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繼四陂成偉業,澤流半島頌豐功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從龍橋泗華陂旁的溪北路出發,沿傳統的城常線行進,經過一段年久失修的舊路便來到了城常東路,城常東路是與荔城大道連接的一條新修水泥道路,舊的城常線在此與之交會,直到東圳水庫大壩附近改稱城常中路。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大壩附近地段當地人習慣稱“壩頭”,“壩頭”路旁有一座小橋,小橋不知在這裡存在了多少年,成了此處的一個標誌物,筆者以前去常太上班,經常在客車上昏昏欲睡的時候,猛然聽到售票員喊到:“壩頭到了”,一睜眼便看到了這座熟悉的小橋。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如今這裡依然是客車的一個停靠站,附近的村民挑著山貨在這裡上車、下車,成了與外部溝通的一座“橋樑”。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在水庫周邊的集水區域,分佈著許許多多大小不一這樣的石橋,橋下或涓涓細流,或滔滔河水,最後都匯入莆田的“大水缸”裡。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從前的常太道路交通條件十分落後,從離市區最近的松峰村到鎮政府所在地,人們往往選擇更為便捷的水路運輸。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如今常太鎮已修建了一條近40公里的環庫公路,不僅極大的方便當地群眾的出入,經濟作物的流通,而且庫區也已成為一個新興的遊覽區。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東圳水庫周邊流入庫區的河流眾多,站在每一座橋上放眼過去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常太鎮近年來大力整治庫區汙染源,採取發展當地特色經濟與保護環境並舉的措施,逐步恢復庫區流域的自然植被,集水區內的清澈溪流,匯聚成了今日東圳水庫的萬頃碧波。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東圳水庫攔河大壩長360米,橫亙在天馬、地龍兩山峽谷之間,攔住了自仙遊九鯉湖奔流而下的溪水,形成了一個面積10平方公里、庫容量達4.35億立方米的人工湖。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1956年秋季,莆田遭受特大水災,南北洋被淹三天三夜,抗洪救災結束後,縣委縣政府下定決心治理莆田的命脈,作出修建東圳水庫的重大決策。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水庫工程於1958年6月動工,1960年4月竣工,共完成土石方2007萬立方米,投工3643萬工日,淹沒耕地1.17萬畝。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名繼四陂成偉業,澤流半島頌豐功。

萩蘆南水東連海,萬頃田園灌溉中。”

——郭沫若《題東圳水庫》

作為一座集防洪、灌溉、生活工業供水及生態補水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東圳水庫是名副其實的莆田“生命大水缸”。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站在大壩上,筆者耳邊彷彿還回響著當年兩萬民工的勞動號角,眼裡依稀還晃動著一萬三千多名移民背井離鄉的身影。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憶往昔,歲月崢嶸;看今朝,豪情滿懷。先人為建設東圳水庫付出了巨大犧牲,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吾輩應飲水思源,以為勵志,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建設莆田美麗新港城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莆田的“生命大水缸”——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圖文/方奮強)

(方奮強,工作之餘愛好聽歌、攝影,喜歡簡單的生活,相信音樂能夠淨化心靈空間,相機可以留住美好瞬間。)

e n d


分享到:


相關文章: