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爲何口碑爆棚,「格列衛」爲什麼在中國這麼貴?

《我不是藥神》7月5號在全國院線上映,朋友圈去看電影的小夥伴曬出的票根也無疑被它霸佔。

《我不是藥神》為何口碑爆棚,“格列衛”為什麼在中國這麼貴?

從網友反映來看,該片很大概率是今年暑期檔票房冠軍,票房預測極有可能彌補國產40億票房空缺。

去年吳京導演的愛國軍事題材鉅作《戰狼2》票房打破50億大關,排名全球第6,碾壓好萊塢大片!

而當時《戰狼2》在豆瓣評分7.5,貓眼評分9.7,顯然是絕對的高分啊。但是要知道,這個評分是在《戰狼2》影片上映後的評分。

我們再來看《我不是藥神》,點映剛結束,還未正式上映,貓眼評分就高達9.6,豆瓣評分高達9.0,而且網友也是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

《我不是藥神》為何口碑爆棚,“格列衛”為什麼在中國這麼貴?

更有網友高度評價“這是2018年必看的國產電影”,評價可是相當的高啊。

電影到底講的是什麼,引起票房持續上漲口碑爆棚呢?

那麼這部由文牧野,徐崢、週一圍等主演的《我不是藥神》到底觸動了網友們哪些神經呢?《我不是藥神》到底講的是什麼,引起票房持續上漲口碑爆棚呢?

《我不是藥神》為何口碑爆棚,“格列衛”為什麼在中國這麼貴?

《我不是藥神》為何口碑爆棚,“格列衛”為什麼在中國這麼貴?

電影《我不是藥神》主要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是一名連交房租都困難的藥店店主,陰差陽錯地成為了印度天價抗癌仿製藥“格列寧”的總代理,在國內販賣賺取了鉅額利潤。

電影背景取材於“陸勇事件”

《我不是藥神》是文牧野導演的第一部院線作品,原名叫《中國藥神》。人生如戲,這部電影背景取材於真實事件,電影有些劇情都與現實相結合。取材自2015年的“陸勇事件”。

《我不是藥神》為何口碑爆棚,“格列衛”為什麼在中國這麼貴?

不過現實中的主角陸勇是一名慢性白血病患者,在尋找骨髓配型期間,需要花高價購買抗癌藥來延續生命,而後來得知印度仿製藥僅需三分之一的價格,於是便開始服用仿製藥,並在自己的病友群裡分享並幫忙帶藥。

《我不是藥神》為何口碑爆棚,“格列衛”為什麼在中國這麼貴?

探討了種種現實中的矛盾與困境:病人的生存困境,藥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醫藥公司的商業困境。刻畫困境的同時,更讓人思考困境。題材中蘊藏的溫暖與希望,細膩的現實主義筆觸,讓人感受到該片的人性力量。

《我不是藥神》為何口碑爆棚,“格列衛”為什麼在中國這麼貴?

就像網友評價的一樣“導演拍的非常剋制,架不住那些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角色”。

最掙扎的時候也就是最放鬆的時候,坦然面對了,接受了,不是妥協,而是相信。影片更多的是感動,最真實的情感,最真實的現實,很多東西無法解釋,但總是會發生人生有惑,終而無惑。

或許影片反應了現實生活,也或許是映射了我們自己,總之,戳到了大多數人的淚點。這樣的電影觀眾怎麼會不喜歡,評分怎麼會不高。

救命藥的原型,“格列衛”為什麼在中國這麼貴?

《我不是藥神》為何口碑爆棚,“格列衛”為什麼在中國這麼貴?

國內賣幾萬元的藥和印度賣幾百一千元的藥,並且療效相同。這種情況就算是傻子也會選擇買印度的仿製品。況且這些買仿製藥的人,基本都是沒錢買正品的,甚至有的人已經吃垮了親戚朋友,變賣了家產。

在中國的法律規定中,印度這種藥進入國內就是假藥,因為它沒有合法的入境手續。既然是假藥國內肯定買不到了,想吃就只能自己去買,或者讓人幫忙帶回來。而這就觸犯了法律。

國內市場上售賣的“格列衛”都是正品,由瑞士的諾華製藥生產,幾萬元的價格在全世界都算是高價。這是因為這些特效的靶向藥物,都有自己的專利保護期。高昂的價格不是中國說了算,而是根據研發廠商說了算的。

研發一種對癌症有效的特效靶向藥物,動輒需要十幾年的時間以及以百億做單位的金錢,如果一個公司研發出一種新藥後,別的公司就開始生產它的仿製藥並低價銷售,那還有誰去研發新的藥品呢?

好在從2017年開始,“格列衛”在中國的部分省市已經被納入醫保,患者報銷後一個月的花費降至了幾千元,相比原價已經低了太多太多。待國內可以合法生產“格列衛”仿製藥的時候,價格一定還會進一步降低。

導演闡釋影片主旨

“微笑面對生活中所有的苦難,無論何時,一定要樂觀、正面。”

目前,整個行業的人都在期待暑期檔第一個爆款電影誕生。

《我不是藥神》為何口碑爆棚,“格列衛”為什麼在中國這麼貴?

不用懷疑,《我不是藥神》點映評分高達9.6分,週日點映上座率甚至達到36%,兩日點映票房

累積突破5000萬,是國產影片點映綜合成績中的最佳之一。所有的數字都指向一個字:爆。

最早,這部在上海電影節千人首映後收穫讚譽的影片,大家對其預測票房在10億左右,大規模的點映、首映禮後,預測票房則是提升到20億。但我們現在可以確認,這部影片的票房賣到30億也許已經毫無懸念了,並具備衝擊今年暑期檔甚至是年度票房冠軍的潛力。

《我不是藥神》為何口碑爆棚,“格列衛”為什麼在中國這麼貴?

更重要的是,我們總感嘆近些年內地電影市場缺乏對人、對己的關懷的佳片。但《我不是藥神》的出現,正好扭轉了這個局面。

這兩天《我不是藥神》各種的刷屏,讓電影從業者、媒體和影迷都驚歎,被拿來對比最多的影片是美國的《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不少媒體也指出《我不是藥神》整體風格、宣傳物料、海報等很貼近韓日的電影風格,更像韓國電影《熔爐》和《素媛》等。

拍攝現實主義題材,對於當下中國電影和中國電影人而言是一種責任和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