均一天就有5、6个十里八村的群众来咨询法律问题。郝佩佩耐心的解答他们的问题,或帮助他们书写诉状,或参与纠纷调解,回到住处往往已经入夜了。

一年的援助时间,郝佩佩接受当地群众咨询近1500余次,深入当地牧民家和党政机关宣传法律21次,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6次,化解矛盾纠纷30件,她受理的25个案子已经结案,还接受媒体采访报道6次,一组组数字,都可以看出郝佩佩律师的工作用心。“别的援助律师都在坚持,我想我每天要多努力一点”谈到接下来的工作时,郝佩佩说。

“郝佩佩本是一名普通的律师,拥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和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然而她却选择去青海做一名法律援助律师。这段时间,困苦没能改变她的意志,风雪没能阻挡她的脚步,她用自己的坚定言行,深刻诠释了对快乐的理解和对人生价值的定义,重使命,有担当,肯付出,勇作为,人生就会在奉献中闪亮!”这是西安市司法局副局长史伟对她的评价。

她离开了一年,错过了女儿的咿呀学语,错过了女儿的蹒跚学步,错过了丰厚的收入,把女儿留给妈妈照顾,把老家的奶奶留给不会做饭的爸爸照顾,把家庭和照顾家庭的责任都留给了自己的丈夫,但是她得到了梦想,得到了认可,她的那种法律服务的精神将永远留在高原上,也将永远带回西安,把这种法律援助的服务精神传递给每一位西安的法律服务者。

律师郝佩佩:把法律援助的服务精神传递给每一位法律援助者

“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

“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是由司法部、团中央于2009年共同发起,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会同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司法部法律援助工作司、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举办的大型法律援助公益项目。通过每年组织一批律师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到中西部无律师县和律师资源短缺的贫困县服务一年,为当地的经济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从2009年项目实施以来,已连续八年向中西部地区的392个县(区)派出了1300多人次法律援助志愿者,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4万余件,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讲座超过1.8万场,为受援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30亿元。

点击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点个律师郝佩佩:把法律援助的服务精神传递给每一位法律援助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