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訪談|中國葡萄酒消費與成熟市場相比到底差在哪

高端访谈|中国葡萄酒消费与成熟市场相比到底差在哪

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中國區總裁 盧大衛

2017年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進口額已經達到8.48億澳元,同比增長了63%。北京商報記者在對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中國區總裁盧大衛進行專訪時也瞭解到,整個澳洲葡萄酒產業都在關注並看好中國市場,但中國市場的碎片化情況也讓這些葡萄酒品牌難以完整定位自己的目標客群,與中國進口商與經銷商之間的合作與瞭解,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仍將是澳大利亞葡萄酒品牌在中國發展的重要課題。

市場漸入成熟期

目前,中國市場已經成為澳大利亞最重要的、也是發展最為迅猛的出口市場。從數據上看,澳大利亞葡萄酒對中國市場出口量佔總出口量的19%,對中國市場出口額佔總出口額的33%。而中國葡萄酒市場本身,經過多年的發展也越發成熟與深入。

盧大衛表示,儘管目前中國葡萄酒消費仍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但二三線城市乃至廣大內陸市場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就中國葡萄酒市場而言,消費者仍處於不斷學習的階段。與中國市場相比較,美國、歐洲等比較成熟的市場擁有更完整的渠道和更成熟的體系。與此同時,與中國葡萄酒消費市場相比,成熟市場的消費者更為自信,會更清晰地瞭解自己想要的葡萄酒產品,而中國消費者往往對葡萄酒並不太瞭解,因而也沒有信心去嘗試某一款新的產品。

目前中國市場上一定程度存在的“山寨”澳大利亞知名品牌葡萄酒的情況,也可以追溯到中國消費者對於澳大利亞葡萄酒的認知度上。“一些不法商人做一些看上去與知名品牌相似但事實上相去甚遠的產品,而很多消費者會因為不瞭解這些品牌的特色,而僅僅憑藉曾看過或者是聽說所留下的印象,購買到這些包裝相似的‘山寨’產品。” 盧大衛指出澳洲山寨產品在華氾濫的原因。

零關稅帶來利好

隨著關稅的降低,大量澳大利亞葡萄酒品牌湧入中國市場,競爭必然更為激烈,結合當前大量消費者對於產品價格仍比較敏感,這種競爭是否會帶來澳大利亞葡萄酒品牌之間的價格戰爭?

對此,盧大衛持有較為樂觀的態度。“在全世界範圍來看,無論是葡萄酒市場還是其他商品市場,永遠都能夠找到比自己的價格更為低廉的產品,澳大利亞葡萄酒的核心仍然是打造高端化形象以及加強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因此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市場的提升並不是在價格的基礎上建立的,而是在品牌的建立上。”

從實際情況來看,隨著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市場更廣泛地鋪開,越來越多的品牌進入這一大市場,消費者對於澳大利亞葡萄酒的認知度以及認可度是在持續上升的。

盧大衛表示,儘管目前關稅未完全降為零,但關稅的逐步降低毫無疑問已經對澳大利亞葡萄酒產生了影響。其實不僅僅是澳大利亞,包括智利這樣獲益於關稅降低的葡萄酒生產國,已經成為了目前在中國市場增長最為迅速的國家。但隨著全球範圍內葡萄酒價格的透明化,已經不利於葡萄酒品牌之間打價格戰,葡萄酒莊之間也越來越不願意打價格戰。

碎片化仍是難點

儘管並不擔憂未來會有價格戰產生,盧大衛仍提到了目前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拓展的難點,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中國消費市場的碎片化。“在中國葡萄酒市場,這種碎片化體現在過於開放,即只要是有人願意進酒即可進行銷售。這與美國等市場不同,美國葡萄酒市場對於三級市場的劃分使得品牌對於經銷渠道有著很強的管控。而中國市場的過於開放使得消費者在很容易買到葡萄酒產品的同時,品牌方卻難以尋找這些消費者,更不知道目標客群都分佈在哪裡。”

據瞭解,澳洲葡萄酒管理局與中國相關企業和機構進行合作,在剛結束的Vinexpo 2018展會上,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便與阿里巴巴簽署合作備忘錄,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將大力投資中國電子商務領域。盧大衛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澳大利亞政府正計劃三年內投入5000萬澳元到出口和產區葡萄酒支持計劃當中,其中中國市場將佔據近一半的金額,與阿里巴巴之間的合作也是這一支持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