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拿下初級+中級雙證,她用一年實現了月薪翻倍

在高頓網校同年拿下初級職稱與中級職稱的學員裡,林夕稱得上最“幸運”的一個:四月才開始備考,半年拿下兩張證書,還在一年後實現了月薪翻倍。

就在一年前,她還每天擠一小時地鐵,來回於距公司13公里的隔板間。如今,她大手筆在公司附近租了間一居室,每天吃完早餐、瀏覽完新聞再步行去上班。

若把鏡頭拉近,我們也能看到:一年前,她每天踩著7點25分的那班地鐵,只為在早高峰唯一不那麼擠的一趟裡,有個舉手機看網課的地兒;如今,她在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後,依舊堅持著資產評估師的學習。

而說起這一年來的“幸運”,林夕卻道:幸運不是偶然的,是過程中毫不起眼的一個個當下累積起來的,是那些險要放棄,卻最終堅持下來的時刻換來的。

6個月拿下初級+中級雙證,她用一年實現了月薪翻倍

1

以日為歲,兩個月過初級

去年春節後的求職季,入職三年半的我鼓起勇氣想離開國企:畢業時薪資還算可以,三年內卻只漲了一千塊;日復一日做了三年核算工作後,也漸漸對一個蘿蔔一個坑的環境生出了厭煩。

暗戳戳地投了十幾封簡歷,收到面試通知的卻寥寥。請假參加面試後,更是發現:招聘條件裡“中級會計師甚至初級會計師優先”是真實而嚴格的。忍不住對自己三年來的工作產生了懷疑:除了增加了工作經驗的年數,掌握了國企財務軟件的使用,似乎,幾無所獲。

就這樣,原本被我放棄的初級職稱,就在我萬念俱灰的情況下被提上了日程。

複習伊始我便給自己立下了規定:工作日保證連續兩小時的實務複習,經濟法可彈性、可碎片;週末上午實務、下午經濟法,晚上彈性安排。

最開始也最難捱。一看就困、看一小節就走神,以及看完仍迷糊、轉眼就忘光都讓我想放棄。尤其到實務第二章時,一個晚上都搞不定金融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時(職稱醬注:2018版教材已刪除),一邊看書一邊眼淚就流了下來。

時間和難度的雙重壓力下,我壓縮了個人時間:地鐵上、午休間隙的時間都利用起來看網課了。一邊我也調整了作息:早起半個小時,樓下跑一圈,衝個澡再上班,工作效率明顯上升;甚至把晚上休息時間延後了半小時,也不覺疲憊。

保持一週看完兩科各兩章的速度,四月中旬我才開始了二輪複習。兩週把教材習題刷了一遍、考綱考點背了一遍,最後兩週我都在刷真題,第一天全真模擬、第二天糾錯複習,到考試前,我把五年真題紮紮實實刷了兩遍。

出考場時我知道穩了,最後成績更是驚喜到了我:兩科都是80+。

6個月拿下初級+中級雙證,她用一年實現了月薪翻倍

2

以終為始,四個月過中級

考完初級的那個週末大睡了一場,接下來的新一週,我就繼續開始了中級的備考。

必須得感謝前兩個月養成的學習習慣,以及打下的理論基礎,所以中級的開頭算不上難捱,但,也絕不簡單:看目錄覺得實務和經濟法應該大差不差,啃教材才發現廣度和難度實在天差地別。

不足四個月的備考時間,以及陡然上升的備考難度,催促著我轉變策略。我放棄了三科並進,先從基礎最好的《中級會計實務》開始,再學習剩下兩科。

有別於備考初級時按部就班的看視頻、學教材,這一次我抓住了考試大綱,直接根據考綱上對於不同考點的基本要求,以應試為目的進行學習。

6個月拿下初級+中級雙證,她用一年實現了月薪翻倍

對於大綱要求掌握的考點,除了在教材時著重把握邏輯外,我也通過習題歸納了常見的考核方式,比如單一考查有哪些考法,綜合考查會和哪些知識點進行串聯等。對於大綱要求熟悉的考點,我側重總結了與其相近及相反的易混知識點。而對於要求瞭解的考點,我也強化了記憶,保證知識點的全面複習。

花一個月過完《實務》的一輪複習時,我感覺自己重回了高三時期的巔峰狀態:學得快,記得牢,做題時也漸有得心應手之感。

帶著這樣的狀態,我用接下來一個月完成了《經濟法》和《財務管理》的同步複習。整段時間基本安排給了“雲裡霧裡”的財管,碎片時間多用於經濟法的網課和習題了。當然,前期只用碎片時間學經濟法也是因為這科考試中70%都是客觀題,我就大著膽子採用小題戰術了。

彼時距離考試僅剩最後七週。開始幾天嘗試了初級備考時的二輪複習方式,但很快便焦慮地放棄了二刷,轉而從真題入手,帶著目的迴歸教材與習題:做對的題回憶一下知識點,做錯的題細究原因、舉一反三強化練習。

將五年真題整套模擬、分題型練習、打亂演練了各一遍後,我自信地走上了考場。

6個月拿下初級+中級雙證,她用一年實現了月薪翻倍

3

即刻跳槽?不如積攢半年經驗

考完試是九月,正是金九銀十季。

這一次,我沒有嘗試投簡歷:歷經了兩證備考,確實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尚未明確發展方向。

首先擺在我面前的問題是,財務核算的薪水天花板就在那裡,想要漲薪就不得不考慮內部的升職和轉崗,以及外部的晉升和跳槽。

內部升職只有總賬會計和會計主管兩個方向,而國企裡的升職不僅與職稱評定掛鉤,更由現任者的去留決定。外部晉升對於相關經驗以及管理能力的要求都高不可攀。

轉崗和跳槽可以考慮財務分析以及財務管理,一來這些崗位依賴於成熟的財務制度以及一定的營運規模,二來無論是做成本管理、預算管理、稅務籌劃,還是運營分析、風險管控、資本運作,專業性以及相關經驗都是核心競爭力。

對於剛剛考完中級職稱的我來說,無論是選擇繼續在一線在做財務工作,還是向管理層發展,學會使用這些知識,再根據實踐所需補充新知識,在此基礎上磨練技能、積累經驗,都是當務之急。

我給自己留出了半年時間:開始時嘗試用實務知識優化工作,用財管知識嘗試報表合併;年終結算時踴躍幫助主管完成分外的事情,熟悉了年報的完整流程;年後主動協助接待外審,瞭解了審計證據以及大致流程。

6個月拿下初級+中級雙證,她用一年實現了月薪翻倍

4

過關斬將,我實現了月薪翻倍

今年金三銀四季,靜心準備後投出去的幾十封簡歷大多有了迴音。我大著膽子選擇了裸辭,一門心思準備面試。

初始也沒有想象中順利,也在歷經終面被刷、薪水被拒後,完成了求職能力上的打怪升級。最終,我找到了現在的財務分析工作。咳咳,月薪也沒什麼好藏著掖著的,是五位數哦!

至於未來,還沒想好是做財務管理還是往資本運作方向發展。但吸取去年跳槽的教訓,還是先學習知識、瞭解情況,再考慮親身實踐、具體操作。所以剛剛過去的五月,我報名了資產評估師考試。

畢竟,知識永遠是開啟新世界大門的鑰匙,也是通往高薪領域的捷徑。只要持續學習,那麼實現月薪再翻倍的一天,應該也並不遙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